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乾隆一枚印章,被法國搶走後拒不歸還,如今國人花1.1億元買回

我國曆史上出現過很多盛世,而最後一個,出現在了乾隆統治時期。清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很多人說“清亡實亡在乾隆”,雖然乾隆的統治時期,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盛世,但清朝也是從乾隆開始逐步走向滅亡的。中國近代的愚昧和落後,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乾隆皇帝的閉關鎖國,加上乾隆時期大興文字獄,晚年生活奢侈等等,最終導致清朝走向滅亡。所以有人說,乾隆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罪人皇帝,這話也確實不錯,乾隆之後,清朝統治江河日下,到了近代,更是成為任人宰割的魚肉。

乾隆一枚印章,被法國搶走後拒不歸還,如今國人花1.1億元買回


不過從歷史上乾隆的事蹟來看,乾隆皇帝無疑是一個會享受的人,雖然這享受是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但因為他的“享受”,給後世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物。工匠臣子為了滿足乾隆皇帝的喜好,不僅燒製了各種各樣的瓷器,連宮廷傢俱都是不一樣的。而今天要說的,是在二十世紀初期在戰爭中被搶走的一枚印章,這並不是乾隆唯一的印章,確實乾隆登基之後最初製作的一枚璽印,也有著重要的意義,算是乾隆皇帝身份的象徵。

乾隆一枚印章,被法國搶走後拒不歸還,如今國人花1.1億元買回


1735年,雍正暴斃,皇四子弘曆繼承雍正的皇位,年號乾隆,從此,歷史進入“乾隆時代”。按照清朝的慣例,每當新皇登基,都要剋制相應的寶璽,以藝文鑑賞之用。據粗略的統計,乾隆一生中所刻的印章,多大一千八百多個,可以說是歷代皇帝之最。而乾隆登基之後的第一枚璽印,名為“乾隆御覽之寶”,不僅尺寸大,重量也很重,為3770克,用精銅鑄造。乾隆的這一枚印章,製作精美,且於清朝歷代皇帝玉石鑄璽印不同,它選用了精銅,極為特殊。

璽印流失海外

乾隆一枚印章,被法國搶走後拒不歸還,如今國人花1.1億元買回


二十世紀初,我國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列強入侵,國內也發生了一場又一場的變革,可以說是內憂外患。西方列強更是趁我們尚未崛起,大肆掠奪我國的文物,也就是在這樣的動亂之中,乾隆皇帝的這枚印章,被法國人搶走了,被收藏在法國的Octave Homberg家族中。眾所周知,近現代的中國歷史,也是中國文物的濫觴史,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也以各種方式想要追回被搶走的文物,可是收效甚微。那些收藏中國文物的人,雖知道文物來路不清,卻還是拒絕歸還我們的文物。

乾隆一枚印章,被法國搶走後拒不歸還,如今國人花1.1億元買回


2018年6月19日背景保利春拍賣會中,乾隆的這一枚“預覽之寶”——銅點金異獸鈕以1.1億元的天價成交,成為當天晚上第一件過億元的拍品,買家為華人。這一件在二十世紀初被法國人搶走,且拒不歸還的文物,終於在一百多年後,又回到了中國人手中,雖說不是以歸還的方式,而是以購買的方式迴歸,但想想,文物能夠迴歸也已經是萬幸了。“乾隆御覽之寶”的表面處理技術非常高超,工匠故意給璽印做舊,使得各個顏色之間的搭配非常巧妙,與自然鏽跡的狀態極其相似,可將當時工匠具有非常高的技術水平。

乾隆一枚印章,被法國搶走後拒不歸還,如今國人花1.1億元買回


從這件乾隆的印章上看我國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這僅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現在的大英博物館中,又2.3萬件為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被英國搶走的圓明園中的文物。大英博物館在早些年曾親口承認,這些文物皆為圓明園收藏的文物,不過在是否會歸還這個問題上,他們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多年來,我國專家學者致力於海外文物的追回工作,但往往都是以拍賣的形式,才能夠將其尋回。流失海外的文物千千萬,能回家的卻是少之又少,甚至有些文物的回家之路,渺茫無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