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不戴手套緊握出院患者雙手:“你們的病好了,我們在一起!”

送患者出院沒帶手套緊握雙手:“你們的病好了,我們在一起!”

25日上午10時,武漢第一醫院門前一片歡聲笑語,醫患雙眼含淚,依依惜別,互道珍重。經過11天的奮戰,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送走了他們的首批出院患者。“今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了,真的,一切都值了。”望著患者們平安遠去的背影,隊長蔣傳路眼角溼潤著說到。歡送儀式上,他並沒有帶上手套,在與痊癒患者握手告別的瞬間,不但送去了祝福,更傳遞了信心和溫度:你們的病好了,我們和你們在一起。

不戴手套紧握出院患者双手:“你们的病好了,我们在一起!”

2月14日晚20時30分,武漢駐地賓館門前,蔣傳路(右一)帶領第一批進倉的隊員準備出發。

“同志們,勇士們,馬上就要落地了。我們從哈爾濱跨越三千公里來到武漢,這注定是一次平凡人的不平凡出征!從今天下午授旗、宣誓開始,我們這個集體就要開始一段意義非凡的旅程了。稍後我們建個群,群名就叫:同心同德一家人!”這是11天前,2月13日午夜12時,飛機即將降落武漢前的一次空中講話。黑龍江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委副書記、哈醫大二院第二批醫療隊隊長、副院長蔣傳路通過機艙內的廣播系統,向全體隊員發出了激情澎湃的戰前動員。轉眼間,11個晝夜奮戰的日子過去了,他帶領醫療隊員們通過和病魔的一次次交手,逐字逐句地踐行著大家當初的誓言,與死神搶人,與時間爭命。

振奮的“雙十一”——奮戰11天 出院11人

“算是首戰告捷吧,但是後面的路還很長。”電話裡,蔣傳路的聲音疲憊中透著興奮。通過11天的奮戰,第一批11名患者痊癒出院,這個“雙十一”對醫療團隊而言是個巨大的鼓舞。

不戴手套紧握出院患者双手:“你们的病好了,我们在一起!”

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首批治癒的11名新冠肺炎患者與醫療隊合影

據蔣傳路介紹,首批治癒康復出院的11名患者中6男5女,年齡最大的70歲,最小的30歲。11天裡,醫療隊員們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為他們制定個體化診療方案,給予抗病毒、抗感染、營養支持等治療。24小時密切關注患者病情、心情的變化,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最終經過專家組評估,符合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六版)的出院標準,准予出院。

不戴手套紧握出院患者双手:“你们的病好了,我们在一起!”

醫療隊為每位出院患者送上了恢復期指導說明,並留下用於聯繫的微信二維碼。圖為蔣傳路與出院患者親切握手。

2月14日,第二批醫療隊160名醫護隊員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第16層兩個重症病區,共計70個重症床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重症患者的救治理念是集中患者、集中空間、集中專家、集中設備。”蔣傳路介紹, “整建制接管就是指援助醫院派出學科綜合團隊、護理團隊,打包接管醫院或者病區。一方面有利於多學科綜合治療,為重症、複雜疾病患者提供多學科整體化治療方案,另一方面,團隊彼此熟悉,減少了磨合時間,治療理念相近、配合更加默契。”

抵達武漢不到20小時,醫護人員就進入隔離病區,隨即收入50餘名重症肺炎患者,展開緊張的救援。直到15日凌晨4時,蔣傳路才與第一批隊員返回駐地,此時他已經連續20小時沒有吃東西了。“剛剛接手病房,那是最累的一天,也是最甜的一天。”蔣傳路回憶到,正是因為打下了艱苦的第一戰,我們才能迎來今天的階段性勝利,這支隊伍都是好樣的!接下來,他們將以更加嚴格的標準、更加完善的措施,不斷分析研判疾病發展形勢,做好患者救治工作,鞏固成果,擴大戰果。

面對大考 如何答好“新冠”這張試卷

蔣傳路是個思維清晰,言簡意賅的人。面對嚴峻的疫情,關於開展工作的總體思路,他只說了三句話。

我們的戰略:聽黨指揮,堅定信心,科學防控,必然勝利。

我們的戰術:整建制接管,6版《治療指南》,多學科配合。

我們的目的: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

不戴手套紧握出院患者双手:“你们的病好了,我们在一起!”

哈醫大二院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長、哈醫大二院院長焦軍東(左一)與蔣傳路(左二)共同部署救治工作

他談到,每逢大戰有靜氣。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既然是病毒,那我們就用對付病毒方法來解決它;戰術上,要重視敵人,因為它是無孔不入的,極度危險的。務必高度重視防護,要救援,不要減員。

“危重—重—普通—輕—出院”這是蔣傳路為記者描繪的一條他心中最美的的直線。“當然,這也可能是一條曲線,治療會有反覆,不會如此簡單。”但是醫護團隊會盡一切努力讓患者的病情按線路向右走下去,防止出現反向情況。每日晚19時,蔣傳路都會召集醫護人員對一天的工作進行總結梳理,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目前,醫療隊確定了將患者細分為流感、疑似和“新冠”三種類別的治療體系,既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又能針對不同類別精準施治。

不戴手套紧握出院患者双手:“你们的病好了,我们在一起!”

