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教孩子認鐘錶?

圖圖媽媽2020


巧妙地讓孩子理解和掌握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時間概念。

“孩子沒有時間概念,做事總是拖拖拉拉……”

“家有小懶蟲,早上總是賴床不起,經常上幼兒園遲到……”

“怎樣從小樹立孩子的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

面對家長的這些困擾,和大家分享一些切實可行的經驗,巧妙地讓孩子理解和掌握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時間概念。那麼,今天的任務是教會孩子認識鐘錶。

第一招先從長短針教起。首先,讓孩子觀察時鐘鐘面,告訴他(她)長針表示“小時”,短針表示“分鐘”,時針走一個數字,分針要走一圈。一邊看著走轉的時鐘,一邊解釋比較有效。

第二招在具體的生活中進行教授學習。例如,每天起床的時間、吃零食的時間、孩子喜歡的動畫片是幾點開始的等等,在這些具體的行為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的時間概念。

還有可以將時間單位和計數單位聯繫起來。父母可用手錶來計時,按秒計的走動說:“l秒、2秒、3秒”,通過這種計數的方法讓孩子感知時間的流逝。

同時告訴孩子1分鐘和1小時都可以做些什麼。1分鐘可以把盤子擺好,2分鐘可以走到樓下,5分鐘可以唱一首歌,10分鐘可以擺好積木,15分鐘可以看一本書,1小時可以看一個動畫片等等。

第三招以5為單位來學習。認識理解時針是很快的,但是具體讀懂分針對於很多孩子來講還有一些難度。孩子有時候不能理解為什麼長針指1的時候,怎麼會是5分鐘,而不是1鍾。在教孩子分鐘概念的時候,以5為單位的遞加思路教的話,就好理解一些。例如,「0+5=」「5+5=」「10+5=」「15+5=」,這樣一直計算到60。

第四招利用繪本來學習。蒐集了很多認識時間概念與鐘錶學習的中外繪本,家長不妨買來和孩子一起閱讀,強化孩子的時間觀念,讓認識時間變得更有趣。

【1】《老狼老狼幾點了》這是英國的一本愛與心靈成長的繪本。主要描寫了兒童關於時間的觀念,而且是一本時間歷險故事,非常有趣。

【2】《時鐘的書》這是日本嬰幼兒暢銷繪本作家松本紀子的時間繪本,分為上下兩冊。長針和短針一起去旅行。作者把分鐘這個抽象的時間單位用視覺上很容易明白的卡片來表示,淺顯易懂,插頁圖畫非常漂亮,中文版也很火爆。

【3】《喜歡鐘錶的國王》這本繪本被很多幼兒園選用為情景閱讀公開課的教材。講述的是一位喜歡鐘錶的滴答滴答國的國王,有一天起了貪心,把王國裡所有的鐘表都收羅到自己的房間裡,因為他想一個人佔有所有的鐘表。整個王國裡沒有鐘錶,大家都不知道時間,從而引發了很多混亂……

【4】《我的一天(學看鐘表)》是一本圖畫書,也是一本故事書,更是一本數學書。它講的是世界萬物的道理、規律,不僅可以讓孩子學習秩序和方法,更能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

【5】《鐘錶山的滴滴和嗒嗒》這是一本將時間邏輯與空間概念完美結合的啟蒙繪本。書中描繪的是兩個小朋友一天的故事,親切又自然。

【6】《認知鐘錶滴答滴答噹噹噹》這是一部涉及“數與運算”、“圖形與幾何”、“規律與邏輯”、“時間與測量”、“統計與圖表”等內容的繪本,通過有趣的故事,向孩子滲透基礎的數學知識點,適合學前和小學低年級孩子閱讀。

【7】《我的第一本數學童話 你會看時間嗎?》 這本繪本是數學童話時間系列中關於點分秒的內容。本集故事通過一個不會看時間的公主,因為要去參加王子的重要舞會,而跟著僕人學習看時間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小朋友們瞭解看鐘表的方法以及時間的認讀方法。

寶寶識字可以使用【貓小帥學漢字】!


嘻嘻


你好,我是一位喜歡和寶寶玩遊戲的寶媽,我家寶寶2歲5個月了,我也在查閱育兒經驗中“認識時鐘,認識時間”的一些好方法,我給我家寶寶做了一份規劃,給大家分享一下:


認識時鐘,認識時間,是每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的。

如果直接給孩子講認識時鐘的原理,這是教學,孩子在學習認鐘的時候心裡會有一種負擔;但如果讓孩子在玩中學會了認鍾,不僅在心理上不會有負擔,還會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 第一步,認識“時針”“分針”“秒針”


介紹的時候可以這樣說:“這個叫時鐘,錶盤上面有三個指針,細細長長的針叫“秒針”,粗粗長長的針叫做“分針”,短 短的針叫做“時針”。”

<strong>
  • 第二步,認識錶盤上的數字

    <strong>
介紹的時候可以這樣說:“錶盤上面有很多數字,它們分別是1、2、3、4………12,這些數字代表的是幾點”

