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諸葛瞻遺言“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除黃皓可以理解,不制姜維是何道理?

重舟難過千重山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了解一下諸葛瞻。

諸葛瞻是個典型的名人之後,他的父親正是羽扇綸巾笑談天的諸葛亮,只不過,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堪堪八歲而已,尚且不能擔負重任。

諸葛瞻出仕,已經在九年以後了,劉禪因為諸葛亮的緣故,對諸葛瞻百般照顧,但也在諸葛瞻十七歲的時候才起用諸葛瞻,不僅將女兒嫁給了諸葛瞻,更是上來就讓諸葛瞻肩負重任。

幼年時期,諸葛瞻聰敏好學,此時已經長大,許多人便將諸葛瞻視作了諸葛丞相的繼承人,對諸葛瞻也是極度信任,即使諸葛瞻做錯了事,也會被原諒,誰讓他是諸葛亮的兒子。

諸葛瞻對內並未做出過太多的貢獻,畢竟他不是諸葛亮,未曾讀過萬卷書,未曾行過萬里路,自然比不得諸葛亮。

當年鄧艾偷襲陰平得手,整個成都都開始驚慌失措,這時候的諸葛瞻站了出來,率領將士們在綿竹與鄧艾展開大戰,戰鬥的結果可想而知,諸葛瞻也死在了亂軍之中,而在臨走之前,諸葛瞻留下了那一句

“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諸葛瞻已經為自己定罪了。

宦官黃皓。

宦官黃皓當道,諸葛瞻雖然繼承了諸葛亮的衣缽,卻無法制衡黃皓,讓後主防備黃皓,結果導致了蜀漢政權內部被搞得烏煙瘴氣。

在對待黃皓的這一問題上,諸葛瞻其實也很無奈,黃皓得寵,諸葛瞻也沒辦法,沒有諸葛亮有本事,註定了在行政上諸葛瞻要遜色一籌。

而制衡姜維又怎麼說?

姜維,在三國演義中,是諸葛亮的傳人,諸葛亮的關門弟子,曾經的諸葛亮六出祁山,最終無功而返,病死五丈原,姜維在諸葛亮去世以後繼承了諸葛亮的意志,繼續北伐,姜維的北伐較之諸葛亮時期更加頻繁,但其中收穫卻也是寥寥無幾。

對於姜維,諸葛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姜維繼承的是丞相的遺志,諸葛瞻也不好說什麼,管束不得。那為何諸葛瞻要管束姜維北伐呢?因為國立不足呀,當時的川蜀之地比不上今天的繁華,雖然從底盤上看,天下正三足鼎立,但這只是表面的,一個魏國在人口上就超過了蜀國加上吳國兩個國家的結合,蜀國更是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個,自保已經不錯了,姜維竟然連年派遣大軍北伐,虧空國力,雖然維持了三足鼎立的局勢,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舉。

諸葛瞻對北伐事宜一向不滿,國力羸弱,拿什麼跟魏國打?這就是諸葛瞻譴責自己不能制衡姜維的原因。

諸葛瞻也算是一個可憐人,沒有父親諸葛亮的未雨綢繆,卻要坐到諸葛亮的位子上給蜀漢帶來希望,即使是真的遇到某些自認為錯誤的政策,也無力改變。

諸葛瞻在前去對抗鄧艾之前,就已經決心赴死了,自知無力迴天,倒是不如一死,可想而知,說出那句話的時候,諸葛瞻的心中能有多麼悲涼。


魏青衣


諸葛瞻並不是什麼優秀的人物,劉備的兒子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大概也沒有強多少。

諸葛亮娶妻多年,四十好幾還沒有兒子,眼看著後繼無人,諸葛亮只好給遠在東都的大諸葛瑾寫信:大哥,你兒子多,不如過繼一個給我吧。諸葛瞻請示了一下孫權,決定把次子過繼給諸葛亮,可沒想到,過了幾年,諸葛亮的老妻竟生出了個兒子來。

老來得子的諸葛亮當然喜不自禁,對幼子給予了厚望,給他取名“諸葛瞻”,字“思遠”,希望兒子飛得更高,走得更遠。聞名千古的《誡子書》就是諸葛亮專門為兒子量身定製的,諸葛亮希望兒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然而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時候,諸葛瞻才8歲,他無法在培養自己的兒子,只能把小諸葛瞻託付給了劉禪。諸葛瞻雖然老爸死得早,但他卻也算是喊著金鑰匙出生,17歲時,劉禪把女兒嫁給了他,18歲任命為羽林中郎將,沒多久,又高升侍中。

