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沈阳最后一名重症患者转为普通型

“就在刚刚,经过我们会诊讨论决定,这位重症患者可以转为普通型了!”2月27日,记者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暨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沈阳中心临时组建的前线指挥部,得到了这个喜人的消息。


  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总指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指着挂在墙上的患者情况记录板说:“当我们一条一条地擦掉每一位重症患者的信息时,真是特别开心。”
  权威会诊 为重症患者救治赢得时间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5号楼,是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隔离病房。而三楼的前线指挥部,就是守护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每天有大量的指令和治疗方案从这里发出,为重症患者的救治赢得时间。
  每天上午9时,会诊都准时进行。“刚刚,就在刚刚,专家组会诊讨论了沈阳这例重症患者的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可以转为普通型。前两天他刚从危重症转为重症,又从重症转为普通型,恢复得很顺利。截至目前,沈阳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已全部转为普通型。”马晓春告诉记者,辽宁省组建的重症救治专家指导组,由来自中国医大一院等6家省属医院和9家市属三级医院以重症专业为主的医护骨干组成,指导区域集中救治中心患者救治,特别是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建立了省级专家会诊、巡诊制度,加强对省集中救治中心医疗救治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马晓春称,这次面对的是一个对大家来说都很陌生的传染性疾病,对这种疾病整体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情况,实际上有太多的不确定性。重症患者的出现是需要特殊应对的,从国家整体态势和各个地区上报的结果来看,新冠患者当中有20%左右为重症,重症中有20%左右为危重症,“对他们进行管理和救治,就需要重症医学科团队来承担这样的责任,目前从全国来看,有上万的医护人员参与到湖北武汉的医疗救治当中,这其中就有1/3为重症医学团队。”

  定期巡诊 全面掌握全省重症患者病情
  “马上连线朝阳,各项指标报下!”“我下午就过去看看情况,票都订完了”……
  这几天,朝阳的这例危重症患者的情况每天都牵动着马晓春的心,“我们团队的人已经在那里奋战三周了,ECMO已经上了第16天,呼吸机上了19天了,总体来说,在高强度的生命支持条件下,情况已经稳定了。下午我再去看看情况。”马晓春称,重症团队专攻重症患者,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目前对重症患者的治疗,主要有抗病毒治疗,积极的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即便重症和危重症,经过精心救治也可以治愈出院,“这个,我们有信心,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也是很好的。”
  马晓春作为辽宁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他还要到全省各地指导重症病人的救治。大连、锦州、朝阳,就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马晓春把全省收治重患的地方跑了个遍。“全省各地的重症病人的情况,我都要摸透才放心。”
  这样的“巡诊”,让马晓春和团队对各个地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情况了如指掌。“此前,辽宁一共有31名重症患者,由辽宁的重症医学团队来统一管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辽宁只有朝阳还剩一位危重症患者,其余患者都转为普通型了。”马晓春表示,抗击新冠病毒是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大家的分工各不相同,感谢市六院给专家组提供的保障和支持,“我们齐心协力,胜利就在前方!”(来源:沈阳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