<strong>
  • 第三步,理解時針的含義

大人把分針撥到12,時針撥到1。

介紹的時候可以這樣說:“當我們看到時鐘上的時針指的1,分針指的12時,就代表這是1點整”。

再一次將時針撥到2、3、4……12,分別告訴孩子是2點整、3點整……12點整。

重複幾次之後,可以把時鐘撥到1點整,然後請孩子說出上面的時間是幾點。

孩子回答出正確答案,就引導他把時鐘的時針撥到1點的位置。依次操作出其他的整點時間。


  • 第四步,理解分針的含義

引導孩子注意時鐘上有數字的刻度,以及數字之間的刻度。

介紹的時候可以這樣說:

“分鐘每走一小格是一分鐘,我們一起數數一大格是幾分鐘

數完後讓孩子回答出正確答案:5分鐘

這樣先讓孩子認識5分鐘累加的方法,對於剛會算術的孩子開始會算的很慢,大人可以在一旁幫助他。

多重複幾次之後,可以引導計算一小時

介紹的時候可以這樣說:

“分針轉一整圈是一小時,一小時裡面包含多少分鐘呢?

大人開始撥動分針,使分針轉動一整圈,同時,請孩子在一遍數數

分針轉完一整圈之後,和兒童一起總結:“一小時裡面包含60分鐘

等他會算這種累加時,就可以讓他掌握更簡便的方法。

比如:每兩格是10分鐘,分針到6字時說30分鐘,還可以用“X點差多少分”來表達,再告訴他“刻”是什麼意思。


這樣,對於鐘的認識就基本掌握了,

孩子每天都在玩,但孩子每天都在提高。


平時可以通過日常生活幫助孩子進一步內化時間的意義。

比如:告訴他動畫片是幾點幾分開始的;幼兒園上課、下課的時間等,

這些積極的反饋都會讓孩子感到越學越有意思


上述認鐘的每個步驟需要多次重複,確認孩子記住之後,再進行下一步。還可以把每一步分解成,作為家庭的日常遊戲,和寶寶一起邊玩,邊學。


適合兩歲半以上的寶寶


對於孩子來說,她就是在玩各種新鮮有趣的遊戲,但這種玩的環境都是精心準備的。

我的目標是讓玩變成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在玩的過程中孩子能不斷的進步。


寶寶愛自由


教孩子認識鐘錶,無非是讓孩子瞭解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我家女兒在5歲的時候,我和女兒一起做了個手工鐘錶,玩玩時間遊戲,看看時間都去哪兒了。這樣讓女兒瞭解時間的長短,瞭解不同的事情花費的時間是多少,知道自己看電視用了多長時間,寫作業又用了多長時間,慢慢地,女兒就建立起時間觀念了。

那麼,如何讓孩子理解和掌握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時間概念呢?

(1)教孩子認識鐘錶,先讓孩子學會從1數到60,並認識這些數字,這樣學習鐘錶時理解就會更快了。

(2)父母陪孩子一起做個鐘錶,可以做成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孩子參與制作鐘錶,能引起孩子學習鐘錶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嘛。

(3)先從鐘錶的長短針教起:首先,讓孩子觀察時鐘鐘面,告訴孩子時刻不停轉的就是秒針;長針就是分針,表示“分鐘”;短針就是時針,表示“小時”。分針每走一圈,時針就走一個數字。讓孩子一邊看著時鐘,一邊解釋更有效。

(4)讓孩子學習鐘錶,先學整點和半點,孩子更容易理解,也更好記憶,學會了整點和半點,再學其他的就簡單多了。分針指向數字12時就是整點,這時的時針指向哪個數,此時就是幾點鐘。分針指向數字6時就是半點,這時的時針在哪兩個數字之間,取較小的那個數作為時,此時就是幾點半,比如分針指向6,時針在3和4之間取3,讀作三點半。


寶爸育兒說


說一下我家大寶認表的過程吧,他現在五歲半了,平時問他幾點幾分,他都可以準確無誤回答了。當然,我一向認為,孩子學東西租好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理,覺得孩子必須得學多少多少,而是應該寓教於樂,潛移默化中學到需要學習的東西。

最開始,大概是一歲的時候,我要去上班,他粘人,我就指著表告訴他,12點媽媽會回來。慢慢的,他就大體上知道錶針走到什麼時候媽媽會回家了。

再往後,認識了幾個數字,然後就開始數表上的數字。

自然,他就會開始問長針指著幾,短針指著幾,又正好是三歲左右喜歡問問題的時候,我堅持的原則是有問必答,只要是知道的就告訴他答案,至於他記不記得住,那不是我關心的問題。

估計是天長日久吧,後來就發現他認識表了……然後有一短時間他就在家裡畫表,畫很多樣子,考我是幾點,我就告訴他,每天都要玩很多遍。

自然,很多人都有很多辦法教孩子,我這個辦法是見效最慢的,但因為沒有多少期待,反正是小孩子,所以就隨他學多少都好。


輕舞壹語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寫過一篇文章,比較詳細,從幼兒階段到一二年級的時鐘教學方法,希望可以給家長們一些參考。

