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051驅逐艦:70年代我國自主研發,外界評價不高,卻派上了大用場


051型驅逐艦是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末期自主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型導彈驅逐艦,參照蘇聯56型驅逐艦的資料設計,是當時中國研製的最大噸位的水面作戰艦艇。 由於051型首艦被國外情報機關發現在大連建造,並停泊在旅順港,所以該型驅逐艦被北約命名為“旅大”級驅逐艦,由於早期保密的原因,較之於其官方型號,北約命名代號更為人所熟悉。

051型驅逐艦是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末期自主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型導彈驅逐艦,參照蘇聯56型驅逐艦的資料設計,是當時中國研製的最大噸位的水面作戰艦艇。 由於051型首艦被國外情報機關發現在大連建造,並停泊在旅順港,所以該型驅逐艦被北約命名為“旅大”級驅逐艦,由於早期保密的原因,較之於其官方型號,北約命名代號更為人所熟悉。

051型驅逐艦是中國海軍佈局最為緊湊成熟的驅逐艦,繼承了蘇聯“科特林”級驅逐艦設計。在對“科特林”級的少量改進和變更,使得”旅大”級的設計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完成,並很快建造投入服役。70年代蘇聯和美國海軍驅逐艦經常在中國大陸領海線外活動,“旅大”級驅逐艦憑藉大射程的導彈武器可以在遠處對其進行跟蹤和監視。


而因為在離大陸海岸線600公里範圍內近海作戰的驅逐艦會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持,並不強調艦載防空武器系統,所以051型驅逐艦初期沒有裝備強有力的艦空防禦系統 。

051型驅逐艦上最大的創新就是導彈發射裝置。“旅大”級在相當於“科特林”級驅逐艦佈置五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的位置佈置了導彈發射裝置。雖然“海鷹”1號導彈尺寸大,但長度小於533毫米的熱動力直航魚雷。通過品字型佈置3發導彈的方式,解決了導彈翼展佔據橫向空間過大造成佈置多發導彈的困難。

此外,“旅大”級的艦炮口徑和佈置方案都在模仿“科特林”級,不過當時並沒有相應的雙聯裝130毫米艦炮可以選用,在結構上與“科特林”級艦炮相近的是50年代引進仿製的66型130毫米海岸炮。1976年這種由海岸炮改裝發展而來的艦炮才最終定型為76式,並已經在“旅大”級驅逐艦上使用了5年以上。


且由於當時中國國內除高射炮以外,尚無新型艦空導彈武器系統,因此“旅大”級驅逐艦選擇 61式自動雙聯裝37毫米和61式雙聯裝25毫米艦炮是必然的。

“旅大”級驅逐艦的前後加班室和後艦橋兩側平臺上各裝有1門37毫米自動高射炮,這樣能夠在驅逐艦各個方向都至少有一座雙37炮殺傷區,兩舷能夠由3門雙37毫米炮的構成相互重疊殺傷區。4門雙25毫米自動炮佈置在前艦橋兩側,能夠增強兩舷的防空火力密度。

1985年11月18日-19日,051型驅逐艦133號“重慶”艦單艦在對馬海峽監視蘇聯海軍“基洛夫”級“伏龍芝”號核動力巡洋艦和蘇聯海軍“現代”級“縝密”號驅逐艦。這一壯舉使得全世界認識了中國海軍不怕犧牲的頑強精神。

雖然,國外軍事界對051型驅逐艦評價不高,認為其水平僅僅相當於20 世紀50~60年代裝備。但是,這對於當時近乎於白手起家的中國而言,已經是十分不易的了,而這批051驅逐艦在服役後也為維護我國的海疆安全立下了汗馬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