諸葛瞻如此火箭式的上升,並不是因為他的政績,實際上他也沒啥政績可言,這完全是靠了死去老爹諸葛亮的蔭澤。

諸葛瞻大概也是有野望的,他也希望像他爹一樣成為總領蜀國大政的人物,可惜他的才能並不能支撐起他的野心。


蜀漢景耀四年,諸葛瞻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可以說,這時候的諸葛瞻已經是執掌中樞的人物了。但他面對弄權的黃皓是什麼表現呢?

《諸葛亮傳附董厥傳》中稱“自瞻、厥、建統事,姜維常年征伐在外,宦人黃皓竊弄權柄,鹹共將護,無能匡矯,然建不與皓和好往來。”

瞻、厥也就是諸葛瞻跟董厥,兩人士蜀國末年的執政者,建指的是樊建。樊建“特不與皓和好往來”,也間接說明諸葛瞻、董厥與黃皓之間有所往來,並且對黃皓“鹹共將護。”

是故,所謂“吾內不除黃皓”,其實也就是諸葛瞻臨死之前的口嗨。雖然黃皓是劉禪制衡下刻意提拔上來的小人,但作為諸葛亮之後,諸葛瞻做不到除“小人”,差不多還與這個小人“同流合汙”,其人的政治品格看起來也高尚不到哪裡去。

至於“外不制姜維”,諸葛瞻跟姜維算是玩不在一塊。在諸葛瞻之前,蔣琬、費禕的時代,姜維尚能獨鎮漢中,主持北伐,跟中樞的步調也算合拍。但等這兩人死後,姜維的處境就開始尷尬起來。

黃皓專權後的蜀漢,朝政已經崩壞,唯一敢站出來指責黃皓的只有姜維,景耀五年,姜維就曾啟奏劉禪要求將其處死,只是劉禪不同意,自此,姜維就跟黃皓結怨,姜維怕黃皓對自己不利,因此請求沓中屯田,再不敢回成都。

而同年,姜維北伐敗回,諸葛瞻就與董厥一起上書認為姜維好戰無功,導致國內疲敝,要求姜維擔任益州刺史,削奪了他的兵權。這個事情裡面有沒有黃皓的影子,也就不好說了。

這裡不能制姜維,大抵指的是姜維跟朝廷步調不一致,不聽話的意思吧。實際上姜維又有什麼錯,滿朝文武包括諸葛瞻都跟黃皓步調一致了,他能站出來要求制裁黃皓,這算是為了蜀漢好吧。

總而言之,諸葛瞻的“遺言”只是一種臨死之前的無奈,在政治上,他與小人站在了一起,而不能肅清朝政,在外事上,他也不能認清姜維的忠心,反而處處防備。看不清形勢,能力又有限,最終戰死綿竹也是意料中事。

“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也算是諸葛瞻最後的吶喊,一種無可奈何的自以為是吧。


江畔初見月


鄧艾帶著兩萬軍隊偷渡進蜀國境內,劉禪派諸葛瞻率軍前往抵抗。

從《三國志》記下來的情況來看,諸葛瞻打這場仗,打得非常奇怪。有哪些奇怪的地方呢?

(諸葛瞻劇照)

一是當諸葛瞻帶著軍隊來到涪縣時,他就呆在那裡,不做任何戰前準備。當時黃崇讓他分兵把守險要的地方,但是他竟然什麼也不做。

二是鄧艾雖然有兩萬人,但軍隊翻山越嶺,士兵疲倦,糧草匱乏。對付這樣的軍隊,只需要以逸待勞,固守不出,可能就把他拖死了。但是諸葛瞻卻一定要出去和鄧艾硬拼。

三是仗還沒開打,諸葛瞻就說喪氣話,說自己有三罪: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進不能守國土。這話既不團結人,又滅自己威風。

就算是一個平常人也不會這樣做,何況是大家都認為是聰明人的諸葛瞻,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的?

