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以前的民辦教師以後會有什麼待遇?

梅宜明


其實,以前的民辦教師就是現在的原民辦教師。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2003年,國家已經全面解決民辦教師問題。一部分民辦教師轉成了國家正式教師,轉正的民辦教師的待遇問題和國家正式教師一樣,根據國家政策逐年增長,他們衣食無憂,幸福安康。而另一部分沒有轉正的民辦教師,成了原民辦教師,他們的待遇問題令人堪憂。

01:眾所周知,民辦教師源於上世紀60年代,結束於本世紀初,40多年的時間裡。因各種原因被辭退的民辦教師,也就是原民辦教師,依然是歷史遺留問題。

在這40多年的時間長河裡,被辭退的民辦教師,到退休年齡而退休的民辦教師,2003年被一刀切下來大民辦教師,是一個很大的群體。這個群體,和國家的公辦教師以及已轉正的民辦教師,構成了上世紀鄉村教育的完整的教師體系。他們同樣起早貪黑,愛崗敬業,辛勤耕耘在三尺講臺上,為鄉村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國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為鄉村經濟的振興奠定了基礎。

這類人群在崗位上教學的時候,工資很低,根本就沒有積蓄。被辭退分流以後,他們有的回到家鄉務農,有的做點小生意,有的打零工,勉強度日餬口,更沒有積蓄。現在他們年齡大了,吃飯,穿衣,住房,看病都需要錢。他們沒有錢怎麼辦?只有忍受著,所以他們很苦。

02:國家曾經出臺過政策,根據教齡長短給予養老金補貼,一般標準是,每一年教齡發十元補貼。

這個養老金補貼其實很好算,教齡X10。有二三十年教齡的原民辦教師,養老金補貼也只有二三百元,最多的也不過三四百元。雖然有養老金補貼,但這個數字太小了,但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三四百元勉強可以夠吃飯。所以,給他們增加養老金補貼,應該是一件最為急迫的事兒。

現在原民辦教師已經是一群老人了,是一群無助的老人,他們盼望著國家儘快出臺政策,為他們解決生活上的燃眉之急,解決看病問題。

原民辦教師這個群體,人數在一天天減少,他們會慢慢地淹沒在時間的長河裡,塵封在歷史的記憶裡,我們是否能在他們消失之前讓他們分享到我們今天經濟的發展帶來的紅利呢?畢竟,他們是一群曾經為國家教育做出過貢獻的人。

03:假如把他們教齡作為視同交費年齡,列入國家社保,按月領取養老金。會是一種很好的解決辦法。

有的原民辦教師,在教育上工作了30多年,快到退休了卻被切了下來,他們一輩子的青春都獻給了國家教育,就是因為沒有跨越轉正那根紅線,被辭退,返鄉務農,確實很虧。幹了30多年,如同白乾,所以心生怨恨。假如把他們的教齡作為視同交費年限,進入國家社保,按月領取養老金,這是最合理的。


寒韓寒


以前的民辦教師也就是被所謂的“政策”清退離的,他們現在也叫原民辦教師。對於這一曾經為中國農村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特殊群體來說,60週歲以後每月只能領到每一年教齡的8元、或10元、或20元的養老補貼。



民辦教師在漫長與貧窮的教學生涯中,始終被認定為農民的身份。上了講臺他們是人民的教師,走出校門他們是農民。也真的搞不懂,也欠公允性。其他行業8年工齡無條件轉為正式工,唯獨教育,從業一二十年,卻不能實現自己身份的一點改變。


正因為是農民的身份,國家社保政策也不允許他們參加城鎮居民或企業單位職工的養老和醫療保險。教人【1992】41號《關於進一步改善和加強民辦教師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也指出“建立民辦教師社會福到制度,使年老病殘民辦教師生活得到保障”,只是文件並沒有落實到位。”以至是被清退後,“老無所養,病無所醫”,成了歷史性的遺留問題。

