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2月,不見II借我一寸光陰,好讓我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2月,不見II借我一寸光陰,好讓我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2月29日

2月29日,4年才有的一個日子,絕不是讓人用來浪費的。

天氣預報分明報的晴天,為什麼卻又下起了小雨?這已經是初春裡的第二場雨,似在警示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如果你懂了,我便送點兒陽光讓你燦爛。

2月,不見II借我一寸光陰,好讓我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午飯後,我同母親坐在沙發上聊著新冠肺炎疫情。

幾天前,她忽然說想要一部智能手機,馬上應了她的要求,何況很早就想給她換部手機,好讓孩子們可以與她視頻。非常時期,華為真是給力,昨日下單,今日便收到了。

“曉小,這是買手機的錢。”母親從口袋裡掏出約麼兩千塊錢,正要遞給我。

“我不要,我在家白吃白住這麼久,給你買個手機還不是應該的呀!”我很堅決地對母親說著。

“自己親媽,哪有什麼白吃白住一說?要不是這肺炎疫情,你也不會在家跟媽住這麼久。”母親說著,一把將錢塞進我的手裡。

罷了,我最瞭解她的性子,這錢我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2月,不見II借我一寸光陰,好讓我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窗外,小雨不見停下來的樣子。站在院子裡,任憑雨落在臉上,涼涼的、輕輕的、軟軟的,如母親的手,不捨得讓人有絲毫的不適。

天街小雨潤如酥,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這段時間,如果不是跟母親住在一起,不用每天做飯、刷碗,哪怕是很簡單的一件家務,也不可能騰出時間安心工作,更不要說做自己的事情——閱讀、寫作、成長。

是的,每天的生活讓我覺得忙碌而充實,就像這篇文章的題目:借我一寸光陰,好讓我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2月,不見II借我一寸光陰,好讓我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1

閱讀,讓我愛上兒童文學

非常時期,總有很多意料之外。本月閱讀書目以兒童文學為主。

正是應驗了某句話:不去嘗試,永遠不知道它是否適合你。

年前回家從沒想過因為這疫情,竟要在家這麼久,開工復工都成了無期限。於是,把自己的書讀完後,網購不行,索性將小寶的書都讀了一遍。

《青鳥》、《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大林和小林》、《禿禿大王》、《愛的教育》、《米小圈上學記(一年級)》、《今年你七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以及各種童話故事的部分章節。

2月,不見II借我一寸光陰,好讓我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但如果非要寫出自己這段時間對於兒童文學的閱讀心境,那麼——

前期——試探

中期——喜歡

後期——熱愛

尤其在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後,那種感覺竟與多年前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有著莫大的區別。我被海倫·凱勒和安妮·莎莉文之間的感情感動著,是師生,也是親人,這絕對是少時不曾有過的感覺。

朋友調侃說:“你就是不想動腦子了吧?”

兒童文學在很多人看來簡單純粹、淺顯易懂,成人讀來絲毫不費腦子。然而,曹文軒說過:兒童文學不只要有兒童,也要有一定的文學性。

我想,也許今後很長一段時期內,兒童文學將成為我的主要閱讀選擇。從這裡出發,我想讀著孩子們的故事,體會著他們的感受,走進他們的世界。

2月,不見II借我一寸光陰,好讓我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當然,即便是熱愛,也會有所缺憾。

年初,朋友送了兩本有關演講方面的書籍,書非借不能讀也,那麼,別人送的書呢?當然興致也不能差到哪裡去。然而,在簡單翻過幾頁後,便一直擱置了。

真正的讀者,儘管有著個人的喜好,但也許不是如我這般挑挑揀揀吧。如果非要逼迫自己下去,唯恐對讀書起了“逆反”心理。

兒童文學,感恩遇見,感恩熱愛。

2月,不見II借我一寸光陰,好讓我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2

寫作,不只是總結

年初我為自己訂下目標:截至2020年底,輸出文字40萬+,約麼1100字/天。

如今看來,2月輸出約麼7萬字,從字數來看,已經超越本月的目標。

月初參加了頭條官方的培訓,並於第一週順利拿下“原創”,且獲得“優質情感領域創作者”稱號。儘管有過焦頭爛額、有過一個字也寫不出的苦惱,但最終,每一次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

無戒365寫作訓練營也於本月開營,緊隨訓練營腳步,第一時間聽課、學習,並按時日更寫文打卡。

2月,不見II借我一寸光陰,好讓我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朋友又說:“怎麼覺得你對寫作著了魔?每天跟我說的最多的就是寫作、寫作、寫作!”

我笑笑回答:“我每天本來就這點兒事啊!”

迄今為止日更500+天,我不認為千字的流水賬對我來說有什麼困難,只要給予我足夠的碼字時間。然而,真正寫出一篇深度好文,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閱讀量最高的文章當屬《不管是移花宮主邀月,還是魔女瑪琳菲森,我看到人性脆弱的一面》,推薦1.5萬,閱讀560。這樣的數字對我這樣一個頭條新人來說,我無法深刻領悟它的含義,只知道差距還很大。

這篇文章之所以推薦量、閱讀量最高,源於人們對《絕代雙驕》的鐘愛吧,自己不過蹭了熱點。而這也讓我得到啟示:蹭熱點、話題量,才能被更多人看到我的文字。

讓人欣慰的是,當我焦慮、煩躁,卻從未想過放棄。

2月,不見II借我一寸光陰,好讓我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於我,短板總是大於長處,仍需繼續努力。

人好像總有天生的懶癌綜合徵,每天的寫作都會被放在最後,但不管做什麼,似乎都在為寫作找尋靈感和素材,哪怕偶爾的一部電影、與母親的一次對話。

即便這樣,也依然寫不出什麼深度好文。也許,對寫作的堅持不是一年、兩年,而是要八年、十年後,才能看到效果。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寫作精進中,為自己加油~~

2月,不見II借我一寸光陰,好讓我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晚飯時,母親又包了包子,是小寶愛吃的韭菜餡,還有我愛吃的茴香餡。

這樣的日子,適合養膘,適合閱讀,適合寫作。不好好成長,怎麼對得起這些包子!

每次讀到“一個”的文章,總會疑惑於韓寒大主編的獨特愛好,通篇無一張圖片,5000上下的文字,我無論如何也沒有耐心一字一句地讀完。然而,他的文字就是有著某種魔力,吸引著更多的人去點開,哪怕只是看個內容梗概。

緊緊抓住2月的尾巴,時而煩躁、時而興奮,時而發呆、時而惆悵。光陰似箭,願不負青春不負己。

2月,不見。

時間是公平的,容不得我絲毫浪費。除非借我一寸光陰,我才知道什麼叫虛度年華。

——END——


Hi,我是交響樂,80後職場寶媽,長期從事期刊編輯工作。寫作於我最大的好處:學會思考,做終身學習者~~寫作精進中,我在,故我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