這個問題,其實不只是我們不解,歷史上也有人表示過懷疑。比如寫《華陽國志》的西晉末年的史學家常璩曾說,他曾向當地一些年老的人考證過,當年陳壽與諸葛瞻有很深的矛盾,陳壽在諸葛瞻手下當官的時候,曾受過侮辱。因此,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故意黑諸葛瞻。

不過,就算陳壽故意黑諸葛瞻,他畢竟是個史官。中國古代的史官,其基本品質是能夠保證的。也就是說,別人沒做過的事情,他不可能亂寫;別人沒說過的話,他不可能亂說。只不過史官在寫在說的時候,是想表達一種“微言大義”而已。

(鄧艾劇照)

那麼,陳壽寫諸葛瞻說的那“三罪”,是想表達什麼“微言大義”呢?

我認為,陳壽是想說,諸葛瞻打仗不行,卻把責任推在別人身上。他說“三罪”,其實就是說,滅國的責任,首先是黃皓,其次是姜維,接著才是自己。

為什麼說諸葛瞻把責任推在黃皓身上,是“微言大義”呢?

照理說,黃皓討好劉禪,讓劉禪耽於享樂。諸葛瞻把責任推到他身上,不管他是不是真該負責,在道義上,倒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畢竟黃皓是宦官,在古代,宦官幾乎就沒有好形象。國家有什麼問題,都會把責任推在宦官身上。但是,把責任推在宦官身上,其實是個藉口,是因為不敢直接說皇帝的不是,因此才說宦官。也就是說,陳壽在這裡想要表達的是,諸葛瞻是想把責任推在劉禪身上。

為什麼又說把責任推在姜維身上,也是“微言大義”呢?

因為姜維持續不斷地發動北伐,這是諸葛瞻他爹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就制定的國策,姜維只不過是執行而已。而諸葛瞻卻說“外不制姜維”,意思就是姜維持續不斷地北伐這件事,是不對的。

(黃皓劇照)

連姜維北伐這一項基本國策都要否定,諸葛瞻心裡的陰暗面積有多大?

不過,我這裡想說的是,陳壽雖然在這裡表達“微言大義”,其實,或許實際情況並不是陳壽想的那樣。諸葛瞻的話中,其實表達著當時真實的現狀和他的困惑,諸葛瞻或許並沒有那麼不堪。

當時的蜀國,已經和劉備時期的蜀國,以及和諸葛亮時期的蜀國都很不一樣了。劉備時期的蜀國,是蜀國最強盛的時候。若不是夷陵大戰失敗,劉備又病死,蜀國肯定會一直強盛下去。諸葛亮時期的蜀國,雖然修好了與東吳的關係,不用分精力對抗東吳。但是,諸葛亮發動的連年不斷的戰爭,已經讓蜀國呈現一種衰敗之勢。到姜維時期的蜀國,國內更是被戰爭拖得一窮二白,已經打不起仗了。所以,當時包括譙周等很多人都反對姜維北伐。

對於諸葛瞻來說,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也覺得姜維北伐不對,另一方面,姜維又是執行他爹諸葛亮的政策,他不好說。不過,諸葛瞻權衡利弊,還是反對了姜維繼續北伐。而姜維不聽,一意孤行地北伐。所以諸葛瞻才說了那樣的話,表達了那樣的憂慮和困惑。

當然了,諸葛瞻心中雖然並沒有那麼陰暗,但他確實能力不足,又是一個失敗者,他被史官貶低,也是很正常的。

(參考資料:《三國志》《華陽國志》)


張生全精彩歷史


諸葛小兒自以為紅二代,生活在光環中,眼高手低,自視太高。其實才能既不及姜維,也比不上黃皓 ,拿什麼治人?不懂兵法,因為紅二代,領兵救國,還不聽人謀,狗屁不通,放任險要,縱敵成勢,名為報國,實為坑國。


西瓜境界


諸葛瞻作為諸葛亮的兒子, 在面對鄧艾偷渡陰平之後,率領蜀漢朝廷的3萬大軍前往抵抗,但是在軍事策略方面諸葛瞻能力太差,沒能及時佔據有利地形,而讓鄧艾有機會進入成都平原決戰,並最終被鄧艾打敗。在堅守綿竹的時候諸葛瞻戰敗,諸葛瞻對兒子說:“我們父子受了國家那麼多的恩惠,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還有什麼面目活下去呢?!”說完就衝入陣內戰死。

諸葛瞻的能力一般,但是他說的“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是何意思呢?

