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陕西宜川县奇观——石堡寨

甲午秋,闰九月初三,盟友一十二人,趁秋阳、驾秋风,驱车前往宜川阁楼的石堡寨,摄影、探险、考古,尽兴而欢,尽兴而归。

陕西宜川县奇观——石堡寨


汾川河尾汾水悄,牛心山前石堡高。

一水中流分秦晋,万山向远裂云霄。

脚踩云岩曳斗柄,手扶阁楼叩琼瑶。

黄沙白草走单于,荒轩雉鸣任牧樵。

陕西宜川县奇观——石堡寨


石堡寨者,宜邑名寨也。久闻其名,无缘登临。甲午秋,闰九月初三,盟友一十二人,趁秋阳、驾秋风,驱车前往宜川县阁楼乡,穿云岩、过新市河,经西阁楼、东阁楼,翻过儒里是庄头。阁楼村有塔、有古槐,儒里村如其名,一户人家门前一70老妪,操一口中古唐音,告诉我们“再往前走,不要上坡,斜(xia)着一拐,10来里路就到了。”满塬红富士,迎来好奇人。于是乎向着东南,向下、再向下,柏油路早已不见,几疑无路处,车在蒿中行。终于,崎岖颠簸之后,山塬尽处眼前豁然开朗,秦晋峡谷撞入眼来,只见左汾川,右黄河,前高柏,后阁楼,中间两座山头突现河谷之间。东临黄河者,石峰高耸,碟雉兀立,石堡寨是也。西控汾川者,牛心山是也。牛心山无路可寻,我们只能向石堡寨攀行。旧志云:“同治七八年回变,此山未破,活人无算。”这句话,打从我在县志里看到时起,在心里念叨了七八年,今日方得亲临,一探究竟。

陕西宜川县奇观——石堡寨


陕西宜川县奇观——石堡寨


于是缘石山西侧小径南行,遇一石门,单人可入。许久,回折,一座山寨石门出现。站在门前,上视碧空、下察黄河。山寨呈南北长条形,东深万丈,猿猴亦不能攀,西附深渊,石砌寨墙,处处皆一夫当关之势。大河之东,群山层层,大河之下,巨浪淼淼。寨门洞高一人许,轻身入内,未敢高声语,恐惊寨内人。其实,寨内并无一人。一座石碑,记载了捐银修寨人名。你一两2钱,他四两3钱,碑残字毁,不能尽详。左右皆石头房屋残苑断壁,中间宛然街道。陶瓷、搪瓷、瓦片随处可见。至一阔处,乍现一石磨,丛丛黄花寂寞开,暗放缕缕幽香。徐前行,荆棘从中石碾子、石门尽现,不时有碉楼高耸,女墙前仿佛可见乡民英姿。古寨阔处30多米,窄处10多米,寨中间又有一石墙相阻,间有一人可通之隙,形成了寨中寨、堡中堡之势。想来即使有敌从某处突入寨内,也必成强弩之末,寨内人仍然可据险而守,依堡而歼矣。北行200多米,尽矣。尽处形尖,状若小船,下临高崖。船首碉分两层,碉内四布了望孔。探身详察,或斜或侧,每孔正对上来小径处处。纵观所有守卫格局,皆错落有致,尽现章法。想来设计者纵无黄药师之通天彻地之才,亦有黑宪章团总军校守城之军事专业也。“此山未破,活人无算。”廖廖八字,遥见当年此处刀光火影,更显其保佑乡民之功。

陕西宜川县奇观——石堡寨


石堡寨之西,深沟之中,矗立一山,四面皆空,状如心脏,牛心山是也,云岩河转了270度个弯环绕奔流。山顶处寨墙残迹依稀可见。山颠杂草凸凹处,可见当年窑洞、房屋痕迹。宜人皆知石堡寨,对面不识牛心山。旧志有云“牛心寨,在牛心山上,东北紧连石堡山,中隔云岩河,距百余步。回变时,居民亦甚众,仰石堡为障,两寨有唇齿之形。”

言至此,“回变”一词已现两三。此究为何事?此正为此二山寨在历史上的建造原因也。经查资料,在壶口瀑布有大学士白亨于光绪三十年四月十二日撰写的一块“荒乱碑”,此白亨者,恰阁楼乡人也,他亲撰的碑文记道:“从来千古之大变莫甚于兵戎,万民之苦疾莫惨于饥馑,……余忆(同治)六年二月十九日,贼入宜境,打破英旺镇,杀人放火。至三月十九日,又来一股,……夜突圪针滩九郎、安乐二山所属村乡,杀人放火掳掠于前与英旺镇无异。至本年十月十四日,回贼又至九郎山所属十二村庄及周围约二十余里杀人放火掳掠更甚于前。……至十一月十九日,长毛又至,人马更众于回贼数倍。七年八月回贼、土匪、游勇交加侵害,民不聊生……幸十五年四月刘、郭二大人兵临宜邑,贼闻风逃窜,望北而去。二十二日夜子时偷渡直奔山西而去……幸八年五月间,李公鸿章兵临北山,营扎韩邑、宜川、洛川等处,如结罗网一般,入山搜贼,剪草除根,我邑及邻县终得平息……”本文中记载了同治年间西捻军及回民军在今宜川境内的兵乱,其中受害最深者,时时不离今天壶口、高柏(九朗庙)一带,皆因此地近黄河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此皆大军遗祸,日常小股土匪流窜,史多不载,乡间人族谱中时有可见。

“……大兵之后,又遇荒年。光绪三年三月二十日落雨七分,以至四年三月十四日,落雨一犁,一年之久数千余里,以致升米银三钱,斗糠数百,有父子相食,夫妻同食。伤心惨目以至于此,十分之人仅留二三。”吾乡长辈,至今皆能回忆光绪之年馑也。思之此二山寨青史不记者,不由人忐忑,呜呼!乱世倾覆,百姓岂能完卵。

清末民初,天下大乱,盗贼四起,百姓遭殃。里人慌恐,咸依山以为命。陕北境内,可谓县县有山,山山皆寨。然而此二山寨,若仅仅为民初所建,亦不为奇。史裁,壶口上游云岩河口处石堡寨和河东龙王辿的山上的清长城就是当年西捻军、清军相对峙的遗址。可见此石堡寨并非乡间土寨,确有军事价值也。

陕西宜川县奇观——石堡寨


遍查史书,宜邑内临山西处历代战乱频仍。东晋时期,羌族首领姚襄,在河东(今山西)文城乡马粪滩与南村坡附近修筑姚襄城,侍机发兵关中。唐编《元和郡县图志》记有:“姚襄城……西临黄河,控带龙门、孟门之险,周齐交争之地……城高两丈,周回五里”。如今,姚襄城遗迹就在石堡之东尚存。姚襄城与石堡寨,一东一西,据带黄河,史历千年亦不为久。石堡寨究竟何年何月由何人最早所筑,不遑钩稽,史无确载。然而有一史记载,可探知牛心寨的建造人和建造时间也。元初,蒙古太师水华黎由陕西进军攻破河防,攻打金朝隰吉便宜经略使杨贞所筑牛心寨,杨贞率部据守牛心寨抗击元兵,兵败后夫人、两子一女及女婿皆先后殉节,杨贞则扑黄河而亡。杨贞殉节后,其忠烈祠在河东的克难坡至今尤存。抗日战争时期,兵退宜川的阎锡山沿黄河修筑碉堡,抵御日寇进犯。座座古寨,又一次发挥了些许作用。(延安马雨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