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教師招聘:政治說課稿《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

各位老師,早上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

先,我對本框題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選自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上冊(哲學常識)第三課節。 本節共兩個框題,框講矛盾的概念,第二框講矛盾普遍性原理,是唯物辯證法中的很重要的一節,是從第二課“普遍聯繫”中引出矛盾的思想,著重掌握矛盾的概念,矛盾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論意義,在整個辯證法中起到一個基礎作用,為後面所要學習的知識作好鋪墊。


教師招聘:政治說課稿《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二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哲學上的矛盾,對立、統一的基本含義,瞭解“兩分法”、“兩點論”的基本含義,理解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對待矛盾的科學態度,並能用兩分法去分析說明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運用所學原理觀察、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態度、情感、價值觀目標:

①通過對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的原理的學習,使學生明確要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轉化(發展),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創造促使事物轉化的條件。

②通過堅持兩點論、兩分法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正確對待自己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教育,引導學生堅持“一分為二”的看待人和事,防止片面性和絕對化。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矛盾概念是框題的重點,也是本節和本課的教學重點。對矛盾概念的準確理解和把握是把握對立統一規律原理和矛盾分析方法的基礎和關鍵,是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能力的基礎、起點。

矛盾概念又是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難點。是教學的難點,是由於學生缺乏對此問題的認識;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會遇到許多問題:如哲學意義的矛盾與日常生活中所說矛盾的不一致導致學生思維的混亂,對具體矛盾與哲學意義上的抽象矛盾的關係不能夠準確理解的問題等等。

第二框題的教學重點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1)從理論上看,它是正確對待矛盾,堅持兩分法,反對一點論的哲學依據,是教育學生堅持矛盾分析方法的理論基礎。(2)從教學實踐看,“時時有矛盾”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學生往往容易將矛盾(主要是對立)的程度上的區別,理解為矛盾有無的不同。

本框題的教學難點是堅持兩分法、兩點論,要學會全面理解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1)堅持兩分法、兩點論作為哲學方法論要求,內涵豐富,高度抽象,學生受自身認識水平和能力的限制,理解難免片面;與具體實際相聯繫,在具體與抽象的統一上存在較大困難,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理論與實際不結合或脫節“兩張皮”。(2)鄧小平同志一系列“兩手抓”的思想內容豐富與課時有限的矛盾,增加了教學的難度。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框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文章轉自:http://wuhu.offc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