黃皓是蜀漢皇宮內的一名太監,在公元246年,侍中董允去世之後,黃浩就開始專權,到公元258年,太監黃皓開始專秉朝政。而諸葛瞻在公元261年開始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統領國事,但是諸葛瞻並沒有能遏制黃皓專權,致使蜀漢朝堂一片混亂,這就是諸葛瞻所謂的“內不除黃皓”。

姜維是蜀漢後期著名的大將軍,在費禕被刺殺身亡後,姜維被劉禪任命執掌軍事,而姜維最喜歡乾的事情就北伐。從公園247年到公園262年,15年的時間內姜維進行了9次北伐,分別如下:

  1. 公元元247年,姜維率軍“出隴西、南安、金城界,與魏國大將軍郭淮、夏侯霸等戰於洮西”。這次戰爭中“涼州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眾降”,姜維“迎逆安撫,居之於繁縣”。

  2. 公元249年,姜維遣部將廖化進取洮城,結果是魏將鄧艾“先自據城,得以不敗”,姜維等不克而還。

  3. 公元250年,姜維“復出西平”,誘羌胡以為羽翼,又與郭準戰於洮西結果是“不克而還”。

  4. 公元253年,這年費禕已死;姜維獲得了更大的兵權,他親率蜀軍“數萬人出石營,經董亭,圍南安”,最後是“魏雍州刺史陳泰解圍至洛門,維糧盡退還”。

  5. 公元254年。姜維復出隴西狄道,結果是魏“守狄道長李簡舉城降。進圍襄武,與魏將徐質交鋒,斬首破敵,魏軍敗退,維乘勝多所降下,拔河關、狄道、臨洮三縣民還”。

  6. 公元255年。姜維出狄道,結果是“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經退保狄道城,維圍之。魏徵西將軍陳泰進兵解圍,維卻住鍾題”。

  7. 公元256年。姜維與魏將鄧艾戰於段谷,由於蜀鎮西大將軍胡濟失期不至,結果姜維大敗,蜀軍“星散流離,死者甚眾”,姜維“謝過引負,求自貶削”。

  8. 公元257年。姜維乘魏將諸葛誕反於準南,親率數萬蜀軍出駱谷。魏將鄧艾、司馬望合兵相拒,結果是“細數下挑戰,望、艾不應”,後諸葛誕兵敗,姜維引兵還成都。

  9. 公元262年,姜維率兵“出侯和”與鄧艾相拒,後“為鄧艾所破,還住杳中”。

姜維九次北伐,勝三次,敗二次,不克而還四次,可以說是勞而無功,由於姜維頻繁的進行北伐,而國內又沒有得到諸葛亮時期的那種治理,所以形成了產出與輸出不成比例的情況,加劇了蜀國經濟困境。

姜維北伐雖然志氣很高,但是從戰略上將正好落入魏國的圈套,蜀國相對魏國是弱國,以弱攻強,而又不能有所得,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當年袁紹與曹操爭奪北伐的時候,袁紹的謀士提出了疲曹之策,既依靠袁紹強大的國力,時不時的派遣一支軍隊騷擾曹操,逼迫曹操派遣軍隊設防,最終使曹操疲憊。而現在姜維進攻魏國,從魏國的角度看,正是“疲曹”之策的翻版,所以說姜維北伐,不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最終只能是消耗蜀國的實力。

姜維的多次北伐效果不顯著,而姜維前任費禕,就非常聰明,在自知才能不及諸葛亮的情況下,專心養民,得意保全蜀漢政權內部的穩定。所以諸葛瞻說“外不制姜維”,說的就是不能制止姜維窮兵黷武。


帝國烽火


兩人的北伐不同,諸葛亮的北伐有益,而姜維的北伐有害。諸葛亮的北伐,軍政一起抓,同時其又是內政大才。靠著蜀錦,井鹽,鐵礦,以及南中的物資和漢中的屯田,諸葛亮時期的北伐軍費支出有著落,不傷國本。而諸葛亮北伐的規模也一直在控制,士卒半數北伐半數後方休養種田,所以諸葛亮的北伐是一個良性循環。但姜維的北伐不同,他北伐時後方是混亂的,沒有其北伐的經濟基礎,在沒有經營好後方的情況下,盲目北伐,導致蜀漢國力每況愈下,成為蜀漢亡國的原因之一。


