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魏蜀吳都是中國的,為什麼要爭自己的天下,不去向外擴張呢?

鵬學天下


這個問題提的好!因為只有建立了統一的國家政權,才能擁有更強大的力量。

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都是炎帝和黃帝的後代,都是炎黃子孫,只有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才能對內保證國家的富強,對外保證國家的疆域。中國是一個講正義的國家,我們老祖宗一輩一輩開墾的領土,首先要發揚和傳承下去,先不要去談什麼對外擴張。中國的領土,北到長城,南到南海,東到東海,西到新疆,我們的老祖宗祖祖輩輩都在這一片遼闊的土地上生活,繁衍,一代一代,發揚,傳承。只是到了東漢末年,才出現三國分立這樣的局勢,三國歸晉,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一個國家,只有建立了統一的政權,才能發展,強大!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了統一的國家政權,國家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建立了郡縣制,為國家的發展與繁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只是後來的管理者們,沒有管理好,沒能保證國家的發展和繁榮!歷史的發展就是這樣,當國家出現了分裂局勢的時候,只是過渡時期,它最終還是要統一的,它最終還是要選出一個傑出的歷史人物來管理這個國家!

中華文明五千年,從歷朝歷代,到建立新中國,到任何時候,都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才能保證國家的發展和繁榮,才能實現真正的中國夢!


大樹天音


大家如果攤開世界地圖的話,咱們中國僅在東方,中國屬於歐亞大陸的最東邊,大家是不是很好奇?歐亞大陸那麼大啊!中國每一次戰亂都是要在內部打,都要在內部爭奪天下。三國時期亦是如此,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沒有突破東亞這個地理範圍,沒有去其他地區擴張呢?

看來我就分析一下,經濟因素,環境因素,文化因素,從這三個方面,我來分析一下。

第一個因素,經濟因素

大家想一想,古中國的邊界是不是北抵長城,南至南海,東至東海,西到荒漠。我在這裡我要強調一下,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農耕民族。

以三國時期為例子,三國時期天下大亂,成為三足鼎立態勢北邊有曹操,南邊有孫權和劉備。大家想一想,曹操的北邊是什麼?是草原,是荒漠,是戈壁,中原王朝即使再有能力,軍事能力再強,即使將北方的草原給佔領了,把北方的遊牧民族給趕走,那又有什麼用呢?蒙古高原地區上面覆蓋著草原,戈壁和荒漠。在草原上面又不能種莊稼。北方草原的環境又如此惡劣,除了草,什麼都不長。中原人作為農耕民族,北方的草原不能用,那為什麼我還要去佔領它呢?

除了曹操的北邊是如此。咱們再看一看南方,大家可能都知道諸葛亮的七擒孟獲孟獲,是當時的西南夷的首領,西南夷當時佔領的地區被當時的中原人稱為不毛之地,當時的西南地區是不會生產出大量糧食,土地上覆蓋著大量的山林石頭。對於當時的中國人而言,不能種地的地方都沒有經濟價值。雖然現在咱們去雲南,貴州等地旅遊,看當地的喀斯特地貌,看石筍,看溶洞。但是你放在古代這些東西既不能吃,又不能喝,那為什麼古代的人要花大價錢去征服這些無用之地呢?

第二個原因,環境因素

中國的老祖宗已經將東亞地區最好的土地全給佔了,東亞80%的平原都在中國境內,中國擁有一片巨大的華北平原,還有關中盆地,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兩廣丘陵。這些地區地勢平坦,是產糧的大區域。反觀在中國周圍地區的地形地勢,大家看一看長城以北是什麼?是草原,是戈壁,是荒漠。是大片的蒙古高原,在這片高原上,冬天氣候嚴寒,寒風凌厲。中原人在這些地區是生活不下來的,被當時的人稱為未開化的地區。

咱們再去看一看南方,就以三國時期蜀國和吳國為例,在當時的生產力的條件下,長江中下游再往南走,這些地區遍佈著高山密林,沼澤密佈,霧氣繚繞,並且長江以南的地區是屬於氣候更加的溼熱,對於當時的中原人都認為這些地區是屬於不毛之地,再加上南方地區有很多的少數民族,就被當時的中原人稱為蠻荒之地。

