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中科創達應收款大增現金“吃緊”高通華為去年末欠5740萬

原標題:中科創達應收款大增現金“吃緊”,高通華為去年末欠5740萬

(文/觀察者網 朱紫薇)華為自己的軟硬件生態能否突出重圍,一直牽動著中國人的心。

作為“華為僅有的幾家專業研發供應商之一”,中科創達(300496.SZ)股價自去年以來一路攀升。截至本週五收盤,該公司市值一度漲至321億元,不僅距離其上市後最高的340億元僅一步之遙,也較其2018年最低點上漲了近4倍。

週三盤後,中科創達發佈2019年年報披露,在前三季度營收增速逐季攀升的背景下(19.22%、34.68%、67.91%),其四季度營收突然“失速”,僅為-2.12%,全年營收增速最終錄得25%,至18.27億元。

營收增長的同時,期末應收賬款擴大超過30%,達到6.58億元。受此影響,該公司期內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同比下降近44%。

有意思的是,高通、華為期末對其欠款分別達3457萬元、2284萬元,在應收賬款額排名中分居第二、四位,合計佔應收賬款期末餘額的12.85%,並佔中科創達去年淨利潤的24%。

中科创达应收款大增现金“吃紧”高通华为去年末欠5740万

深交所互動易平臺截圖,下同

中科創達2019年年報截圖,下同

“暫未參與華為鴻蒙開發”

據官網介紹,創立於2008年的中科創達,是智能操作系統產品和技術提供商,客戶涵蓋芯片廠商、元器件廠商、終端廠商、互聯網廠商等。

2019年年報中披露,該公司智能軟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67億元,同比增長13.83%。

另外,與高通、華為、ARM、Intel、三星、瑞薩等全球知名芯片大廠合作中,中科創達此項業務收入為3.43億元,同比增長17.75%;來自於華為、小米、三星、索尼等終端廠商的收入4.13億元,同比增長27.45%。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創達此前在深交所互動易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其不僅為華為提供雲端平臺,並且為麒麟970芯片提供了Object Recognition物體識別的整套嵌入式AI解決方案。

而在2019年11月14日,在被問及“是否有計劃參與鴻蒙等華為自主操作系統開發”時,中科創達回應:暫未參與,與客戶業務的具體細節暫不方便透露。

中科创达应收款大增现金“吃紧”高通华为去年末欠5740万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在2019年年報中,中科創達也未提及與“鴻蒙”等有關的內容。

高通華為展訊期末欠款7358萬

作為技術提供商,隨著營收規模增加,應收賬款也水漲船高。

截至2019年末,中科創達應收賬款淨額為6.58億元,佔總資產比例達23.25%。相比之下,2018年末為4.89億元,佔當時總資產比重為18.38%。

對此,該公司在年報中指出,儘管報告期內並未出現大額壞賬,但應收賬款絕對金額及佔總資產的相對比重仍然較高,不能排除未來出現應收賬款無法收回而損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因此,中科創達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與客戶的溝通,並通過分階段預收款等方式控制財務風險”。

不過,該公司提到了“客戶集中度較高”等風險。

根據中科創達提供的數據,報告期內,其來自前5名客戶的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52%、6.68%、6.25%、4.24%和 3.63%,合計28.32%。

該公司披露,按欠款方歸集的期末餘額前五名的應收賬款情況顯示,高通、華為、展訊半導體分列二、四、五位,期末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為3457萬元、2284萬元、161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一的中科創達香港有限公司為中科創達重要的境外經營實體之一,期末應收款餘額為9611萬元;排名第三的重慶創通聯達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為中科創達與高通的合資公司,期末應收款餘額達2874萬元。

中科创达应收款大增现金“吃紧”高通华为去年末欠5740万

對此,中科創達指出:“應收賬款已按照壞賬準備計提政策提取了壞賬準備。”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