庚申己


別把諸葛瞻想得那麼高尚,事實上諸葛瞻頂著諸葛亮兒子的光環,照著蜀漢朝廷給諸葛瞻設定的路徑,沿著其父諸葛亮的光輝路徑,卻越走越難行。

諸葛瞻是諸葛亮46歲才得的兒子,老來得子的諸葛亮卻在兒子出生的半年後,開始歷經6年的5次北伐,終因操勞過度而死在戰場,臨死前諸葛亮特意修書一封,給他的兒子諸葛瞻,內容是這樣的: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歸結為八個字就是:淡泊名利,修身養德。

正因為諸葛亮的傑出貢獻,使得蜀漢朝廷將諸葛亮沒有完成的任務無情的加在諸葛瞻的身上,諸葛瞻的人生基本上是一路順風,平步青雲,17歲娶了公主為妻,拜騎都尉,18歲任羽林中郎將,不久升遷為射聲校尉、侍中。



34歲的諸葛瞻擔任他父親諸葛亮同樣的職務軍師將軍,而且諸葛亮擔任軍師將軍的年齡也是34歲。

35歲的諸葛瞻,升任衛將軍,錄尚書事。這個升遷速度,要不是諸葛亮的兒子,也沒有其它原因了,蜀漢朝廷把對諸葛亮的期望,基本上原封不動的加在了諸葛瞻的身上。

不過好在諸葛瞻聰慧可受、才思敏捷、為人忠誠、道德高尚,但諸葛瞻為什麼會在臨死前說出那句: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事實上諸葛瞻主要針對的是姜維,對於黃皓,諸葛瞻並不排斥。

陳祗死後,蜀漢尚書檯執政的主要有三個人:尚書令樊建、輔國大將軍董厥、衛將軍諸葛瞻,陳祗生前執政時,是朝廷中唯一力挺姜維北伐的人,陳祗死後,尚書檯執政都反對姜維北伐,而且諸葛瞻和董厥還上表皇帝,削姜維兵權,將姜維調職。

同樣希望姜維倒臺的人還有宦官黃皓,而且有理由懷疑諸葛瞻與黃皓合謀拉姜維下馬,尚書檯中只有樊建不與黃皓來往,而諸葛瞻面對黃皓的弄權並沒有制止和糾正。



黃皓為什麼之前不敢弄權?

因為有諸葛亮、蔣琬、費褘、董允這樣的名相來制止,來約束,從陳祗開始,不再約束制止黃皓,包括諸葛瞻,這才讓黃皓有機會弄權,換句話說,蜀漢朝廷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講真話,或者沒有正直之士來制止黃皓小人的行為,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姜維一生最執著的事,就是北伐,這同樣是諸葛亮當年的理想,身為諸葛亮兒子的諸葛瞻,理應繼承諸葛亮的衣缽,何以諸葛瞻要排斥姜維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諸葛亮要求這樣做的。

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是蔣琬和費褘,沒有姜維。而蔣琬和費褘的政策,都不是北伐,而是治理國內,休養生息。諸葛亮明白,自已去世後,如果再進行北伐,蜀漢國力就會嚴重透支,提前走向滅亡 。



而蔣琬和費褘的能力,治理內政綽綽有餘,對外戰爭則心力不足,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而姜維卻是另一個有理想的極端主義人物,執著北伐,毫不放棄,哪怕劉禪投降後,姜維都沒有放棄復國的理想。

而諸葛瞻呢?顯然繼承了父親諸葛亮的遺屬,不再北伐,而安心治理國家,與姜維產生了嚴重的政治分歧,對於諸葛瞻來說,姜維是戰略分歧,黃皓是內部問題,因此諸葛瞻沒有制止黃皓,反而一力針對姜維。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瞻是諸葛亮的長子,與關羽的兒子關興、張飛的兒子張苞一道,都是蜀漢政權的頂級官二代,論輩分可以跟後主劉禪平起平坐。

關興、張苞繼承了父輩的勇猛善戰,只可惜壽命太短,以至於蜀軍中高級將領出現青黃不接,出現了“蜀中無大將”的局面,姜維的九伐中原只能拿廖化這樣的老將充數撐場面。

相對於關興、張苞在戰場上的表現,蜀漢政權上下尋思著以諸葛亮的聲望和家庭教育,培養出的兒子諸葛瞻自然也是虎父無犬子,在內政管理上應當有特別的長處,於是蜀漢政權後期上上下下對諸葛瞻,都有極高的期待。