第三個原因,文化因素

三國時期,其實就是東漢末年,當時雖然天下大亂,但是大家的認同感依然是屬於漢朝人,中國的儒家文化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沒有擴張性,內部轉化問題對這種特點。不管是北方曹魏還是南方的蜀漢和孫吳政權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自己讀的都是聖賢書,在他們的概念中,沒有向外擴張的這種概念。

總結

以上三個原因,就是三國時期為什麼沒有向外擴張。第一個原因,中原人本身是農耕民族,我們這個民族是種地的,要北方的草原地區和要南方的山林地區是沒有用的。第二個原因就是中原外部地區環境太過於惡劣,第三個原因就是中華文化的向心力。這三個原因促使著中國是一個很內向的一個國家,不是一個擅長擴張的國家。


經濟戰略


打個最土的比方:一個家庭裡幾兄弟姐妹總是會爭自己家裡的餈粑,而不會去搶別人的餈粑。

但是除此之外,魏蜀吳為何不去向外擴張,而是都來爭奪中原地區,歸結起來還有下面幾方面的原因。

一、耕作模式不一樣

就北方的曹魏來說,北方的漠北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農業模式是以放牧牛、羊為主的畜牧業。而當時北方的曹魏在農業方面也大都是以種植業為主。在南方以種植業為主的人,就算你有軍事實力去佔據北方的草原地帶,到時候突然轉為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方式,肯定難以適應。

況且,蒙古族大都是騎兵,馬背上的功夫了得。而曹魏大都是以步兵為主。從戰鬥力來說,步兵是很難打得過騎兵的。就是說,曹魏的部隊不一定能夠征服得了蒙古民族。

而中原地帶則都是各個方面跟自己差不多,所以在戰略戰術方面相比於去攻打北方的蒙古族要容易取得勝利一些。歷史上的爭奪地盤,一般都是先爭奪容易的地區,然後再根據自己軍隊的實力,去攻打其他的地區。

二、地理環境的原因

就西南的蜀漢來說,蜀漢南部是雲貴高原,山地和丘陵多,水田耕地少,而且大多都是還沒有開發的人煙稀少地區。而西部是苦寒的高原地帶。況且蜀漢的實力也不是很強大,所以,去征戰這些地區似乎不划算。

但是,諸葛亮也曾經發動過兩場對少數民族的戰爭,那都是因為他們破壞了蜀漢的後方,主動的征伐卻是沒有進行過。由於蜀漢的人口資源少,就算你奪取了南方和西部那些土地,但是因為當地人根本不會屈服,那就不得不要派兵駐守。而蜀漢的軍隊只有10來萬。而為了北伐,也就抽不出什麼軍隊去駐守所佔的地區了。諸葛亮南征南方之後,包括孟獲在內的各部首領,就發動過多次叛亂。

從西北面來看,因為有西羗人。他們有一股不小的軍事力量,所以不管是曹魏還是蜀漢,都期望與西羗人保持中立,不想去惹火燒身。

其他任何地區都比不上中原的優勢

再看中原,則有大片的沃野良田,而且人口眾多。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因為馬謖失街亭而前功盡棄。諸葛亮一邊命令有序撤退,一邊在趙雲的防守下把漢中地區的四五城民眾全部遷入蜀中。這就說明蜀漢缺的不是地,而是人,有了人口資源,蜀漢對外征服所得之地才會得以利用。因此,事實上蜀漢自己的土地都無法得到充分耕種。

東吳的孫權,也是覷覦中原的人口資源和沃野良田,而不願意去征伐南方的煙瘴之地。至於對東南的海上征伐就更加不敢去想了。

綜上所述,魏蜀吳都來爭搶中原地區,而不想去向外擴張。

喜歡作者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呦!


