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們是怎麼合理安排自己的收入呢?是入不敷出還是綽綽有餘?

快樂無愧於人生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提的問題實際上是如何處理好生產和消費問題。首先要明白理財的目的是什麼?理財是為了保值增值實現財務自由,改善未來生活質量。用多少錢來理財,關鍵看是否影響現在的生活質量,是否解決好吃穿住行、子女教育、家庭日常開銷和保障,在此前提下,可以預留幾個月的銀行存款應急備用金,剩下的錢可以用來理財。

提示一下,理財前必須考慮風險,考慮有無理財能力?有無理財渠道?投資收益和投資回收期是多少?如果未來的現金流入大於現金流出,才可適當提高用於“生產”的理財資金。


時空靜明


我可以來分享一下我的理財方法

最主要的就是要安排好自己的資產配置,根據不同的風險層級來決定投資方向。

作為一個雙薪普通家庭,我們每個月收入比較固定,同時我家收入都全部由我統一打理。

在我們27到30歲的這三年,我當時認為股市所處在的點位屬於有價值的低位,所以我堅定的把所有的錢,在還了信用卡花唄等費用之後。,全部投入股市中。由於我還算有一些研究,我能在股市僥倖生存下去,所以這一部分高風險收益還不錯。

但是由於股市是個高風險投資標的,不能把所有錢都安排在裡面。所以之後也沒有繼續加大投資,就是由這三年的積蓄在裡面運作。

而30歲到現在32歲這兩年,並且包括今後長遠的計劃,我決定是進行基金的定投。

每個人每個家庭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選擇定投的額度。我是選擇每天定投,這樣能夠把風險分攤到每一天,做到最大的平均。

我選擇了三個基金方向:

  • 第一種,指數型基金,因為我長期看好中國股市長遠的發展趨勢。所以我會堅持每天買入,要相信長線的力量。
  • 第二種,證券行業基金,我認為將來一定會有一輪牛市,因為從上次五千一百點下來之後已經好幾年了。從中國股市歷史看來每八到十年會有一波行情,如果行情不來,正好給我更多積累底倉的時間。等剛起起來,首當其衝的就是證券行業,這也是我的一個埋伏吧。這個定投不一定要堅持到很久,只要牛市啟動一段時間後就可以贖回,畢竟定投是追求的低風險。
  • 第三種,港股基金,因為香港是我國最為開放的資本市場,很多好公司也都選擇在港交所上市。比如騰訊,阿里巴巴等等。但他們的股價太高,若是我們開通深港通和滬港通去買,購買力有限,而且不能買多少。而通過基金定投則可以間接投資這些互聯網大佬企業,同樣能在享受他們企業發展的同時,分散投資風險。

而基金定投在積累了一定量的底倉後,對繼續投入的要求就不高了。若是可以堅持十年到十五年,也就是我們四十歲左右,那基本就不用再繼續投入了。只要每年享受基金的分紅和投資收益就行了。然後接下來的錢就可以用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和保險之類的安全邊際更加高的項目了。

我這個是超長期的規劃,適合剛入社會的小夫妻,時間堅持的越長,離成功也就越近。

我一定會堅持下去,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股俠CarryLin


最近閱讀的理財書籍較多,心裡有很多的感觸,今天給大家分享理財的一些概論,沒有在內心樹立一定的認識與意識,方法論在多也不會長久,當理財的認識在內心形成意識以後,會推動自身的本我去找方法論。

先來分解一下什麼財

可以把財字分解成“貝”與“才”,接下來我在做一一的解釋

“貝”字:包括個人有型的資產,比如房產,股票,黃金,商品,保險等。

“才”子:包括個人無形的資產,比如健康,知識,能力,愛情,友情等。

所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接下來講兩個故事來說說貝與才的關係。

故事一:重慶保時捷事件

一位穿搭時尚,走路帶風的大姐姐,座駕也是高調的保時捷,有車有房,住800萬的別墅。一天保時捷女車主在嚴禁掉頭的斑馬線上掉頭,與奇瑞車主產生了輕微相撞,直接對男司機閃一耳光,用權力與不中聽的歪話慫奇瑞車主。

完全和他的穿搭與座駕不匹配。結果就是網絡輿論一邊倒,保時捷姐姐熱搜滿天下,也失去之前的華麗與光環。在輿論後期還拔出她惹事生非的視頻,也有爆料在家裡性格脾氣及其暴躁。

故事小結:

保時捷車主的貝:奢侈品、豪車、豪宅、高檔穿搭

保時捷車主的才:能力是有的,品德,修養呢???其他不知道怎麼說

貝很多,但是個人的品德及修養並不高

總結:一個人有貝固然重要,但是有才有德,方能守住自己的貝。暴發戶在很短的時間快速擁有大量財富,因知識及能力不足導致財富快速蒸發。所謂的因果之道,兩面之道在第一個故事裡顯得如此突出。

