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愛與伐,人生沒有唯一的可能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愛與伐,人生沒有唯一的可能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1985年,年僅23歲的珍妮特·溫特森花了2年時間創作的小說《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問世,這部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從兒時到成年之後的成長經歷的書籍,以其張弛有力的飽和度,在牽動了眾多讀者情緒的同時,並獲得了英國文學最重要的獎項之一——惠特布萊德小說首作大獎。

"無論是錦繡還是抹布都會化為舊日時光,而時光會流逝",這是珍妮特在書中對時光的描繪,時過境遷,這本"錦繡"並沒有化為"舊時光",而是進入了英美中學和大學課堂的推薦書目,它像指引著讀者心靈的啟明星那般,開始在各國的青年文學中熠熠生輝。

正如張悅然所說:"溫特森是天賦的化身,她的語言,是一種有高度粘合力的語言,吸引著讀者的注意力,引領他們一直讀下去。這本書是這個時代裡非常重要、無法忽視的小說。"

這部成長類自傳小說,以現實經歷為藍本,自編童話與家庭信仰為基調、自我意識的甦醒為主線,刻畫了主人公由懵懂走向確信,由渴求走向獨立,由拘束走向豁達的成長旅程。

01現實和小說間曖昧不清的邊界

對於生養子女,她懷有一種神秘的心態。倒不是說她生不了,而是她不想生。瑪利亞搶先一步,處女生子,他一直懷恨在心。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安排別人找個棄兒,那就是我。

這本書的故事主角有著和作者一樣的名字,而就像珍妮特•溫特森本人那般,小說的主角也擁有了和作者一樣的命運,珍妮特自小被一個有著基督教信仰的家庭收養,笨拙卻嚴肅的母親用聖經教她習字,以末世論作為她的教條,這讓兒時珍妮特,便自然而然的堅信了這個世界宛如是放大版的我們鎮的教堂,以簡單明瞭的規則運行的。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愛與伐,人生沒有唯一的可能


對此,溫特森本人曾說:"在這本書中,主人公擁有我的名字,因為我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虛構人物。有一部分確實是自傳,因為所有寫作都是某種程度上的自傳,必然會牽涉到你自身的經歷,但又不是一切都照搬事實,而是將其改頭換面,變成另一種經歷。我把自己看做變形人,擁有各種各樣的人生。別的作家也會這樣,米蘭•昆德拉如此,保羅•奧斯特也是如此。當他們這麼做的時候,小說會被冠以'元虛構作品'的美名,可女作家們這樣做,別人只會說是'自傳體'。這真是不幸。"

除了《聖經》,溫特森的母親最喜歡的書就是《簡·愛》,在她很小的時候,她就一遍又一遍地念給,耳濡目染下,她可以熟悉的說出每一頁的內容。

後來,溫特森認字了,又很好奇,便決定自己讀一遍。有點像是懷舊的朝聖。而當她在在圖書館緊裡頭的角落裡找到這本書,發現簡·愛根本就沒有嫁給聖約翰,而是跑回去找羅切斯特先生了。

她才知道母親篡改了故事的結尾。

那感覺,就像我翻箱倒櫃找一副紙牌卻突然發現了自己的領養文件。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玩紙牌,也再沒看一眼《簡·愛》。

02家庭信仰與童話故事

"這只是個開頭,溫妮特在城堡裡探險會發現越來越多,但她住在那兒時,還發生了一件耐人尋味的怪事。她忘記了自己是怎麼到這裡來的,也忘了自己以前做過什麼。她相信自己一直都在這座城堡裡,因為她就是男巫的女兒。"

這是一個關於男巫的童話故事裡,男巫遇到了一個女巫,唯有說出女巫的名字才能抱走她,而當男巫終於把女巫抱回家養育後,女巫對於之前的記憶便完全遺忘了,彷彿她本身就生長在此處一般。

而書中溫特森有一段心理獨白,幾乎是她內心經驗的宣言,她說:"你必須充分理解你要改變的對象,才可能改變萬物。當然也有人走火入魔,甚至篡改魔法,但那是墮落的力量,改變你所不理解的事物——這便是邪惡的真正本性。"

而在性別倒錯的男巫和忘卻記憶的女巫之間,被施下的魔法,便是教會的洗禮。

珍妮特將那個性別倒錯的源頭,指向了她的母親,在教會掌權的女性,違反了聖保羅的教誨,換句話說,不是她篡奪了男性的世界,而是她的母親,而她所有的問題,只在於試圖回到母親的慾望。

但我母親堅信,我們家只有她才能分清什麼是燉鍋,什麼是鋼琴。在我們看來,她是錯的;但在她看來,還是她對;真的,問題就在這裡。


而溫特森,則始終都在試圖去理解,不僅理解那個不可理解的自己的誕生,自己的被棄,理解那個深埋於自己內心的不確定,還要去理解她的養母,理解她自己

03自我意識的甦醒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世界觀會經歷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會經歷多少歸零式的起步?每個人自我逐漸成熟的過程,就是忍受分離、孤獨、背叛、憤慨的逐一攻破。在非常態的信徒家中長大的珍妮特或許離我們很遠,但離家獨自生活、重新追尋愛的真理的珍妮特,就是我們自己。"

是做安全的決擇,還是跳出舒適區?

成長後的的溫特森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她愛錯了“一類人”,被當時唯一接納她的基督教堂和母親驅逐了出去。

在教室裡拼命努力表現,想取得老師認同的溫特森,格格不入的表達方式,只引來了同學和老師的嘲笑。

而她的戀人,並沒有因此就走上百年好合的道路,多年後的溫特森在路上遇到推著嬰兒車的舊愛,對方卻早已記不清她的名字。

那麼,假如路途艱辛且有幸運女神的眷顧,你還會一如既往的向前麼?

溫特森做出了抉擇,她踏出的第一步,像夜色下的領路人,告訴後面張望的人,無需害怕。

結尾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無疑是不同尋常的小說,它充斥著渴求,掙扎,矛盾,但也遍佈了幽默、有趣、溫暖的,它講述的是一個格格不入的基督教家庭培養出的普通人,堅持愛著上帝,也愛梅蘭妮的溫特森,最終等來了愛人的背叛和母親的遺棄。

就如溫特森的一身那樣,生病的溫特森一個月沒有和同學說話,直到後來才發現淋巴結髮炎耳聾,而得到母親的撫慰時,母親的唯一會說的就是"吃個橘子吧"。

但就像在被問及如何定義這本小說時,作者本人在網絡上留言,卻始終在溫暖著看過這本書的人:"如果挑戰常識、拒絕過循規蹈矩的生活,你將會面對什麼?這本小說寫給所有對此心有慼慼的讀者。是做安全的選擇,還是追隨自己的心呢?我很高興地看到,這本書確實幫助了許許多多的年輕女性。"

執筆:安炻,一個執著於人文和歷史的小醫生,謝謝觀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