由於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的仕途起點很高,17歲就娶了公主為妻,官拜騎都尉。之後就羽林中郎將、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一級級地順利升遷,直至35歲時做到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尚書令樊建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統領國事。

諸葛亮的學生劉禪當蜀漢皇帝,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主掌蜀漢軍政,這對深深地帶著諸葛亮光環的CP組合,到頭來被證明完全不能守住蜀漢那點基業。

蜀漢自諸葛亮死後,劉禪便廢除了丞相制度,由尚書檯機構管理國內所有軍政事務。

諸葛瞻進入尚書檯,表明劉禪實際上已經把蜀漢的軍政大權,很大部分委託給了他,他的執政能力,直接關係到蜀漢政權未來的生死走向。

內政方面,到了諸葛瞻手裡,蜀漢逐漸呈現出宦官干政的勢頭。不同於他的父親諸葛亮,諸葛瞻並沒有實際的一把手地位和威望,對蜀漢政權內部各條線的掌控和管理沒辦法大刀闊斧,自然效果要大打折扣。

說實話在黃皓問題上,也不能完全怪諸葛瞻理政無能。再怎麼說他上頭還壓著一個皇帝劉禪,人家劉禪寵幸維護黃皓,當宦官的保護傘,能讓臣子身份的諸葛瞻怎麼辦?

但蜀漢官場人心渙散、烏煙瘴氣,連東吳使者來訪都看出“入其朝,不聞其言”,大家都習慣不講真話成普遍現象,這口黑鍋諸葛瞻不背誰背?至少屁股坐在那個位置上,也要負個領導責任吧。

再看軍隊事務,諸葛瞻照樣沒什麼威信,根本指揮調動不了大將軍姜維。

諸葛亮死後,蔣琬、楊儀、姜維等人聯合殺死魏延,在內鬥中勝出掌握蜀漢上層權力,說起來有點來路不正。

為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姜維一直以繼承武侯北伐遺志自居,效仿諸葛亮的六出祁山,搞出了長年累月的九伐中原軍事行動。損耗蜀漢大量的國力,鬧騰出的動靜不小,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止步於魏國的秦嶺防線。

蜀漢在魏蜀吳三家中,本來就人口、國力最弱,再加上幾十年不斷用兵,名利早已趨向於枯竭,呈現出“經其野,民皆菜色”的亡國景象。

對此,諸葛瞻也是毫無作為,因為手中握有蜀漢絕大多數兵權的姜維,根本不搭理他。姜維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漢中地區屯田積蓄糧食,手中有兵又有糧,諸葛瞻也是奈何他不得。

有皇帝罩著的黃皓,不敢搞;有兵馬護身的姜維,又搞不動。諸葛瞻管理的,就是這樣一個權力鬆散的國家。

等到魏國伐蜀,鄧艾的部隊深入蜀國腹地,逼近成都門戶綿竹時,諸葛瞻只能帶著蜀漢最後的禁衛軍,硬著頭皮去迎戰鄧艾。

可這場仗打下來,又暴露了諸葛瞻行軍佈陣的不在行。

當時,部下建議諸葛瞻憑藉涪縣一帶的有利地形,採用據險而守的戰術,將鄧艾的人馬阻擋在成都平原外頭。等到這股魏軍消耗得差不多了,再發揮主場作戰優勢,以逸待勞地撲滅敵軍。

這個方案切中敵我雙方要害,其實很可行。

蜀漢最精銳的兵馬都在姜維手裡,正在劍閣一線跟魏國鄧艾的軍隊對峙。而諸葛瞻率領的阻擊部隊,名頭響亮是劉禪的禁衛軍,但他們大多是成都附近的二流守城兵馬,戰鬥力較弱,並不適宜在開闊地形的野戰格鬥廝殺。