這個故事是對於理財的啟蒙概論,而想要開始理財,路還很長。

故事二:小A的創業之路

小A勤奮、踏實、人際關係好。愛學習,小時候就有一顆創業的心。在30歲的年齡,小A準備創業,創業是何等艱難事,每天抗住巨大的精神壓力,經常工作到凌晨2-3點,10年過去了,小A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

40歲時有了家庭,有車有房,公司運作成熟。自學理財知識,對現有財富做合理的規劃及投資。一路走來,小A從無才到有才,從無貝到有貝,從創造財富到打理財富,最後也用才守住了財富,並且享受財富。

故事小結:

先有才,再有貝才能更好支撐自己的財富

才與貝直接要相互平衡,不能有貝無才,也不能有才無貝

有才無貝,會讓當下的生活質量不高,且容易引發矛盾

有貝無才,創造的財富早晚也會流失

總結:

理財:最終是打理本我的人性,把知識能力與自己的財富做良好的轉換與平衡,即便一夜暴富,才與貝不平衡財富早晚流失。所以在當下好好提升個人的理財能力及專業能力,讓自己能夠擁有財富並且能夠掌控它。

財富過濾的幾個過程

▷創造財富

專研本職工作:比如本質工作是健身教練,就多學習健身的專業知識。提高知名度,可以在健身行業有發言權,不斷創造財富。

▷守住財富

提升風險認識:人生的風險無處不在,創造和打理的財富可能會突如其來的,意外、疾病、高額醫療費帶走,拒絕做有風險之事。

▷打理財富

學習理財規劃:不是等到有財才去打理,而是沒有財富時就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一旦財富到手,可以立刻開始打理。

▷享受財富

循環以上三步:不斷在以上三步做相互的循環,再次享受自己的財富。

小結:

第一層是人掙錢

第二層是錢守錢

第三層是錢賺錢

第四層是人享錢

依次順序是創→理→守→享

更加富裕的家庭需傳承財富

目前很多人是創造財富之後就去享受財富。說的通俗一些就是,發了工資就去花。讀書學習提升專業,深入認知,是為了創造更多的財富,讓家庭更加的幸福。而很多人都忽視了打理財富與守住財富之後才去享受財富。

▲理財書籍推薦

終身有錢畫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作為資深理財顧問多年來的觀察與實踐的總結

挑戰篇:衝出迷霧

觀念篇:揭開理財真面目

戰略篇:決勝資產配置

戰術篇:解密投資工具幾個部分

徐瑞昇

谷泉管理顧問公司首席顧問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士

從事金融理財顧問和營銷管理培訓工作24年


博弈每日基


用固定收入理財的話,有以下幾個方面:(僅供參考)

一、學會記賬

通過支付寶、隨手記等記賬軟件測算每個月的基本生活費(這裡以3000/月為標準),如房租、水費、零花等日常開支

二、保險投資

理財的目的在於保值和增值,但是面臨意外風險時候,沒有保險一切都空談,這部分可以拿出800,率先購買國家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或者城鎮居民保險等福利行保險,商業保險只選消費型的定期壽險和重大疾病保險以及意外保險。其他分紅型、年金型的不建議考慮。

三、定活期存蓄

每月拿出1000元存個定活期兩便的存款,主要用於生活費用的調節,如出現疾病、大額禮金等費用。

四、買書學習

從剩下的錢中每月提取500用於學習培訓和購買書籍,豐富知識,增長理財技能,為創造更多的財富做準備。

五、休閒娛樂

拿出500/月,用於零用、娛樂愛好、休閒旅遊等方面的支出,更好的休息才能更好的工作,用適當的金錢投資在自己的閱歷增長和身心放鬆上面。

劉、投資理財

剩下的2400元,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分別投資於基金、債券、股票、小額貸款等相對高收入高風險的投資,原則是分散投資,將風險控制在自己可以承擔範圍內。

當然對於中產,月收入8000-10000的理財問題,我覺得可以更多的考慮選擇一些低利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如國債、寶寶類理財產品等,具體還得根據個人情況和個人需求來決定。

說明: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如果覺得這點經驗對你有所班助,可以點贊諮詢。


財富自由人群


資產是需要分類管理的,而且你對每類資產的用途和配置目標理解地越深刻,越有助於你做好資產配置,這一點值得所有家庭學習和借鑑。

第一部分,要花的錢

主要是用來保障家庭短期開銷的,日常生活中的購物、交通、旅遊等都應該從這個賬戶中支出。

配置建議:

一般佔家庭資產的10%,具體金額為家庭3~6個月的生活費。靈活性高,隨取隨用,適合存銀行活期或購買流動性較好的貨幣基金。

第二,保命的錢

保險是一個低成本高槓杆保障財產安全的方式。

配置建議:

