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过后,下一个造富风口在哪?

新冠病毒的偷袭,让2020年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历史性跨越”的关键节点上,我们每一个人的财富、前途及命运,都在这一历史性、全球化的宏大叙事中激荡。思考个人“钱”途,探寻下一个造富风口,势在必行!

2月26日至28日,金鹊特别推出#财富防“疫”战#系列直播,邀请知名金融投资与风险分析专家,CFP、CSIA持证人邱思甥先生,每天下午15:00做客【金鹊尊享学院】直播间,从应对疫情“黑天鹅”事件的投资策略、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及个人资产组合配置建议、疫情过后下一个造富风口三大主题出发,为个人及家庭的财富保全提供防“疫”对策。

疫情过后,下一个造富风口在哪?

本文为第三讲:疫情过后,下一个造富风口在哪?

演讲贵宾:邱思甥 知名金融投资与风险分析专家,CFP、CSIA持证人

采 写:金小鹊


本文主要观点:

1、直接融资比间接融资更鼓励创新,但应具有完善的一二级市场。

2、大类资产配置的几个长期变化:新经济取代旧经济,资本市场取代房地产市场,适度储蓄取代过度举债。

3、未来十年,是我们投资的最好时代,资本市场将成为新的资金蓄水池,并带领产业升级。

4、追高杀低是投资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5、复制巴菲特没有你想象的难,难的是你能像巴菲特那样坚持长期投资吗?持有某只股30年、60年吗?

6、做时间的朋友。你不能决定市场的涨跌,但可以决定投资时间的长短。

过去二十年,房地产是中国造富的风口,造富能力无可匹敌。通过买房,很多屌丝逆袭成为百万、千万富翁,实现了家庭资产的暴涨和阶层的迅速跃升。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幸运的,更是睿智勇敢的,因为,能从国家大势看对个人投资的重点,本身就是了不起的。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个人的经济生活更是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周期绑在一起。个人只有先知道国家现在处在什么时期,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在未来收获更多的财富与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今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单从收入来看,去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不到20年翻10倍),算是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不过,对比美国6.5万美元 ,欧洲5到6万美元,日本4.5万美元,韩国3万美元的人均GDP,中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走的路也还很长。

近500年来的16次超车

疫情过后,下一个造富风口在哪?

回望历史发展的轨迹,我们取得的成绩是相当辉煌的。遥想当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一穷二白,然而只用了70年的时间,我国就从一个贫穷国家变成一个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经济增速在全球名列前茅。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们迅速接入全球供应链,如今已成为 “世界工厂”,是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强劲的火车头。我们的GDP总量也一一赶超了英法德日,一举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此之快的赶超速度,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可谓罕有其匹。


中国发展与两个“陷阱”

目前,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倍受国人关心和忧虑的是两大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与修昔底德陷阱。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左右)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 (1)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2)出现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甚至社会动荡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后一种结果被称作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近几年,国内外各种专家关于中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章也不绝于耳。

不可否认,世界上确实有一些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陷入了长达10年的发展困境,比如墨西哥、巴西、智利、南非等不少国家,都在国家转轨过程中“夭折”,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但也有韩国、日本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于中国而言,2013年至今,中国经济“三期叠加”的问题还在: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来到消化期,这其中肯定有诸多深层次的矛盾还没得到妥善处理与化解,但如果因此就断言中国将落入 “中等收入陷阱”,则是不明智的。

然而,仅从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来看,中国就已占上风。过度依赖出口、内需不足、生产模式僵化、错失转型良机、发展公平性严重缺失、已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这些都是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但对照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我们可谓正是蓬勃发展,生机一片。基础设施虽然日渐完善,但对比发达国家,手里的王炸还很多,比如铁路密度、机场建设等还差他们30年,万众创业创新的局面也才刚刚开始,国家各种鼓励扶持政策也层出不穷。即便在不确定的2020年,新冠病毒偷袭,我们也以筑起强有力抗“疫”长城,而赢得了全世界赞誉的目光。这一切,都告诉着我们,我们能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我国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存量比较

疫情过后,下一个造富风口在哪?