直到教人【2011】8號《關於妥善解決代課教師問題的指導意見》文件出臺後,各省相繼建立或實施了民辦教師養老補貼制度,即60歲以後每月可領取每年教齡的8元,10元,或20元做為養老的補貼。


只是喜憂參半,有些省僅僅是出了相關的臨時性文件,也認證了民辦教師的身份,並沒有政策兌現;養老補貼的標準因地域的不同,計算標準差別很大,且執行的是1986年《教師法》頒佈實施的教齡津貼的標準;養老補貼沒有男女年齡的區別,不符合國家法定的女性退休年齡的規定;名為養老補貼,卻沒有建立和形成與養老金增長的機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清退的民辦教師年齡愈來愈大,他們的人數在逐年減少。國家應當及早制定和出臺統一的民辦教師養老補貼增長的指導性政策文件,使民辦教師養老生活基本得到保證。【#為生活而提神】


為生活而提神


試答如問如下:

不會有的。

絕大多數民辦教師通過考試考核轉為公辦教師,民辦教師裡的犯罪的和違紀(如計劃生育政策)的是不可能轉正的。

除了民辦教師之外,還從社員群體裡選拔出來了赤腳醫生、大隊獸醫、護林員、公社食堂的大師傅等等,其中,民辦教師人數最多。

如果給未轉正的以前的民辦教師增加待遇,是對上述其他人員的不公。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民辦教師多數在上個世紀已經轉正成為公辦教師,你說是什麼待遇?

在某時間點以前(多數省是1986年)有部分不想幹辭職和沒得幹而被辭退的民辦教師、代課教師被稱作:原民辦教師,原代課教師,近年政府給予生活困難補助,廣東最高每月900元人民幣!

1、民辦教師

民辦教師是在國家、集體辦學的公辦中小學校任教的非編制教師!民辦教師是農業戶口的農村農民,他們掙的是生產大隊統籌的工分回農業社生產隊分紅和國家的少量補貼“民辦公助”,寒暑假期也照常按月發放。民辦教師雖然不是國家編制內的教師,但卻是國家、集體辦學的公辦學校教師,在農村就是公社和大隊集體辦學的教師,是相對比較穩定的教師隊伍。所以不能稱民辦教師為臨時教師或代課教師!

民辦教師1957年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國家在某時間界限(各省不同,多數是1986年)已關停民辦教師人口,不再產生民辦教師。

經考試考核合格取得“民辦教師任用證”(民辦教師證)的民辦教師並經省、縣級教育部門備案,持證民辦教師是國家認可的。符合轉正條件的持證民辦教師,通過考試和少量推薦教齡特別長的民辦教師分批轉正,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部分省市已經全部轉正入編。

有少數省市為了節約財政支出,只對81年(各省有差異)前參加工作的持證民辦教師轉正入編,而81年後參加工作在86年整頓合格取得證書的民辦教師只有部分省市轉正入編。於2000年已基本解決民辦教師問題。近五百萬的民辦教師、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我們的政府、民辦教師加上民辦教師的學生、學生家長和廣大人民群眾,民辦教師這個稱呼(名詞)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影響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民辦教師已經成為一個歷史稱呼(名詞),是不容篡改的!

2、原民辦教師

原民辦教師在近幾年才有的說法,如果一定要有原民辦教師這個詞,也是專指在某時間界限(各省不同,多數是1986年)關停民辦教師入口之前,由於各種原因已經辭職、辭退而離開教學崗位的、他們已成為以前是民辦教師,政府還惦記著他們,現在要給他們生活困難補貼的那部分民辦教師稱為原民辦教師!並不是所有的民辦教師。民辦教師與原民辦教師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把所有的民辦教師都叫做原民辦教師,是不公平的、不允許的!






