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從傾聽角度分析親子關係,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恨”該怎樣融化

引言

我們正在因為不懂得傾聽,而付出巨大的代價。

從傾聽角度分析親子關係,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恨”該怎樣融化

戀人之間如此,親子之間更是如此。

不管是19年在上海高架橋上縱身一躍的17歲男孩,還是今年1月5日在自家15樓跳樓身亡的張家港市一名5年級男孩,相同的悲劇不僅給他們的家庭蒙上永遠無法褪去的傷痛,也給我們的家庭教育敲上重重的警鐘。

因為,這樣糟糕的親子關係,並非個案!

北京市曾對3000多名中學生做過一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56.28%——超過半數的孩子“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歡自己的父母。

看罷數字,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是什麼原因,讓原本相愛的父母子女,變成了相愛相殺的 “冤家”。

是這些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嗎?

當然不是。

最根本的,是父母從未真正傾聽過“弱勢群體”孩子的心聲!

從傾聽角度分析親子關係,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恨”該怎樣融化

01 “你也太矯情了”

可能有的父母覺得,現在孩子也太脆弱太矯情了吧。

還真不是。

我們父輩那一代,吃飽穿暖是他們生活頭等大事,其他比如心情好不好、工作喜不喜歡,活著為什麼等這些需求,誰說誰矯情。

但今非昔比,在物質豐盛的今天,如果父母還是和上一輩一樣,無法理解孩子心理需求的重要性,那衝突就會不斷升級,甚至導致悲劇發生。

一方面,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理解,脆弱時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和支持。另一方面,父母不理解這些需求,下意識否定它們,同時覺得我已經給你提供了這麼好的生活條件,你怎麼還這麼作,這麼不知足!

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接受到這樣否定和拒絕的信號時,孩子脆弱的心靈就開始自責和懷疑自己,覺得我是不是有問題、是不是很沒用、是不是很差勁?!

中科院心理所客座講師王麗榮講到一個她學生的案例。

這個學生小時候如果沒考好或跟小朋友發生矛盾了,就會非常難過,特別想找媽媽傾訴。她的訴求很簡單,就是希望媽媽能安慰安慰她,給自己打打氣。

可每當她嘗試跟媽媽說時,媽媽只會責備她,說你找別人訴苦、讓別人幫忙的行為,是特別軟弱的表現。好孩子不要麻煩別人,不應該軟弱,要堅強。

在媽媽一次次拒絕的回應下,她從一剛開始經常找媽媽,到後面慢慢減少,十幾歲時就再也不找了。每次都獨自舔舐傷口。

因為很少得到來自父母的有力支持,她內心對待傷痛的能力非常弱。又因媽媽的教育方式讓她覺得脆弱時找別人是可恥的,所以,她期待得到理解和支持的需求,就被壓到心靈的黑洞裡,變成一股巨大的洪流,一旦生活中有類似的事情觸碰到,這股洪流就像火山一樣噴湧而出,灼傷她自己。

她說,很多時候,甚至想一死了之。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很多表面上很乖很優秀的孩子,卻出現斷崖式的崩潰,這並非沒有徵兆。只是他們的父母從未認真傾聽過孩子的心聲,親手把孩子一點點逼到崩潰,卻渾然不知。

巴爾扎克說過:“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人如果沒有被真正的傾聽過,那麼ta是真正的孤獨者。教育是一個靈魂影響另一個靈魂的過程,而我們需要從傾聽開始。”

從傾聽角度分析親子關係,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恨”該怎樣融化

02 傾聽的力量

在《傾聽 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一書中,作者講到,如果兒童要在日益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生存,那麼他們是否被傾聽和關愛就顯得非常重要。無論是思維的彈性,還是對新鮮觀念的開放性,都與早期經歷中是否得到傾聽密切相關。反之,如果兒童長大之後缺乏這種開放性和信任度,那麼他們就可能會拒絕接受新鮮的資訊。缺乏知識和技能的情況可能會延續到下一代。