而鄧艾避開姜維的防線,由狹窄的陰平小路偷渡至益州腹地,沿途山高水險根本帶不了任何攻城器械,城池險關對他們來說是難啃的硬骨頭,正千方百計尋求與蜀軍的野外作戰呢。

偏偏此時的諸葛瞻,在進攻還是固守的戰法上猶豫不決,白白讓鄧艾進軍到了綿竹的開闊地帶。

雙方一開打,蜀軍毫無懸念地兵敗。眼看大勢已去,諸葛瞻留下一句“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的遺言後,便衝入魏軍陣中戰死。


劇透歷史


這得從西政權的根本劣勢說起。西政權是一個畸形政權,它最終必然走向失敗的原因有很多,這裡只談其中一個:本土派親曹。當年劉璋求援之際,本土派的目標根本就是曹氏,只是張松與曹氏不對眼兒,才讓劉備佔了個便宜。川中諸家本質上根本看不上劉備。川中大儒們也紛紛拒絕劉備和諸葛的徵招。後期本土派在朝堂的代表居然是譙周,可見朝庭同化本土勢力的目標基本失敗。

這個背景下,諸葛北伐有四個目的:第一,通過襲擾阻礙北政權發展。第二,取國號漢,以漢祚自居,但漢朝兩都在北政權治下,北伐是態度,也是政治需要。第三,通過小規模戰爭統一國內部思想。第四,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隆中對的基礎已經不存在。早期劉備入蜀時,法正和趙雲曾提出"取兵民入川,還荊於東,奪雍涼代之"的國策,當時劉備未允。如今荊州已失,正好啟用法,趙之謀,奪雍涼代荊州。

諸葛對姜維的選擇正是基於這種北伐有必要性的需求之下。這在當時是一個有利於外部穩定的選擇。但問題在於姜維是降將,在派系分明的西政權,姜維當然成不了本土派,卻也成了荊州派的攔路石,其內心是相當憂懼的。所以姜維一生不置產業,把北伐作為其唯一的生存方式和證明自己的機會。諸葛用兵以不敗為前提,但姜維不然,求勝心切。

諸葛瞻自然能夠理解其父的初衷,卻也看得見姜維的北伐脫離了其父的初衷。歷史上劉禪其實對孔明多有不滿,孔明死後自然不會重用其後,瞻在政治,軍事上都不是朝堂倚重。黃皓深居宮中,姜維又長年在外,瞻或許能看得到問題的存在,對黃,姜不滿,卻無權也無法去解決問題。瞻與鄧艾一戰其實也反映了他急功而心切。其實穩健避戰更符合當時的戰局,但其實他或許更想在姜維回防前解決問題


燎原夜火


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日:“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進屯綿竹,埋人腳步而戰,父子死焉。

先看下諸葛瞻說出這句話的背景,在景耀六年,徵西將軍鄧艾奇襲陰平,自景谷道攻入,諸葛瞻帶領尚書張遵、尚書郎黃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督率軍隊前往抵抗,諸葛瞻到達沛縣後猶豫不決,未按照黃崇的建議佔據戰場險要位置,黃崇因為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鄧艾大軍長驅直入,蜀軍前鋒被打敗,諸葛瞻不得已退守錦竹,但在毫無退路的情況下仍拒絕了鄧艾的招降,斬殺鄧艾使者,率軍出戰。

戰前,諸葛瞻悲憤地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麼面目回去呢?!”於是堅守陣地準備決戰。

這時,黃崇也激勵將士決一死戰,李球臨陣授命,於是漢魏最後一戰——綿竹之戰爆發。最終綿竹之戰諸葛瞻父子二人皆戰死。

諸葛瞻所說三罪,第一點黃皓亂政,未能早日除去,第三點在最後綿竹戰以前的一戰未能聽從黃崇建議守住紅油。第二點講的就是未能在朝堂之上制衡姜維,讓姜維權力過大,頻繁發起戰爭,空耗了蜀國國力,實際上史書《華陽國志》對姜維評價也指出了這點,

姜維才非亮匹,志繼洪軌,民嫌其勞,家國亦喪矣。

書中指出姜維有些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的意思,多次出岐山都未能成功,但要知道即使是被三國演義捧上天的諸葛亮六出岐山也是無功而返,所以並不能說是姜維能力不行,而是這條路本來可能就是錯的,翻遍歷史評論也未有半分指責他未對蜀國盡力或是不忠義的話,所以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姜維無論是人品還是能力在三國之中絕對是名列前茅!

最後提一句,當時諸葛瞻和姜維算是政敵,可能有點亂扣黑鍋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