一般佔家庭資金的20%,主要用於突發的大額開銷,一定要專款專用,保障家庭成員在出現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時有足夠的錢來治病、保命。這個賬戶的重點在意外、重疾保障,建議務必將意外險、重疾險、壽險配備齊全。

第三,生錢的錢

主要以獲取收益為目的。賺得起,也虧得起。即便虧損,也不會對家庭造成致命性的打擊。

配置建議:

一般佔家庭資產的30%,目的是為家庭資產創造收益,用有風險的投資創造高回報。重點是要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同時獲取較高的收益,比如股票、房產、黃金、期貨、外匯、實業等各種形式的投資。

第四,保本的錢

養老、教育金是大多數人都會考慮的,但大家容易疏忽的是,資金不應該投入到風險等級較高的理財產品中。不能隨意支取,每年或每月還要固定存入資金,這樣才能積少成多。這個賬戶的特點是保本升值,本金安全、收益穩定。


海哥說保


我來說說!你不理財,才不理你!我認為這句話極有道理,畢竟花個幾十萬吃頓飯的國民老公這樣的人是極少數,我們大多數人還是普通人,如何把我們辛辛苦苦掙得錢打理好,就是我們急需考慮的問題了!

我認為現在理財最好的方式就是做股票,但這又是個風險很大的行業,我僅把我的心得和大家說說,僅供大家參考!(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春節後的股市可以說是扣人心絃!讓人血壓忽升忽降!但是,經歷了昨天的股市下跌(我說是下跌,因為我認為這只是上升途中的一次回調),相信股市中的人,每個人都有想法了!

今天,只是想和有意進入股市的小白說說心裡話,給大家一個理財思路。做股票十餘年,沒有多好,談談自己的心得。(股市高手太多,勿噴)。

每個人進入股市都有一個很好的想法,掙點錢來改善一下生活啊什麼的!但股市真的是戰場啊!你憑什麼就能戰勝別人呢?!

在這裡,僅提供一個思路,靜待有緣之人!

進入股市,每個人都有自己初始資金。五萬也好,十萬也罷,百萬也可。記住,在股市中,這就相當於你的士兵,你是要用他們去戰爭、去收穫物資的(掙錢)。所以,千萬不要或儘量少的要減少你士兵的損失!可以不做,千萬不要出大錯(套死)!!

首先,你的資金拿在手裡是死的,不增加不減少。你把他們投入股市才有可能打勝仗!但怎樣能儘量確保自己士兵安全呢??!!

你會先選擇一個戰場(選股票),這是最重要的。選對了只是戰爭時間長短、戰勝物資多少的問題了!所以,你一定要選一個沒有退市風險、不要高位、有點概念這樣的股票作為戰場!

第二步,就是這仗如何去打的問題。試想一下:你作為元帥,帶領你的士兵去作戰,遇到敵人了,你會把自己的士兵全部派出去嗎?肯定不會!你會先派出小部隊偵查一下情況。同理,股市也一樣。你選好股票之後,不要一次就把自己的資金全部投入。根據資金多少,至少分為兩三次投入。我的做法是:第一次投入,如果上漲了,到我的止盈位置(一般是一千股或者一萬塊錢),我會把本金退出,剩下的利潤作為股票保留下來,不動它了,是作為戰利品放著的。那第一次投入如果下跌怎麼辦,我會補倉。因為股票是精挑細選的,一般沒退市風險(反正未遇到過)。所以下跌15%左右我會補倉,直到把資金用完,然後就是耗時間了。然後到我的止盈位置繼續上述操作!

我一般很少止損,大勢沒事我會一直這樣操作!只是每次把所賺股票作為戰利品保留下來。

所賺股票,我會一直持有,上漲或下跌基本就不管了!做這個企業的股東了。我想,這部分戰利品,滬市上五千點之時我才會考慮賣出的!

儘量不損失本金的前提下,我會一直這樣做!

不是嘚瑟!說下自19年開始,我用這種作戰思路之戰況:金科文化5000股,愛康科技5000股,新潮能源2200股,捷成股份500股,歐浦智網500股,還有一部分想不起來了。失敗的就是:山東礦機賺到5000股了,放了幾個月,想在它身上再多賺點又進去,然後賠出去了。現在持有中天科技和鵬翎股份中,失誤之處是中天賺到兩萬多、鵬翎賺到一萬五了,前幾天不是市場氣氛挺好嗎,貪心未出又回到入場位置了。

好了!夜深忽夢少年事,所述均是肺腑言!

靜待有緣之人吧!!