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傾聽,奠定他們一生的底色。

書中有個案例,焦慮的瑪麗,通過傾聽,終於把一度懷疑患有自閉症的4個月大的孩子,養得笑顏逐開。

利亞姆是瑪麗第3個孩子,從出生後幾乎沒怎麼哭過,非常安靜。瑪麗很著急,她經常把臉湊到孩子跟前,試圖吸引他注意,但很少成功。瑪麗很努力卻看不到成果,越來越焦慮。

從傾聽角度分析親子關係,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恨”該怎樣融化

該書的作者克勞迪亞•戈爾德在剛開始與孩子相處時,也無法引起他注意。但在細心觀察和溝通後,情況發生了改變。

當她輕輕跟孩子說話時,她看到孩子把舌頭伸出來,於是趕緊模仿他的動作,慢慢地,孩子竟然開始與她互動了。

克勞迪亞•戈爾德也非常細心的留意到,這次安靜平和的環境,與平時有哥哥在的吵鬧環境截然不同。利亞姆似乎可以從自己殼裡爬出來了,開始微笑,咿咿哦哦地跟媽媽說話,並踢腿和揮手。這在之前,完全不可想象。

瑪麗終於瞭解到,利亞姆似乎更喜歡安靜的空間,而自己之前的努力靠近,在敏感的利亞姆看來可能是一種侵犯。當了解孩子這些內心感受後,瑪麗終於懂得,要在安靜的環境以及足夠的時間內和利亞姆相處。

一個月後,利亞姆已經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瑪麗用她對利亞姆的耐心傾聽,撕下了“孩子有自閉症”的標籤,還給孩子一個健康陽光的人生。

溫尼科特說:“一個人的故事並不是從五歲、兩歲或六個月時開始的,而是從出生的那一刻,甚至在出生之前就開始了。每個嬰兒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人,需要得到別人的瞭解。沒有人比嬰兒的母親更瞭解這個孩子。”

我們可能無法像專家那樣專業的去養育孩子,但可以確定,只要父母用心傾聽孩子,這種情感連接將會給雙方帶來巨大的喜悅,愛就會在親子之間流動。

羅傑斯說:“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納。你攻擊我,而我帶著愛容納了你的攻擊,還深深地理解了你的不安,你的黑色生命力被我看見,被我允許,並經由我愛的目光的看見,轉化成了白色生命力。做諮詢,做父母,做夫妻,做好友,都要起到這種“去毒化”的功能。”

從傾聽角度分析親子關係,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恨”該怎樣融化

03 如何傾聽孩子的聲音?

既然傾聽如此重要,我們該如何去傾聽孩子的心聲?

首先,什麼是真正的傾聽?

何炅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講到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他說:“什麼是真聽?真聽是聽話外之音,弦外之音。溝通其實不是先表達,而是先去傾聽。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真的去聽。雖然嘴巴長在前面,耳朵長在後面,但是我們表達溝通的時候要反過來,先聽再講。”

是的,真正的傾聽,是聽絃外之音;真正的溝通,是先傾聽,再表達。

但很多父母都做反了,別說聽絃外之音了,就連聽都不聽,只顧自己說,完全看不到孩子內心的訴求。

其次,傾聽是有方法有策略的。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的作者——“親子溝通之父”海姆.G.吉諾博士,以及他兩個學生寫的《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這兩本書中,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傾聽方法。

總結如下3點:

第一、看到孩子隱形的訴求

不管是嬰兒時的哭鬧,還是上學之後的對抗,這些行為的背後,孩子都有著深深地訴求。

比如,南希5歲時第1次去幼兒園,她看到牆上的畫就大聲說:“誰畫了這麼難看的畫。”

她媽媽感到很尷尬,不滿地說:“把這些漂亮的畫說成難看的畫,是很不友好的。”

老師明白問題背後的含義,就對她說:“在這裡,你沒有必要一定要畫很漂亮的畫,如果你喜歡,也可以畫很簡陋的畫。”

南希臉上露出了笑容,因為她隱藏的問題得到了答案——如果一個女孩畫畫畫得不好會怎樣?

