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司馬徽說:“孔明雖得其主,然不得其時也。”有何深層意思?

yixinbuer


司馬微說,孔明雖得其主,然不得其時。這不是一句廢話嗎,什麼事情都可以改變,唯都時代不可以改變。生在某個時期,成功與否,是時代所決定,人類無法改變和穿越。也許是作者羅貫中為後期諸葛亮北伐沒有成功所伏筆,是為了完美地朔造諸葛亮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推卸,因世時不利沒有成功而趨至完美。這多是羅先生的一面之詞,出自司馬微之口是自相矛盾。。。。。。若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時起,諸葛亮自薦追隨劉備,也許劉備的發展更快,起點更高。但當時諸葛亮只有二十歲,出道過早,與荊襄名士交往就少,也不會有更多的時間探討天下大事,學到各方面更多的技能。諸葛亮沒有紮實的基礎,事後在在政治、軍事指揮運用方面就不會得心應手。劉備經過顛沛流漓碾轉來到荊州,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屹立於亂世之中。劉備誠心三顧茅廬,諸葛亮為劉備的堅韌所感動,共商復興漢室之大策一一“隆中對”。諸葛亮當時二十七歲,年富力強,運籌帷幄,統兵有方,聯合東吳,決戰赤壁。使劉備集團在荊州紮下根基,再圖西川,一路順利。與曹操決雄漢中,一戰定乾坤,促成三足鼎立。關羽失荊州,先主敗夷陵,諸葛亮獨撐蜀漢大業。定南中,出師北伐,打得司馬懿滿地找牙。北伐雖沒成功,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值得後世學習,他清正廉明,一心為國的高尚品德為後世推崇。時也命也,諸葛亮不能生在先漢為高祖效力,不能生在劉宋為劉裕效忠。諸葛亮生在漢未,為先主劉備在三國創建了宏圖偉業,名垂青史,值。


劉坤忠1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