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傳遞好聲音 塑造新形象——書寫渭城政協建言資政新答卷

過去的一年,咸陽市渭城區政協立足新方位、擔當新使命,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全年共收到提案143件,立案84件,辦復率100%,滿意率100%。使政協聲音得到有力回應。

咸陽市渭城區政協始終把學習作為永恆的課題,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黨員幹部進社區講黨課,對照黨章找差距,召開檢視剖析會和民主生活會,築牢信念之基。組織政協委員對空港新城、秦漢新城重點項目和民生工程進行學習視察,赴市大數據管理局考察學習智慧城市建設。赴井岡山和習仲勳紀念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觀看《建國大業》紅色主題影片、反腐倡廉警示片,參觀咸陽70年成就展,開展黨性體檢活動15次,參加學習培訓合計900餘人次,增強服務發展的初心。

始終把助推“四大工程”、發展樓宇經濟和“五個區”建設作為工作主線,開展“調研月”活動,轉變作風,深入走訪,回應社情民意。班子成員聯繫常委,常委包聯學習聯誼組,開展“深化營商環境大走訪”,帶著真情進企業,摸實情、解難題。組織政協委員就棚戶區改造、智慧渭城建設,城市建設與管理、發展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榮獲省、市、區政協優秀調研成果獎多項。

集思廣益,建言資政

圍繞區委全委會、“一府兩院”工作報告、全區經濟運行等重大議題,召開全體會、常委會及主席會,發揮政協智囊團優勢,聚焦問題想辦法。緊扣發展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機構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等事項,開展協商;圍繞“兩區兩園”建設,三大保衛戰、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改善城市困難群眾生活、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等主題,集中監督。促成區政府與咸陽師範學院簽訂《創業創新戰略合作協議》,參與“政治生態”測評、“檢察開放日”等監督活動,推動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有效整改。

增進團結,凝聚各界共識

以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0週年為契機,舉辦“和衷共濟 共鑄輝煌”詩歌朗誦會,召開各界人士座談會,講好渭城故事。深入中五臺等宗教場所走訪座談,配合省政協對清真寺進行調研,支持各民主黨派和各界人士參加政協活動,先後接待彬州市、寶雞市渭濱區和安徽省蕪湖市政協來渭考察學習,全年接待省市政協來渭調研檢查近10次,與外地政協互換文史資料10餘套,在市政協交流發言6次,提升了渭城知名度。

創新政協系統黨的建設,成立了區政協機關黨組和3個專門委員會黨支部,建立黨員委員聯繫黨外委員制度,建強基層“堡壘”。強化機關考核,各委辦現場述職,以PPT形式對一年來調研成果進行展示,開展調研成果評比,真正做到評出成績、評出幹勁。對基層聯誼組全年工作嚴格考核,逐項逐任務打分評定,齊抓共管,上下齊動。對優秀提案和提案辦理先進單位進行表彰,對有提案委員必訪、重點提案必訪、不滿意提案必訪,對委員實行半年提醒和年終通報。成立咸陽市渭城區愛心濟困協會,委員踴躍捐款,積極奉獻,助學幫困累計10餘萬元,2人榮獲市政協“優秀委員”榮譽,1人榮獲全區“扶貧好青年”稱號。《陝西日報》《各界導報》《咸陽日報》對5名委員的事蹟進行了宣傳報道。一年來,在各級媒體刊發信息40餘篇,微信短信平臺發佈信息百餘條,用汗水澆灌收穫,書寫好新時代渭城政協新答卷,奮力譜寫好渭城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王戰利 肖黨科 記者 韓永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