看到一輛玩壞的消防車,她又問:“是誰弄壞了這輛消防車。”

媽媽回答說:“誰弄壞了跟你有什麼關係呢?這裡你誰都不認識。”

老師給了她一個滿意答覆:“玩具就是拿來玩的,有時候他會壞掉,就是這樣。”

於是,南希知道了,在這裡很安全,就算畫畫不好看,玩具弄壞了,也不用害怕。

這就是何炅說的,要聽到言外之意。就好比,嬰兒大聲的哭,有的哭是生氣地哭,有的是非常憤怒地哭,有的是餓了尿了的哭。作為媽媽,你要了解你的孩子,然後判斷出來。

從傾聽角度分析親子關係,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恨”該怎樣融化

第二、說出孩子的感受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說出孩子的感受,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是理解他和懂他的,孩子的情緒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緩解

一個媽媽說,小寶出生後,2 歲的大寶由奶奶帶。大寶吃飯、睡覺、尿褲子都會被奶奶說,這導致大寶不舒服就一直大哭,非要抱著,拒絕溝通。

這個媽媽用說出孩子的感受,效果出奇的好。

在大寶尿褲子大哭時,媽媽說:“媽媽知道尿褲子了,你很傷心對嗎?”

大寶回答:“是的。”

媽媽又問:“有多傷心呢,心裡是不是像下雨一樣,那麼憂傷。”

大寶點頭。

媽媽接著又說:“你覺得尿褲子時非常不好意思,被奶奶說‘又尿褲子’所以傷心的哭了,對嗎?”

這時,大寶已經由抽泣變成認真聽媽媽說話了,答道:“是的。”

媽媽又接著說:“媽媽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會尿褲子,這很正常,一點不影響我們愛你,你依然是媽媽的乖寶寶。”

大寶馬上高興地抱著媽媽笑了。

從這之後,這個媽媽每次都耐心說出孩子感受,引導她,孩子就不再大哭大鬧了。

正如海姆G.吉諾博士說的:“當孩子表達了對自己消極、否定的看法時,我們的否定對他沒有什麼幫助,他們會更堅定的確信自己的看法,我們能給予的最大幫助,就是告訴他我們不僅理解他的感受,還理解他的特別的暗示。”

從傾聽角度分析親子關係,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恨”該怎樣融化

第三、對孩子的感受作出回應,而不是針對行為

很多父母看自己孩子,都停留在行為層面。

比如,孩子恐高,父母就給貼“膽小”的標籤;孩子不好好學習、做作業,就貼上“不愛學習”的標籤。

這些標籤,是父母只看到孩子表面行為,卻沒有去探尋行為背後隱藏的信息,也就是孩子的感受而被直接貼上的。

為了鍛鍊孩子膽量,有的父母就逼著孩子站在陽臺往下看;孩子不好好做作業,就打孩子逼他就範,這些所謂的“方法”治標不治本不說,對孩子的內心是巨大的摧殘。

父母要區分好“感受”和“行為”的概念。

比如,孩子現在很生氣,他想打人,想摔東西。

這時他的感受是:生氣、難過或害怕。

感受沒有對錯,不管是什麼樣的感受,父母都要全然地接納。

所以,我們第一步要做的是回應他的感受,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很難過,如果媽媽遇到這樣的事情,媽媽也會很生氣的。”

當孩子的感受被認同,心情平靜下來後,再引導他行為:“打人是不對的”“摔東西是不好的行為”。

並讓他知道,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原則一定是回應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行為。

親子溝通之父海姆.G.吉諾特博士說:“孩子的感覺與行為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繫,好的感受會引發好的行為,孩子的感覺良好,自然會通情達理。”

從傾聽角度分析親子關係,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恨”該怎樣融化


結束語:

一行禪師說:“在我們的家庭中,很多人都失去了傾聽和帶著愛意說話的能力。也許是因為人與人之間不能互相傾聽,所以我們才會在家庭中感覺那麼孤獨……傾聽不是為了評判、挑刺、指責或衡量,而是帶著單純的目的去幫助另一個人減少痛苦。”

聽的繁體字“聽”,左側“耳聽為王”,右側“十目一心”,意為聽的過程中要一心一意關注對方。親子之間的衝突,很多時候違背了繁體字“聽”的含義,而是用簡體字的“聽”,一斤一斤的往外說。表面上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卻完全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爸爸媽媽很愛自己的孩子,每日辛苦付出,而孩子卻完全接收不到。

現在,就用傾聽打通與孩子之間愛的橋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