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守牢“小門”責任大

易其洋

疫情防控的省級、市級卡口撤除後,村社、單位、企業、店鋪、樓宇的“小門”,就成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責任重於泰山,不能不守好、把牢。

疫情遠未消退,生活還得繼續。撤除防控卡口,是疫情防控的“精準施策”,是為了打通人流、物流、商流的堵點,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卡口撤除了,“大門”敞開了,疫情防控卻一點也松不得,甚至要更緊,責任和壓力必然會轉到各個“小門”上。

每次進出“小門”,都得測量體溫,查驗“健康碼”,單位要按規定消毒殺菌,員工工作和吃飯時得保持一米以上距離……這確實會讓各家多派人、多花錢、多費心。但應該認識到,疫情防控得好,生產生活秩序正常,就能創造更大價值和更多財富。而“小門”一旦讓病毒攻陷,導致疫情反彈,造成的損失那可就大了去了。

北京已經出現了保潔員帶病上班,致10名同事確診的事情。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提醒大家:防火、防盜、防同事。進出“小門”的人,多是熟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即便一天能見好幾次,“守門人”也不能眼睜眼閉,隨意放行,還是要嚴格防範,決不應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