不喜歡吃白菜


從公元220年開始,魏蜀吳三國相繼建立,由此開啟了中國著名的三國時代。至於魏蜀吳三國為何相互爭鬥而不向其他區域擴張這是有原因的。

首先,當時人們的認知有限,魏蜀吳三國相互征伐,鼎足而立,其目的皆是希望吞併對方,統一全國。在當時看來,只有能夠佔領中原併吞並巴蜀和江東才能意味著實現全國的大一統,三國所轄的區域才是華夏文明的區域。

其次,三國時代中國屬於典型的農耕文明,曹魏以北皆是草原大漠,屬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地帶,中原農耕民族統治者對此並沒有擴張的慾望與需求,更多的是處於防守狀態,沒有遊牧民族的騷擾是他們想達到的狀態。而地處東南的孫吳則是希望依靠長江天險以及魏蜀之爭實現偏安一隅的統治,同樣也沒有海外擴張的需求。地處西南的劉蜀向來已漢室正統自居,一心希望收復中原恢復漢室,在北伐之前諸葛亮已七擒孟獲平定了南方蠻族,穩定了後方,至於西藏、印度等地,一是地理阻隔,二是擴張價值不大。

總之,綜合文化傳統、經濟發展需求及技術發展狀況,魏蜀吳三國並沒有向其他區域擴張。



老袁講歷史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當時的人門認為天下九州。有一定侷限性。得中原者得天下。

第二:中國地理位置特殊性,東面和南面都是大海已經到了盡頭。北面是大漠草原,除了當時的遊牧民族,沒有什麼經濟資源,人口少,土地貧瘠,沒有佔領的必要性。西面是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氣候惡劣,幾乎沒有什麼人口和空間,隔斷當時人門和中亞的交往。當時的河西走廊雖然是去西域的道路,不過魏蜀吳都內戰,魏國為不可能派出人馬繼續打通西域,方式的蜀國虎視眈眈要進攻長安。蜀國在諸葛亮南征孟獲後也停止了,以為哪裡蠻荒之地,當時還沒有開採,和吳國征服閔越之地一樣。

第三:魏國佔據中原要面臨吳國和蜀國的軍事壓力,所以防禦在長江下游,和關中隴右低區。蜀漢自以為大漢正統,所以只能通過興兵北閥魏國來維持,如果放棄了就不符合當時的思想了。吳國是三代人打下的基業,周圍都是大海和蜀漢盟友,只能依靠長江天險自保,伺機而動。




望嶽先生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幾乎都是陪伴著戰爭史。不管參與戰爭的有幾方勢力,大家都是劍指中原地區。這一情況在三國時期表現的最明顯,三國之間爭的就是中原。他們之間打得焦頭爛額,西南角的大理國卻過得悠哉悠哉。

假如三國之間能夠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三國分別向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擴張,中國的疆域能夠擴大到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國人一直自己打來打去,不知道失去了多少領土。

中國人把北方人稱為胡人,把南方人稱為蠻人,根本不希望他們併入中國的版圖。


鶴鄉秋翁


第一個原因,就非常的現實。因為在古代,中原地區才是資源豐富的富裕之地,而國家的周邊其實還沒有經過開發,所以是非常的荒涼的。再加上週邊地區地形地勢的原因,向外擴張建國其實是不現實的。

而且歷史上有很多周邊的遊牧民族侵擾中原的邊境而導致的戰爭。他們侵擾中原就是因為他們那裡的物產資源太不豐富,生活太艱苦所導致的。在漢朝的時候,有匈奴作亂;宋朝的時候,有蒙古、遼國等等。正是因為周邊地區資源不豐富,所以他們即使建立了國家,還是要依附於中原大國,成為中原國家的藩屬國,不能獲得自由獨立。

第二個原因,就是傳統的觀念所導致的。造反的諸侯都認為逐鹿中原才能夠成為天下的霸主。所以中原這個地方在歷史上一直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例如後來的楚漢相爭、三國魏蜀吳等,他們都是在爭奪中原這塊寶地。

因為在他們看來,佔據了中原才算定鼎神州,平定天下。而攻打周邊國家,在外地重新建國,則沒有如此強烈的存在感,也不會是天下霸主。自己一番折騰,竟然不能夠掀起點水花,未免太沒有成就感了。

