03.01 童自榮:可尊敬的草根

童自榮:可尊敬的草根

本文作者童自榮老師


我的從藝經驗告訴我,在民間確有許多藝術方面的人才,他們常因得不到機會而無緣投身於專業演員的隊伍,施展抱負和才華,那樣一份揮之不去的無奈常令我感到痛心。也許我的生活狀態差不多也是草根吧,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弱勢無助、易受傷害,我感同身受,讓我覺得我和草根朋友有著共同的情感和命運。前陣子欣看“達人秀”,讓我發自內心地高興。

且不論這個欄目的策劃、編導主觀動機,我認為這何嘗不能視作是草根的勝利?草根們也能享用最好的鏡頭,享用最好的燈光,享用最好的舞美,享用最好的音樂……也許事情本應就是這樣!其實,除了這些勇氣百倍,敢於競爭的達人們,這世上大量的恐怕還是那些同樣崇尚藝術但甘當觀眾的草根,他們不像達人那般想圓藝術之夢,且有極強的表演慾,他們是心甘情願做一個臺下或銀幕下的粉絲,把希望和夢想統統寄託在自己偶像的身上。

一想起這些形形色色的草根粉絲,我心裡就充滿了感動。一個戲迷可以迷到什麼程度,真難以想象。我第一個會想起我妻的大哥,一個狂熱的評彈粉絲。五十年代末,上高中的他就牽著上初中的妹妹的手,大模大樣坐進書場聽書了,引得滿場老人家為之側目。

50年過去了,我大舅亦年近70,依然堅守這份愛好,樂此不疲,儘管最有才氣特色的評彈大家已紛紛離世。如今,他早已有個圈子,都是像他這樣的評彈鐵桿迷,他們最興奮的莫過於交流有何新書可聽,跟著就細心計劃如何**、呼朋喚友地去“巡看”,就像藝人們在巡演那般。可嘆我大舅子視力極差,前幾年,因趕去郊區聽書,散場時一腳踏空,右腿不幸骨折。之後,他再外出就不得不用手杖。他就撐著手杖又去聽評彈了。這不,上個月還遠赴蘇州去聽書,想勸也勸不住。

也許你會覺得這年頭還能有這般執著的戲痴,所鍾情的居然還是“出土文物”般的評彈,實在不可思議。但我卻以為,我的大舅子儘管經濟狀況頂多只處在中下水平,但他是幸福的,他會因為有這樣一份特殊的嗜好而深感充實和快樂。這是我身邊的親友,社會上還有許多草根朋友,他們亦是數十年如一日堅守住自己那一份摯愛。數十年如一日,這容易嗎?

南京有個張先生,是聽上譯廠配音長大的超級粉絲,後來更是由草根變成了內行。最近,在蘇秀老師《我的配音生涯》音像製品的籤售會上,我又一次見到他。據他說,他自五十年代起,不但看遍上譯廠的配音作品,且熟悉上譯廠幾乎每一箇中老年配音演員的聲音。他居然對我所配、觀眾不甚熟悉的《梅菲斯特》一片的藝術含量,亦有中肯的評價,在他眼裡,這是我三十年配音生涯中特重要的一部作品。

我真是服了他了。那個年代,他曾遭近兩年不幸的牢獄之災,亦是譯製片的美好回憶,陪伴他度過。他還為十餘名上譯廠代表性的配音演員寫下十萬餘字的隨筆。還有一個草根變內行的例子,就是我的上海朋友老陳。他曾任南京路上人民飯店的經理,在他管理下,飯店的經營搞得有聲有色,同時,為人樸實的他又是一個上海地方戲——滬劇的狂熱愛好者。

六十年代前後,他特推崇有滬劇界王子之稱的袁派創始人——袁濱忠,不但袁派的每個新戲必看,而且一部現代劇《紅燈記》,他居然會連看十七遍。他又善動腦子,聽他講袁派藝術有板有眼的儼然是個內行權威。說到每排一個新戲,袁濱忠都要創造新腔,他更是津津樂道……

我真是很願意滔滔不絕地詳述草根戲迷們的事蹟,好讓大家分享我心中的感動和受到的啟示。在娛樂亂象叢生的當下,我們作為專業演員確要經常告誡自己,我們都應老老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地演戲,如若忘乎所以,胡作非為,對不起我們的草根粉絲,也遲早有一天會自己把自己趕下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