蔣傳路(左)和醫療隊員共同查房,並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由於蔣傳路是神經外科醫生,他時常會用本專業的知識舉例子。神經外科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全身症狀複雜多變。治療過程中醫生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保護和恢復腦功能是治療的關鍵。相同的道理,維護好患者肺功能是當前治療的核心,切勿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此基礎上,醫務人員還意識到,基礎疾病是治療中的一個難題。在抗病毒的基礎上,同時要結合基礎疾病的治療,根據每個患者不同的情況,關注患者原發疾病和呼吸衰竭誘發的併發症是治療,實施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不戴手套紧握出院患者双手:“你们的病好了,我们在一起!”

為了最大限度保護醫務人員,醫療隊高度重視感染監控相關工作。圖為蔣傳路(左三)與哈醫大二院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祁勇(左二)共同佈置感控工作。

治肺炎還要解心結 讓科學帶有溫度

“5床的小夥子飯量好,記得多給他拿一份盒飯;9床的大爺沒有牙,得通知食堂煮點粥;15床的大媽今天心情怎麼樣?我再和她聊聊......”每次進倉查房,蔣傳路不僅要了解患者的病情,更對他們的心理狀態格外關注。他強調,患者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整體,醫務人員眼中不能只看到病,還要看到人。75度的酒精能夠滅殺病毒,如果醫護人文關懷的溫度上升了,能夠讓患者身心愉悅,免疫力也會隨之加強。解決了心理問題,患者的精氣神是不一樣的。

不戴手套紧握出院患者双手:“你们的病好了,我们在一起!”

奮戰在隔離病房的哈醫大二院醫護團隊

病房內有一對無兒無女的老夫婦,入院之初非常絕望,經常會說自己快不行了,誰比誰先走之類的話。年輕的醫務人員對老兩口給予了特別的關愛,時常以兒女的身份與老人們聊天,進行心理疏導,還將哈爾濱的紅腸和月餅送給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們的病情和心情都有了很大好轉。

不戴手套紧握出院患者双手:“你们的病好了,我们在一起!”

護理團隊為每位患者送上自制彩色鼓勵祝福卡

哈醫大二院綜合樓外科總護士長馬翀奕是首批進入重症病區的護士長,她帶領護理團隊自購了彩色打印紙,每天為患者的床頭貼上一句話,“新冠必敗,您必勝。”,“我們和您在一起”,“期待彼此的擁抱”據她介紹,有些患者由於長期隔離和疾病的折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焦慮和煩躁,在臨床治療的同時,必須要輔助以心理疏導。一抹色彩,一縷溫情可以幫助緩解緊張情緒,給予他們安全感,激發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他們現在很信任我們,他們不僅是我們的患者,更是我們的朋友和親人。”馬護士長自豪地講。

將所有戰鬥力凝聚在黨旗之下

蔣傳路平時血壓就很高,來到武漢後,高壓一度更是在160上下。當有隊員提醒他保重身體,注意睡眠的時候,他總是開玩笑地說“沒事,老年人覺少。”但是,對於醫療隊員們的健康,他倒是半點不敢馬虎。任何人出現了身體不適,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到。隊員牟丹丹出現了失眠和心慌氣短的症狀,蔣傳路得知後,詳細地瞭解了她的病情,為她調換了房間,並安慰她說:沒問題,不要怕,我們還有大後方,隨即聯繫了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和神內科專家,一對一對其進行調解睡眠和用藥指導。

蔣傳路多次強調,所有的隊員是一家人,男隊員要有擔當,要像愛護妻子和女兒一樣愛護女隊員。護士長候冬玉告訴記者,平日在院裡總覺得他是個挺冷的人,沒想到這次見到了他溫暖和柔情的一面,現在很多隊員都成了“蔣粉兒”。

不戴手套紧握出院患者双手:“你们的病好了,我们在一起!”

臨時黨支部會議現場

“面對疫情,思想先行。”蔣傳路認為,任務越艱難,越考驗戰鬥意志,越要首先解決思想的問題,只有凝心,才能聚力。作為哈醫大二院醫療隊臨時黨總支書記,他組織四個臨時黨支部開展了“黨群手牽手心連心”活動,以“老黨員一對二、青年黨員一對一”的形式,老黨員幫扶新黨員,一名新黨員幫扶一名群眾,一名老黨員幫扶兩名群眾。協調處理年輕人在醫療、生活、思想上出現的問題和困惑,積極聽取大家心聲,及時傳遞黨組織的溫暖,充分發揮出教育、管理、宣傳、監督黨員、組織和凝聚群眾的重要作用,為抗疫前線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現在全國一盤棋,我們是來為武漢人們解決難題的,身上肩負著艱難的任務,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這非常時期,我們更要提高政治覺悟,攻克艱難。”面對肆虐的疫情和艱鉅的任務,老黨員們的鎮定與經驗,時時刻刻在影響著年輕的隊員們,讓他們堅定了對黨的熱愛和要成為一名黨員的決心。目前,醫療隊已有6名預備黨員,其餘隊員全部在火線上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不戴手套紧握出院患者双手:“你们的病好了,我们在一起!”

戰地生日,蛋糕雖小,但足夠特別。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經歷過許多苦難,但是我們的人民不斷從痛苦中學會強大。學貫中西的清末著名學者辜鴻銘在著作《中國人的精神》中曾說:“真正的中國人具有溫和平靜、穩重節制、從容練達的內在品質,而且富有同情心。”有了這份同情心,才有了那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向前看, 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加油白衣戰士,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來源:勁新聞 李華虹、楊帆 黑龍江交通廣播:悅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