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本報清流記者站  巫建輝  彭 程

“在我讀幼兒園的時候,一次外出就餐時,差點被人拐走,是父親的警惕救了我。當時我就想,將來要成為一名警察,像父親一樣厲害。”李曉菲說。

2月24日,在清流縣公安局政工室,民警李曉菲正快速敲打鍵盤,把剛採訪回來的素材編輯成信息,第一時間在各媒體平臺發佈。

26歲的李曉菲,出生在公安家庭,成長在公安大院,畢業於公安院校,爺爺是“老公安”,父親是“老交警”,母親也是從公安轉行的法警。從小便聽著爺爺的故事,看著爸媽兢兢業業的工作,想象著自己將來穿上警服的樣子——在她初中的時候,乘父親下班回家脫下警服的機會,偷偷拿了警服自拍,並把照片藏了起來。

“警察”和“警服”對於她而言,那就是初心與夢想。

2016年,大學畢業後的李曉菲為了成為一名正式警察,選擇了公務員考試,並且只選公安崗位。屢敗屢戰地考了三年,李曉菲如願考入清流縣森林公安刑警隊,成為一名正式警察。

剛到森林公安,作為全隊唯一的女性,體能上的劣勢,使得每次下鄉上山執行任務,李曉菲都落在隊伍的後面。

“能吃苦,能克服困難,這是一名警察該有的樣子。”每次出任務很辛苦,她就用爺爺囑託的話激勵自己,堅持,再堅持。

為了提升自己的體能,幾乎每天,下班忙完後,她都要到附近學校的操場跑上十幾圈。除了要克服體能上的困難,李曉菲還要克服面對動物慘狀的恐懼心理,特別是一些被工具弄傷,還沒死去的野生動物。剛開始她都無法直視這些動物,更別提怎麼解救。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面對被傷害的野生動物,李曉菲不再有恐懼,只有心疼。

去年,李曉菲被借調到縣公安局做宣傳,面對新的挑戰壓力,她卻說,作為一名警察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做宣傳筆桿子很重要,李曉菲瘋狂地寫稿練文筆,甚至熬夜寫稿到凌晨4點,第二天7點多又起來上班。

“警服背後的艱辛我最瞭解,所以我要記錄下他們最美的身影,講好警察故事。”李曉菲說。

作為一名宣傳民警,構思策劃、拍照攝像、編輯發稿,這些都是每天的“必修課”。同時,李曉菲深知,不僅要會拍會寫,更要懂交流,才能做出好新聞,講出好故事。

“起初,在外跑素材的時候,經常碰到一些百姓,特別是大爺大媽,認為我說話沒有分量,不太願意接受採訪。”李曉菲說。

面對“歧視”,李曉菲主動拉近距離,每當在外碰到有采訪過的群眾,她都會停下和他們聊上幾句,瞭解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避免下次再犯同樣毛病。

“一些同事,對宣傳不太在意,認為警察都做著差不多的工作,沒什麼好宣傳的。”李曉菲說,這種態度使得一些好素材未能被挖掘出來,錯過了宣傳時機。

經過一年的努力,李曉菲寫出了許多感人的警察故事,特別是賴坊派出所民警王巍的事蹟,還引發了各級媒體的轉載報道。

“講好警察故事,大家才能更加了解警察、支持警察、尊敬警察。” 李曉菲說,警察故事的廣泛宣傳,也改變了不少同事認為沒必要宣傳的想法,現在甚至還有主動提出要宣傳的。

“為了做好當警察這件事,爺爺用了半輩子,爸爸用了一輩子,對我來說,這是兩代人積累下來的情感,我也準備用一輩子來做好。”堅守三代人的初心,李曉菲正抒寫屬於自己的警察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