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50多年前嘉興公派出國廚師周寶祥,馬裡豐沙裡中國總領事館廚師

50多年前嘉興公派出國廚師周寶祥,馬裡豐沙裡中國總領事館廚師

周寶祥

1965年4月,中國外交部發文在浙江省挑選幾名廚師,他們將被派去駐國外的中國領事館燒菜。選送的條件,一定是要工人或貧農家庭出身的師傅,在當時,這一條是任何人都很難暗箱操作的。

然後,就是還要具有餐飲業10字標準的鑑定書,這裡說的10字標準,是指灶臺上的炒、爆、溜、糟、烤、燉、燜、炸、滷、燴等烹飪技術。

50多年前,廚師要走出國門,這在嘉興好像還是沒有聽說過的事情。文件一傳達,嘉興飲服公司下屬各家酒樓飯店的廚師們,各自對照選送條件,每天在灶臺上比、學、趕、幫、超的工作更來勁了。

千載難逢的事啊,聽說有的廚師在夢裡也被選中了好幾次。經過嘉興餐飲業大師傅的推薦和各有關部 門上上下下的排列討論,那時正在嘉興五芳齋飯菜部當廚師的周寶祥,因具備各項選送出國的各種條件,被浙江省人事局列為選送對象,並報請中國外交部進行再一輪政審。

從發文、選調到正式出國,經過了四年多的手續過程,1969年8月,周寶祥正式填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工作人員”登記表,以國內一等廚師的資格被派往馬裡豐沙裡中國總領事館任廚師。

50多年前嘉興公派出國廚師周寶祥,馬裡豐沙裡中國總領事館廚師

周寶祥1921年出身在浙江紹興東浦鄉下,作為一個貧農家庭裡的苦孩子,他13歲就背井離鄉,到杭州艮山門建德村的一家菜館做學徒、幹雜活。

15歲那年,嘉興餐飲業裡的前輩蔡春榮師傅,將周寶祥帶在身邊,留於嘉興望吳橋中南飯店學燒菜。由於他心靈手巧,吃苦耐勞,誠實做人,所以很得嘉興餐飲業里老板、師傅們的看好。

吳震懋菜館是一家創建於1897年的百年老店,就在周寶祥19歲那年,菜館老闆把周寶祥請到店裡,聘他為廚師。後來,因時局動盪,他先後到過嘉興聚和菜館、劉禾興菜館、嘉興飛機場和民豐紙廠食堂等地方燒過菜、當過廚師。

用周寶祥自己的話來說:我從小到老都是吃油膩飯的。是的,周寶祥在烹飪上的功底之深,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正因為吃了一輩子的油膩飯,周寶祥才成了嘉興餐飲業裡最先公派出國燒菜和名載史冊的烹飪大師傅。

當年曾聽吳震懋菜館負責人許師傅說過:“周寶祥只要一走進廚房,就會把思想集中到灶臺上。他幹活認真細心,擅長做墩頭、蒸籠碗菜,還能一個人燒全席菜。”

從20世紀40年代初開始,周寶祥被吳震懋菜館聘為廚師後,60多年的時間裡,他在嘉興餐飲行業裡的徒子徒孫,就象種子一樣撒落在本地或外埠的各家酒樓飯店。如榮獲中國烹飪大師證書和中國烹飪國家一級評委的嘉興名廚蘇強,就是周寶祥1965年收的學徒。蘇強傳承了周寶祥師傅的浙菜烹飪手藝,是當前嘉興餐飲業廚房中公認的一塊金牌。

名師出高徒,後繼有傳人,這是我們嘉興餐飲業的興旺所在,也是我們每位食客的口福所至。

50多年前嘉興公派出國廚師周寶祥,馬裡豐沙裡中國總領事館廚師

記得我在讀小學的時候,那時吳震懋菜館還開在建國路上(香花橋以南),我家就在它的馬路對面。我和附近的小孩在放假時常到該店的河埠邊去看菜館員工擠蝦仁、劃黃鱔之類雜活,有時還拿了一個大碗去找周寶祥大師傅,買些剩在大鍋底下的不能上碗的乳腐肉。

他待人溫和,老小無欺,每次打給我們的鍋底乳腐肉,幾乎是半送半賣。為此,在吳震懋菜館的眾多廚師中,我對周寶祥也算是比較熟悉,有來往的。

人說10個廚師9個胖,周寶祥雖然也在灶臺上嚐遍了酸甜鹹辣各種調味,其人卻與常見的胖乎乎的廚師不一樣,他顯得清瘦幹練,眼神裡充滿著大廚師們常有的那種不凡氣度。

從時間上算,周寶祥出國那年,他已是48歲的中年人了。他的妻子顧雲珍也是與丈夫一根藤上的苦出身,她快言快語、性格開朗,鄰里親友都喜歡和她交往。顧雲珍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奉者,她在碰到我的時候,經常會重複跟我說:“寶祥出國前,我特地請了一尊木雕的彌勒佛要他帶在身上,出門在外,風風雨雨,菩薩保佑他量大福大。”

50多年前嘉興公派出國廚師周寶祥,馬裡豐沙裡中國總領事館廚師

同時,她把周寶祥出國一事也看作是自己和家庭的榮耀,單位領導幾次詢問她有什麼困難和要求時,她總是這樣說:“我也捨不得寶祥離開家裡到國外去燒幾年菜,但為了服從革命工作的需要,我不能抱住他不放呀。”

實際上週寶祥一走,困難還是有的,只是他們沒提什麼過多的要求而已。

其一,家裡一男一女兩個十多歲的孩子都要大人照顧。

其二,那時買東西都憑票、排隊,生活的節奏遠比現在累得多了。

還有,周寶祥長達六年多時間的出國分別,一個想家,一個想親人,傳統的家庭觀念,舊式的通訊方式,真夠人相思的了。

好在嘉興飲服公司領導和同事們,每逢過年過節常會給周寶祥家屬送去關懷和溫暖。有幾次,我也見到周寶祥單位裡有人把憑票買的煤餅,幫助代送到他們家裡。這些看起來像平常事,但在當時已是光榮人家的待遇了。

周寶祥從馬裡回國後,有時也會在親朋好友面前聊起在國外的工作、生活經歷。我曾聽他說:“中國廚師在馬裡,很受大家的尊重。我在那邊是給豐沙裡中國總領事館主要官員負責一日三餐,中餐為主,也要備點西餐。

馬裡總統和他的政府官員有時來到豐沙裡中國總領事館,他們都很喜歡留下來吃中餐,總統看到我們廚師後經常會和大家握手,並用硬綁綁的中文說:‘好吃好吃’。我們做廚師這一行的,一想起那種場面,真是榮光滿面,快樂無比啊。”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