物理佬75957


目前補貼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考試轉正

從1997年至2000年,根據轉正指標,各地組織在崗民辦教師參加轉正考試,考試合格轉為正式教師。

二、免試一次性轉正

在邊遠、貧困山區的長期任教的;擔任學校教學領導崗位的;取得市、省級教學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的;給予免試一次性轉正。部分地區放寬條件,多次轉正考試未通過的,只要有高中以上學歷,後來都統一轉正了。

三、一次性補繳社保

對於未轉正的離崗老民師,2002年起,從社保政策上做出安排,容許離崗老民師一次性補繳15年社保,到退休年齡,就能拿錢。現在沒有一次性補繳15社保政策。

四、 老民師教齡補助

為一次性解決未轉正的且未參保社保的老民師訴求和生活苦難,各省制定老民師發放教齡補助方案,各省補助標準不同,比如安徽省一個工齡20元,達到60週歲,由人社局按月發放教齡補助。

五、養老金領取:

被辭退的民辦教師繳納養老保險累計滿15年才能領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週歲,女工人年滿50週歲,女幹部年滿55週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週歲、女年滿45週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鑑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週歲、女年滿45週歲。


中公教師網


民辦教師是我國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出現的一群特殊的群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民辦教師都是我國中小學教師隊伍的主力,可以說他們為中國的基礎教育事業和農村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是,與他們的付出不成正比的是,民辦教師的各項待遇相比公辦教師卻是差了不少。曾經某個民辦教師和小雷說過,他們工資108元的時候,公辦教師的工資是388元,相差了3倍多。

1979年,國家決定將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從此“關、轉、招、辭、退”成了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主要途徑。

對於通過轉正方式轉為公辦教師的人員,他們享受到了公辦教師的待遇,可以說徹底擺脫了民辦教師的身份,未來的養老也不成問題。

但是,對於因為一些原因被辭退的民辦教師,他們的生活則陷入了低谷。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在辭退這些教師時應該給予一定補償,但是不少地方都沒有落實。

隨著國家對於民辦教師群體關注度的增加,一些地方政府已經陸續出臺相關政策。

比如青海省在2017年下發了《關於妥善解決中小學原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問題解決方案》中,明確提高原民辦教師的生活補助。對於連續教齡滿25年的民辦教師,生活費提高至1600元/月;滿20年不足25年的,生活費提高至1000元/月;不滿20年的,提高至800元/月。

而廣東省在2018年下發了《關於向原民辦教師和原民辦代課教師發放生活困難補助的工作方案》,對於符合條件的民辦教師,工作年限超過30年的每人每月補助900元,20到29年的每人每月補助800元,10到19年的每人每月補助700元。

雖然這些錢的金額不高,但是對於民辦教師來說也算是一種保障了。希望未來國家能夠更加重視這一群體,有效地解決被辭民辦代課教師“老有所養”的問題。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每次回答民辦教師的問題,心裡都是沉甸甸的,今天就講點陽光點的可能性,小編肯定也真心希望我們的民辦老師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

第一:在絕大多數地區目前的安排辦法是,會對教師的身份和工作年限進行認定,並且統一規劃安排到新建的學校當中,並保留原來的職務和待遇。而且新建的學校往往制度比較完善,條件也較好,對教師的資格認定也比較嚴格,這樣更有利於真正有能力的原民辦教師在事業上發展。

第二:因為學校進行了擴充,包括教師資格及職務也重新進行了編制,所以以往沒有編制的民辦教師也有了新的機會拿到編制。包括工資待遇及福利政策也會一併提升。即使很多暫時拿不到編制的教師,只要進行了認定,退休後依然會按照相同政策給予一定的補貼。


江西培訓通


現在那兒還有民辦教師,以前的民教國家己按年限發給了相應的補貼啦,都是逐月發放吧。


信241706606


參照國辦老師的待遇而待遇,同工同酬按勞分配,該補的補該發的發。


陽光789689898618


謝謝啦!

民辦教師,也是教師的一部分,隨著國家對教育重視,這部分的待遇可能會得到提高!可能會與公辦的接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