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慈利縣茶庵村:發展大棚蔬菜產業 走“一村一品”鄉村振興之路

紅網時刻張家界2月29日訊(通訊員 謝迪剛)初春,天氣乍暖還寒,萬物復甦。走進張家界茶庵稼翼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新建的15棟鋼架大棚裡是一片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景象。一株株辣椒苗在工人的精心培育下長勢喜人。

慈利县茶庵村:发展大棚蔬菜产业 走“一村一品”乡村振兴之路

茶庵村位於慈利縣零陽鎮西部,澧水河中上游,2016年由原張家峪村和茶庵村合併而成。現有農業人口2350人,耕地面積1792畝,貧困戶70戶266人。該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收入主要以傳統農業生產和外出務工為主,導致土地拋荒、棄耕和產出效率很低以及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流失的現象普遍存在。

自慈利縣城管大隊駐村工作隊進駐以來,工作隊通過深入走訪、熟悉村情民意,積極開展各項幫扶措施。經過工作隊和村兩委的不懈努力,2019年底,70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慈利县茶庵村:发展大棚蔬菜产业 走“一村一品”乡村振兴之路

澧水河畔的蔬菜大棚。

茶庵村人均收入依然處於較低水平,為提高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駐村工作隊通過後盾單位,先後邀請5位縣農業系統高級農藝師和涉農企業來村調研考察指導。專家們通過考察後一致認為,茶庵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可以發揮富硒土地的特色優勢,大力發展富硒優質糧油、富硒優質蔬菜的產業。專家的專業指導讓工作隊和茶庵村支兩委堅定了信心並迅速行動了起來,通過多次考察學習,決定將綠色富硒農業生產作為茶庵村壯大集體經濟的新途徑,先後投資40餘萬元,在澧水河畔的天然富硒沙洲上建起了15座綠色無汙染富硒蔬菜大棚。

“以前村裡沒有集體經濟,年輕力壯的村民們只能外出打工,村裡人煙稀少,了無生氣。自駐村工作隊進駐以後,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精心統籌安排下,大家齊心協力,村裡搞起了集體經濟,種大棚蔬菜供應市場。大家都能在家鄉就業,收入提高了,村裡熱鬧起來了,村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感謝黨的好政策!”一位建檔立卡貧困戶邊勞作邊告訴筆者,從他臉上洋溢的笑容筆者感受到他內心的那份快樂。

茶庵村駐村工作隊表示:要完成好縣委縣政府賦予的駐村工作任務,只有緊緊依靠並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作用,團結村支兩委及時釐清駐村工作思路,找準農業產業發展方向,才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而搞大棚設施農業,提高土地產出效益,貫徹實施“一村一品”鄉村振興戰略,走一條“綠色帶動產業扶貧”的新路子,能壯大茶庵村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減少人才流失,改善村民生活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