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企業與員工要同舟共濟

企業與員工要同舟共濟

  截止今日,除武漢之外的其它地區新冠肺炎病例增加相繼變成個位數,防疫控疫攻堅戰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各地方企業單位也都在相繼復工復產,甚至局部地區一些個體商戶也陸陸續續恢復營業,餐飲、酒吧等人群密集的行業依然在等待營業,只要做好防疫控疫措施全面復工復產或不久遠。

  實話實說,今年是比較苦難的一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人民群眾生產和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特別是小微企業受到的衝擊更是慘不忍睹。這種時候就需要企業和員工同舟共進、共克時艱,全面做好防疫防控同時,有計劃、有準備、有目標的復工復產,絕不能抱有僥倖心理輕言勝利,越是黎明到來之前黑暗更加恐懼。

  復工復產是大事,也是企業和員工最為關心的事,更是雙雙艱難面對的事。筆者以為,首先是要落實國務院就政策幫扶到位,通過社會保險的減免、緩繳,失業保險金的返還、援企穩崗等補貼來減輕企業的負擔,使企業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的措施;其次是要指導地方督促確實需要裁員的企業,依法規範裁員,防止違法裁員,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最後是要指導企業和職工通過協商,採取調整薪酬、縮短工時、輪崗輪休等方式來穩定崗位。

  政策幫扶、指導意見對企業的復工復產能起到指引的效果,作為創業的載體孵化園區更應該從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實際出發,從減房租鋪租、減管理費、稅費雜費等方面認真思考,從資金難、用工難等方面協調幫助小微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從人才培訓、業務指導、項目扶持等方面入手提升小微企業競爭力,真正的做到急企業所急、急企業未急。

  作為企業員工,特別是小微企業、個體小商戶打工者的務工人員,也要有與企業同舟共進、共克時艱的準備,不管是薪資調整,還是上班時長調整,都要從大局出發。當然,首先是要以生存為主,才能真正與企業共渡難關。作為企業主,特別是小微企業老闆,個體小商戶老闆要從事業發展的角度思考問題,要明白只有大家好才能真的好,員工能賺到錢老闆才能賺到錢,一時的虧損並不代表一蹶不振,只要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所言,各地疫情形勢不同,既不能對不同地區採取“一刀切”的做法、阻礙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又不能輕率放鬆防控、導致前功盡棄。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事關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質保障,事關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誠然,打好疫情阻擊戰的同時,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相關工作,更要幫助務工人員就業返工等實際問題。務工人員雖然不是高科技人才,也不是精英人士,但她們卻是社會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從事建築行業、代工企業等務工人員,她們來自社會底層、出自農村,更需要社會的關懷和企業主的呵護,她們為城市建設和發展奉獻了心血和汗水,應該給予她們尊重和關愛。(文\\楊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