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請問你怎樣看待當今詩壇的沒落與復興?

雸夜青藜


詩詞或者詩歌,在古代是人們文化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存在。遠至《詩經》,以至後來的春秋戰國,秦漢隋唐,魏晉南北朝,宋元明清;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層出不窮,湧現出一大批可以稱之為詩人的文人墨客,方有詩壇。乃至民國,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出現了一大批不受格律約束的新詩。可謂欣欣向榮,那是因為人們在飽食之餘,廟堂文社,酒肆茶樓皆有此需要,因為有詩人以及文人雅士。吟詩作賦,咐庸風雅,詩壇遂成社會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共和國成立之後,國家大政主要放在了強軍建國,發展經濟之上。詩詞歌賦的需求逐漸少了許多。而現在已經無所謂詩壇了,因為沒有了氛圍,缺少了詩人,致使詩詞文化日益衰落。現在的文化界,除了少數堅持傳統國學的文化人之外,零星幾個書畫家仍然在堅守這塊領地。看當今的孩子們,要麼工科技專業,要麼精心於行政事物,要麼終日吃喝玩樂,更有甚者沉溺於玩手機,打遊戲。的確實是精英輩出。然而對於詩文,卻鮮有興趣。漫說是格律,就連寫詩應當押韻都不懂。最可悲的是有些年輕人竟然問我,韻為何物,為什麼要押韻?讓老夫羞於言對,好不尷尬。猶如有人問,吃飯還要用餐具?方便還要上洗手間??所以說,當今的中國文化界已無有實際意義上的詩壇了,因為量變產生質變。那塊地方已經萎縮退化了。至多僅存點殘渣碎片了。好不悲哀,令我讀書人傷感。


澤西園孟慶一


沒落原因:1、不少人連是什麼是詩都搞不明白,認為隨便分分行,有點生活氣息或思考就是詩。2、把持詩壇的人自身水平都極有限,試問怎麼慧眼選出好的詩歌?3、詩壇相互吹捧,內部提攜,依私好取捨,完全就是一個利益小圈子。4、缺少有力量和高素質的詩評家或美學家。5、泛娛樂化時代,絕大多數人吃得都是快餐,有營養的東西都是要細品的,人心浮躁自然難免會被束之高閣。6、缺少“工匠”的認真精神和儒者的羞恥之心,今日之中國不僅詩壇如此,各行各業亦是如此。

復興問題:1、短期內不要指望有所謂的詩壇復興,看看各個重點期刊的作品,會"哀其不幸,怒其不爭"。2、中國什麼時候都不缺少“逆行者”,他們才華橫溢卻能忍受孤獨和不解,或許活著時沒有太大名聲和作為,但歷史會給予他們公正評價。3、或許哪天從國家角度被重視起來,並以嚴謹的態度扶持詩歌的發展,或者能見到一片曦光。


文史醒言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詩詞歌賦是文化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特點之一就是表現形式簡單明快,富於哲理,節奏感強。緣於此,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吟詩作對、附庸風雅用以抒發自己的情感。唐宋及後期及盛。

現在,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需要,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多維改變,看似對於現今的文學創作及詩詞的重視程度有所不夠,沒有過去那種創作熱情。但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們對於詩詞歌賦的熱愛與執著,又從新顯現出來。從《今日頭條》就可窺見一斑。


天邊飄過一抺雲qyc


現在沒落原因是當今人有沉重負擔,加上很追求物質、錢財、名星、大款、榮華、富貴、等連古代現代的詩書也不顧及去看、你有最高文化、寫出最好詩詞沒錢財沒物質又有何用誰來看你的詩歌、依我估計末來話歌文學類沒有復興的機會、因為被這些智能手機、智能美女、智能衣褲、智能轎車等所代替,年青之人不看書了、要看只有高級別工資和老人看而己。


龍向輝


如果你覺得當代詩壇沒落了,請耐心等待,黎明前的黑暗終將過去。反之,亦然。

我覺得當代詩壇發展已經進入空前的多元化,長詩幾萬字,倍受推崇,而短詩大多數在微信朋友圈。這是大環境造成的。存在即是合理的,未來詩歌發展也不會脫離大環境的影響。

從古詩詞到近體詩,再到現代詩歌,哪個階段都是情感思想的一種表現形式,表達積極向上的情懷,表達人性光彩,引領時代風尚,就是好詩。


碼字碼出好心情


中國的詩歌死了。死的原因是把中國的傳統丟了 。現在的詩壇上所謂的詩歌不少,詩人不少,但哪一首是真正的詩歌呢?誰是真正的詩人呢?一個也未見到。中國的詩歌死了。


我發的名字不是中文嗎


悲哀啊!一些寫器官、體位等甚至很不齒的話都能出現在詩歌中,真是詩壇不幸啊!可喜的是當今仍有那麼多詩人喜歡傳統的古詩詞,優美的境給人美好的想象



社會使然,快餐式文章太多,人心浮氣躁。另娛樂來錢快。所以現在需精煉,精華的對生活,環境,感悟詩詞的寫作較少了


汈汊湖陳海波


生活節奏太快,各類解壓的方式太多,任何事物都有落寞的一天,都有其週期性,人類、地球、宇宙,詩歌算什麼?一萬年後地球不會有任何痕跡證明人類曾經暫居過,珍惜當下,擁抱未來。



十四阿哥郎春濤


天道循環,尚待時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