神奇之旅行不行


我理財的原則是:計劃先行,留有餘地。沒有極特殊情況,不會入不敷出,還不能說綽綽有餘。

我的基本情況是:

我是生活在四線城市的普通國企職工,不到40歲,家庭3口人,夫妻兩人工作及收入相對穩定,扣除保險費,取暖費,年均15——18萬,孩子小學5年。住宅首付完,剩餘部分貸款買的,還貸款還有15年期,每年用公積金還貸款及利息富富有餘,公積金沒算在年均收入之內,所以住宅費用可以不用再考慮。

夫妻收入平均每年都有8/100左右的加薪,扣除預估每年2/100的貨幣貶值,還會有5/100以上的增長率。這部分增加部分就不算在年均收入之內了,做為計劃外儲存。

我們理財是按下面計劃分配的。

1.日常固定生活費:我們生活的城市不大,人口不足百萬,物價相對不高,且穩定。年均固定生活費在5萬左右吧。包括:水、電、煤氣、通訊、吃、穿、用、學費等日常生活開支。

2.預留子女教育及其它儲備,每年5萬。

3.看望父母,走人情禮往,3萬。

4.累計開支後,每年有2——5萬儲蓄,這裡沒有包括加薪那部分。

以上預算幾年來都比實際花消高,每年還有一萬左右的結餘。

結餘部分都存銀一半買長期國債,一半長期定期存款。沒有其它投資理財。


義者為王


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

當你有了這種思維方式,那我們時時刻刻都處在理財當中,以投資的眼光去投自己、去經營自己的事業、家庭、朋友,也可以用投資的眼光去買一件衣服、一個包、一雙鞋,當它開始融入你的血液、深入骨髓,就悄悄的變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理財也是一種技能,你需要學習。當我們從100塊開始投資,等你有了100萬後才有機會變成投資高手。

首先是改變你的消費和理財的順序。不要把每個月花掉剩下的錢拿去投資,你會發現這個辦法很不穩定。要強制儲蓄,要定下目標,我每個月要存多少,預留出來,例如基金定投自動扣款500。這樣剩下的錢再去消費,養成習慣之後,天長日久擁有一份被動收入。

投資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開始行動,並開始關注理財,這就是開啟財商的第一步。

理財能力和賺錢能力不是相輔相成的自然增進,你擁有賺錢的能力,並不能證明你同時擁有理財的能力,它也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提升,讓理財的能力追趕你賺錢的步伐。


財女峰問


最了不起的理財策略,是在一個人的收入範圍內過上美好生活。

在自己的收入範圍,合理地分配開支,才會使你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使你的財務越來越健康。

不論收入高低,學會理財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財不僅是指投資理財,也是指管理自己的支出。

首先建議廣大讀者先開始記錄自己的每月開支,現在支付寶微信為最普遍的支付手段,其內置了收支記錄軟件,可以很方便的實現記賬。通過記賬,你會對自己在不同品類上的支出有清晰的概念,並且也可以識別非常規收入。評估自己對於消費品類的需求度來設置各品類的預算,例如你比較喜歡吃,飲食的預算可以高一點,如果你喜歡玩,娛樂的預算高一點但飲食相應降低。這樣,每個月的支出嚴格參考預算限制,就可合理節流。

其次,就是資產的分配,留下既有資產的10%作為日常開銷所需資金,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配備一份保險作為槓桿資產以防未來面臨的風險,剩餘的部分,根據自己願意在投資理財上花費的時間、精力以及你的知識儲備,來決定風險投資和固定收益投資的比例。如果你沒有太多精力管理資產,就給到定存更大比例,如果你有精力,可以適當給到股票更大比例。

最後,就是每個月的收入分配,將你的支出務必控制在收入以下,保證你有正向現金流,補充給任何可能的投資機會。這才能使你的財富穩健增值。如果入不敷出,總有一天會被掏空。美國為何要打貿易戰,因為他們一直處於貿易赤字,運用在個體上,就是入不敷出,因此美國不幹了。對於你來說,你也要杜絕此類事情發生。

祝您可以在您的收入範圍內,過上美好生活。


芒果投


很榮幸來回答這個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

我是從事金融行業的,平時時間相對充足。每月工資大概12000左右,當然這不算個人投資收入。正常情況下,我的每月的工資是花費不完的,目前個人財產數額就不透漏了。基本上我都是存留10%放在餘額寶中,作為自己的保障資金,因為餘額寶資金可隨用隨取,沒有時間限制。另外還有30%的資金購買定期理財,金融公司的產品,個人有營銷任務,沒辦法,只能自己購買來充當業績。50%的資金用於股市投資,我雖然是做金融的,但是我只玩股票,對其他期權期貨等高風險產品就不玩的。其他大概10%的資金目前不在自己手裡,被親戚朋友借走了,無息的那種,既是親戚朋友,也不好意思要息,就當幫忙了。每月收入除了還房貸(兩套房)、生活購物基本上剩餘的很少,家庭每月資金增量就是我老婆的收入。目前生活很好,很富足。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