第三點原因,這就和傳統的儒家精神相關了。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非常內斂的民族,所以這也使得他們在造反的時候,都是向內擴張和發展,選擇在中國的版圖內反叛。從這一點上看,所以古代就是很多的反叛其實就是內鬥。


詩雨花魂


我是宇燁塗夫,我來回答:

用一句話說,“攘外畢先安內”。

首先一點:對外擴張,物力條件嚴重不足。俗話說得好:外行看裝備,內行看後勤。打仗是特別消耗物資的。漢武帝當年幹匈奴,是傾全盛時期帝國的全部物力來賭。他把高祖、惠帝、前後少帝、文帝與景帝等六世積下的所有物資幾乎打沒了,漠北決戰只戰馬一項,就死了十多萬匹,才換來一個慘勝。所以武帝晚年才要下罪己詔,因為國力打空了,百姓怨聲載道。再回頭看三國,東漢末年,諸侯四起,戰亂頻仍,生產活動被嚴重破壞,物資被內耗精盡。農業文明比不上馬背上的民族那般疾風閃電,對外擴張,會把戰線拉得過長,因此,貧弱的三國再也無力開疆。想當年曹公僅僅北征個烏丸,尚且沒佔到多少便宜,更別想什麼大力擴張。

其次,人口太少,開疆擴土也守不住。同樣以漢為例,西漢元始二年,人口實有人口6300多萬人,所以可以打匈奴擴疆土。之後經過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到三國初全國也僅餘2224萬~2361萬人,更何況還分成好幾個獨立的陣營。曹魏人口最多,滅蜀之前人口也只不過1300萬人。戰爭打的就是人,即使真的向西北擴張,也分不出人去佔領、經營。

其三,群敵環伺,後院不穩。對外擴張,要求己方政權內部環境必須穩定。同樣以漢武帝為例,武帝用推恩令解決了王國問題,他大權獨攬,國內不存在任何勢力可以與之相抗,所以他可以全力抗擊匈奴,西進西域。反觀三國,魏蜀吳三家相抗,任何一方向外擴張都會招至己方內部空虛,到時,另外兩方必會群起而攻之。到時即使打下新土,那大本營一丟,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當時,我們周邊那些異族的土地,其利用價值真的不高,並不適合農耕時代的漢人,打下來完全就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綜上所述,三國時期,各路英雄因四庫不實,人丁不茂,內政不寧,而無暇四顧。只得專心爭霸。

有趣的是,三國時東吳孫權方面確實有過東出大海的試探。據《三國志》記載,公園230年,即孫權登基做皇帝的第二年,派了軍衛溫、諸葛直等人率領艦隊萬餘人,乘戰船百艘以出東海。尋找夷洲和亶洲,“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夷洲”,指的就是今天的臺灣。這是我們與臺灣寶島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宇燁塗夫


1.東漢末年分三國。

也就是說,本來的一個統一的王朝,現在被三個諸侯給分裂成了三塊。

所以,第一步要做的,肯定是統一。

即使你不願意打,不願意爭,在這個時代,是沒有選擇的。

總有人想要名正言順的要去統一,不打都不行。

2.都是中國,這是現代人的概念。

3.對外擴張的實力。

漢朝統一的時候,都不一定能打出去,就更不用說分裂的狀態。

你若是對外擴張,其他兩國趁機向你開戰,定是招架不住的。

4.地理位置。

離外強最近的,與之摩擦最多的,就屬北方的魏國了,曹操並不傻。

5.利益。

三國爭霸,為的是統一。

統一才是利益,若是單純為了打仗,而去對外擴張,著實勞民傷財,吃力不討好。


竹視國學智慧


除了青州冀州幷州幽州益州荊州江南西涼。其他地方不是荒無人煙就是尚未開化,根本沒有掠奪價值,就算是佔領了,路途遙遠,還需要派人把手,空耗錢糧。其實也有一些擴張,比如七擒孟獲,曹操西征,袁紹北伐等等,與三國戰事無關的,就一兩句帶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