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現如今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似乎陷入了一個誤區,在孩子3歲之前,只關注孩子是否吃飽穿暖,等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更是把重點放在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有沒有被人欺負等方面,一直都保持著“寶寶乖,媽媽愛”的情景。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但是等孩子上了小學之後,這種教育的缺點顯現了出來,尤其是在孩子學習上,歲月靜好的模樣變成了“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的樣子,磨蹭、東張西望、一會摸摸筆、一會喝點水,讓爸爸媽媽頭疼的不行。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其實這些問題都和孩子缺少專注力有很大關係,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學習成績受智商的影響,其實更大程度上與專注力的好壞有直接關係。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

1、總是打擾孩子的家庭

  • 寶寶在玩玩具的時候,媽媽總問:“寶寶喝不喝水?”
  • 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媽媽總說:“吃不吃水果?”
  • 孩子本來在吃飯,非要孩子說一些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情。
  • ......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以上這些事基本上家長都有做過,殊不知這種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專注力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當孩子專心做事的時候,家長要做的是保護孩子這短暫的專注力,而不是總去打擾。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2、不限制看電視時間的家庭

有一次去同事家裡做客,同事家有一個3歲多的寶寶,發現他家的電視一直開著,放一些孩子看的動畫片,後來我們去廚房吃飯的時候,電視還在放著,我提議讓同事把電視關了,她說“沒事,開著吧,省著孩子總鬧人。”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別以為孩子能坐著看很長時間電視就算是專注力很好,其實這只是因為電視裡的生動畫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屬於被動專注。而且常看電視的孩子很難靜下心來看書,這是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看電視中有趣的動畫,對靜態的書本自然看不進去。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方法一:隨時提問

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將提問的環節加入到故事互動中,發現孩子走神的時候,就可以對孩子提出一個故事中的小問題,如果孩子沒答上來,就告訴孩子:“如果你不認真聽,媽媽以後就會取消講故事的這一環節,也不會有人再給你講這些有趣的故事,”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方法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玩具

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買玩具,哄孩子玩,看到自己覺得有趣的玩具就給孩子買,最後發現家裡面已經被玩具堆滿了。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孩子玩玩具是孩子鍛鍊認知能力的過程,要讓孩子把一個玩具玩明白為止,而不是讓孩子一會玩這個一會玩那個,這樣很容易導致注意力分散。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方法三:反口令遊戲

媽媽說一個口令,讓孩子按照反方向做動作,比如:向前走一步,那就讓孩子向後退一步,這個遊戲能讓孩子高度集中注意力,並且打破思維慣性。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小二推薦兩套好書:

《專注力貼紙書》: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適合3-6歲寶寶,六大主題,六個訓練方向:專注力、基礎視覺、數學思維、基礎思維、深度思維、進階與昇華。貼紙遊戲,孩子更喜歡,圖案生動有趣,在歡樂中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點擊下方鏈接購買《專注力貼紙書》↓↓↓

《專注力訓練288圖》: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適合2-6歲寶寶,通過288個有趣的小遊戲,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每一冊都有獨特的設計理念,遊戲由簡入深,循序漸進提升孩子專注力。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這2種家庭養出來的寶寶專注力差,長大可能成為“學渣”,趁早改

★★★點擊下方鏈接購買《專注力訓練288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