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美食探祕」大荔的宴席文化


「美食探秘」大荔的宴席文化


「美食探秘」大荔的宴席文化


「美食探秘」大荔的宴席文化


「美食探秘」大荔的宴席文化


「美食探秘」大荔的宴席文化


「美食探秘」大荔的宴席文化


「美食探秘」大荔的宴席文化


「美食探秘」大荔的宴席文化


「美食探秘」大荔的宴席文化


「美食探秘」大荔的宴席文化


中國的宴席文化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是由祭祀,禮儀,習俗等活動而產生的原始聚餐演變而來。而陝西的宴席文化也一代一代被後世繼承下來,並根據不同地域,不同習俗也形成了不同的宴席文化。

單品的菜餚可以從技藝和形色上成為一個地方的風味飲食代表,但從飲食文化的形成和地位,宴席是不可替代的,宴席文化更是一個地方歷經千年才能形成的獨有的飲食文化。大荔的宴席文化非常深厚和久遠,而且普遍。在歷史上,大荔的民間宴席主要在年節或紅白事時才製作。當然城鎮中的酒樓卻是長年經營,可以品嚐到。

鄉村舉辦宴席圖的一個團圓和熱鬧,比如過年,當地人“老芮遺民”就有詳細述:“過年大餐三階段,有些大菜提前幹。第一階段叫品茶,茶果品種近十盤。中間階段另一遍,一套殘品須清完。正餐又分三部分,一段一段往下談。第一階段主題篇,客主拼酒心喜歡!下酒菜品上得快,涼菜必須是九盤。酒足以後需嚐鮮,接著兩品又兩盤。副菜小碗不限量,最少也有四小碗!最後階段是進餐,包包饃饃端上前。佐餐菜品有四盤,白銅火鍋在中間。火鍋消滅差不遠,可別忘了上甜飯。甜品一般有四種,一樣一樣順次端。吃罷正餐緩一緩,別前端上綠茶碗。最後茶果不能少,還須當場來制辦。綠茶飲罷回頭見,明天還去別家看。一年一度傳統節,走親訪友忙拜年!”

而大荔的宴席中的 “九品十三花”,則是大荔菜品的代表和精華,是最能體現大荔餐飲文化的宴席。“九品十三花”起源於大荔朝邑、高明一帶。相傳,很多年前,當地有一農戶給兒子結婚,由於經濟拮据,為擺設筵席發愁,堂屋有個叫田七巧的嫂子擅長廚藝,得知實情後,主動請纓,用自產的各種蔬菜和自養的家畜家禽,做出了十三個涼菜和九碗熱菜,設宴招待嘉賓,客人吃後嘖嘖稱讚,問她這叫什麼說法,田七巧大嫂急中生智,稱之為“九碗十三花”,“九碗”代表久久長,“十三花”表示娶到仙花一樣的媳婦。從此,大荔在婚慶中就流傳下來“九碗十三花”的席口。

在大荔餐飲人的不斷努力下,不斷挖掘遠古,推陳出新,把“九碗十三花”成功轉型為“九品十三花”,雖然變化只有一字之差,但從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檔次得到昇華,立顯高端大氣,使其形式更講究,層次更豐富,工藝更精細,味道更絕美。

“九品十三花”正席開始前,首先是茶待,就是在客朋在未來全前,以茶相待,桌上擺有茶果,茶果有四個品種的稱為“事事如意”或“四季來財”,有六個品種的稱“六六大順”,有九個品種的稱“久久長運”。更高級的先是四鮮果、四乾果、四炸果,中間水晶餅主點叫茶點十三花。

正席開始,首先撤下茶品,擦淨桌面,首先上來十三個涼菜,即“喝酒涼菜十三花”,四葷、四素、四海味,中間雞蛋塔要最尊貴客人先動,也稱酒菜,就是喝酒吃涼菜。陪客首先從貴客的長者開始,依此敬酒,按尊貴程度,分為九杯、六杯、三杯,在品嚐佳餚的同時又體現出大荔的酒文化。陪客敬酒後,由事主給客人敬酒,敬酒後便開始推杯換盞,划拳猜令,正式進入筵席高潮。再下來喝酒熱菜十三花,四盆四盤四小碗,再加一大菜。這三套十三花全部上齊足足53道菜,得十幾個小夥子才能吃下。

朱立挺簡介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民俗研究學者、教授,陝菜網董事,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陝菜協會副會長、西安飯店與餐飲行業協會餐飲文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三秦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民俗協會會員、大唐博相府文化藝術酒店文化顧問、陝菜網專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