居安思危,固然重要,然言之过甚,则过犹不及。

至于“修昔底德陷阱”,倒是值得我们深思,但也不必过于担心和忧虑。修昔底德陷阱,由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而得名,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从中美贸易战、诸多贸易摩擦就可见一斑。我们常说“人红是非多”,其实国强也摩擦多,主因还是国家利益与地位的争夺。

我们只需要明白: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正体现了中国崛起背景下中美经济核心竞争力不可避免的正面对抗。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做好长期应战准备。


直接融资与资本市场的繁荣

这几年,中国发展最引人吐槽的就是房价居高不下。其实,如果要让房价没那么贵,除了让房价下跌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让收入增加。而提高收入,除了国家发展进步,个人努力奋斗之外,投资理财也是增加收入的重要工具。

当下,于国而言,中国的发展壮大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未来的契机已不再是房地产,而是资本市场的繁荣。这从过去这几年,我们改革资本市场、推行注册制、设立科创板、鼓励创新、支持关键技术的发展,便可以看出来。特别是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资本市场表述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强调直接融资的重要性。而这两年,我们也能感受到国家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方面,一直在努力着。

直接融资比间接融资更鼓励创新

疫情过后,下一个造富风口在哪?

然而,在以股市、债市为主的直接融资市场,其基础是二级市场。一个国家若没有一个好的二级市场,就不会有一个健康健全的融资体系,而如果缺乏健康健全的融资体系,它的产业也是不可能健康的。就拿老大美国来说,近20多年来,美国直接融资的比例基本稳定在60%到70%,是世界上最高的,而我们国家的直接融资比例不到16%。而且,美国还辅以完善的二级市场,其投资者结构及交易特征都比中国股市健康和完善太多。比如A股99%的散户,美股33%;A股指数年均振幅为72%、美股为29%;A股换手率448%、美股109%,A股中科技股市值占比13%,美股为29%。于是,美国有了苹果、微软、英特尔、谷歌等很多世界级的大型科技公司。所以说 ,

直接融资要成为经济发展强大的助推器,还应具有完善的一二级市场。


经济颇坏的时代,投资最好的时代

于个人而言,未来十年,是我们投资的最好时代,资本市场将成为新的资金蓄水池,并带领产业升级。但从现实来看,很多股民和基民直呼:“一入股市深似海,一入基市长如江,从此工资是路人!”确实,很多参与A股的散户最终多是“被割韭菜”的失败命运,赚钱的人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呢?说好的投资可以增加收入呢?这里想告诉大家,你没赚到钱,不代表A股不赚钱。所以,赚不赚钱,关键原因还在自己身上。

A股的赚钱效应

疫情过后,下一个造富风口在哪?

注:2004年12月31日即沪深300指数的基准日开始测算,对比其与全球主要股指的表现。

其中,追高杀低是投资失败最重要的原因。还有,很多个人投资者虽深刻懂得“时间复利”的威力,但没有领会“投资纪律”的威力。股神巴菲特认为,股市交易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情绪!若管不好自己的情绪,就容易乱做决定。他认为,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在炒股中,“心理压力”是影响其决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在压力之下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决策:重押 => 压力大 => 追高杀低,深陷其中!

在这个跟随就好的年代,其实个人投资者完全不用这么累,去亲力亲为做投资这件高度专业的事情。读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的人,应该深有体会。作者是来自美国的丹尼尔·科伊尔,他通过拜访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运动员、小提琴手、战斗机飞行员、艺术家、滑板爱好者、银行劫匪等,得出一个切合实际的结论,即世界上并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天才,所谓天才都是练就的。若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付出一万个小时的努力。

按你个人一天24小时,8小时上班、8小时睡觉,剩下8小时中用3个小时来学习投资知识算,1万个小时的努力,你大概需要花上10年时间;但对于专业金融从业者,他每天8小时上班时间在研究金融投资知识,那1万个小时的努力对于他来说,只要3年多的时间。因此,与专业的金融从业者和财富管理机构相比,个人投资者不仅仅输在了起跑线上,还输在了时间的沉淀与积累之中。

其次,中国个人投资者还面临一个“拿不住”的问题,这是长期投资、也是价值投资的死敌。巴菲特曾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能保证持有这只股票十年,那你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钟”。投资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专业知识和技巧外,时间也是一大考验。调查显示,巴菲特很善于做时间的朋友,他持有很多股票10年以上,仅可口可乐就持有50年。其实,复制巴菲特没有你想象的难,难的是你能像巴菲特那样坚持长期投资吗?持有某只股30年、50年吗?

因此,个人投资者与其自己亲力亲为去做自己非专业的事情,倒不如选择一家专业的投资机构或找一名专业的投资顾问,把资产交由他们来打理。

最后,展望未来10年,金融资产将会取代房地产成为我国主要的造富风口,对A股而言,无论一级还是二级市场,将会在未来取代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主要动能。科技类股很值得关注,随着中国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强度不断提升,5G、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将来迎蓬勃发展,并引领产业创新升级,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