第一個階段:幼兒階段

幼兒階段我們需要比較具象的讓孩子在感受鍾學習原理和知識,切不可抽象的說“1分鐘=60秒”、“過60分鐘就是一個小時”、“3點就是時針在3分針在12”,這樣會讓孩子一頭霧水,究竟怎麼一步一步來教會孩子呢?下面就手把手教家長輔導第一階段:幼兒;第二階段:一二年級。兩者學習的難度和切入點乃至語言都是不同的。

對象:5-6歲

教具:聯動鍾

聯動的意思是指,紅色分針轉動時,黃色時針是根據紅色轉動的速度自己動的,孩子只需要波動紅色。

聯動鍾教具

第一,明白順時針轉的含義

時鐘旋轉是有規則的,很簡單演示給孩子看,什麼叫做往右邊轉,什麼叫做順時針轉。如果反過來轉就是犯規的,時鐘就會壞掉哦。也就是鐘面上的針只能朝順時針一個方向轉動。也一點不理解的話,孩子只能死板的看幾點,不能領會時鐘是一直在運動的,也無法做出一定的推理,比如7:00再過1小時是幾點。

時鐘只能順時針

第二,只需要分針哥哥和時針爺爺

接下來我們不要總是跟孩子說時針分針秒針,在一開始學習時鐘的時候,只要強調分針和時針就可以了,秒針可以忽略不計。並且我們應當和孩子一起給它們取個名字,分針比較長,想象成腿長的哥哥;時針比較短,想象成年邁的爺爺。那麼順勢就可以推導,分針哥哥走的快,而時針爺爺走的很慢。

分針哥哥快,時針爺爺很慢

第三,哥哥和爺爺走路的規則

這裡就要說道我們的道具:聯動鍾,它有一個特點,就是外圈是有分鐘的具體數字的。我們要演示給孩子看,分針哥哥走一圈,時針爺爺可不是站著不動的,也是慢慢的在走的。也就是哥哥走一圈,爺爺只走一格。

那麼分針哥哥跑了一圈到底有多少呢?他腿很長,他專門指著外圈的數字,我們仔細數1分鐘、2分鐘、3分鐘、4分鐘、5分鐘......原來是一分一分的走,一共走了60分,他走的路都叫做分。爺爺也同時就會從1走到2,走一格。時針爺爺走的慢,個子也沒有哥哥高,所以他專門指著裡面一圈白色的大字,他走的路表示點。特別提示60分走完了1圈,也是下一圈的開始。舉例如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7bc0fdb91564a6bb7f4f1f833c2f140\

妙視界


1. 首先讓孩子瞭解,鐘錶就是代表時間的。

2. 鐘錶是循環的,通過不停的運轉來計量時間。

3. 讓孩子知道鐘錶上表格代表什麼。

4. 讓孩子認識三根指鍾,並瞭解三根指鐘的意義。

5. 讓孩子明白每根指針運轉,所代表的時間,然後計算時間。



育兒寶寶館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因此而被家人傷害的孩子不計其數。

認知時間,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顯現,也是家人科學孩子教育水平的表現,如果你拿過來就教,而且認為孩子應該馬上學會,用單一的學習理解方法,讓孩子學習理解時間的概念,孩子會非常困惑。

就是你在單一教育中方法很巧妙,其實也只是自以為是罷了。根本不懂孩子。

可能很大的孩子仍然不知道幾點是什麼意思,但是,可能孩子很小已經明白時間數字背後的含義。

我想:讓孩子理解數字背後的物理意義,最好要全面理解自然,事物,多多益善,讓孩子大腦有一個大數據的統計,理解。而決不能某天忽然想起來讓孩子學習時間,拿過鐘錶,甚至直接開講上午8點9點,下午5點6點。企圖這樣教育孩子認知時間。

這樣教育孩子其實就是傷害孩子。特別是小一些的孩子,大腦裡還沒有建立物質世界理解的大數據,或許潛意識裡已經知道了,但是認知意識裡從沒有標記過。如一個蘋果,2斤葡萄,3元錢,4米長,5號電池,6升水,白天,黑夜,一天,一夜,上午,下午。讓孩子明白植物生長的規律,四季節律與生物的關係。理解所有物質與識字表達的一一對應關係。並且認知這些數字,文字。

做以上工作,其實是孩子大腦神經的鏈接過程,如果你懂了,讀懂孩子了,你知道你在做什麼,你一定有耐心,你會一步一步驚喜的看到孩子聰明對你的回報。

大腦對世界,自然,人類的認知會有很多臨界點,一旦到了某一時刻,孩子的表現會讓你意想不到。這是一個大腦鏈接的大數據的發展過程。只要教育者有足夠的智慧,讀懂孩子,在適宜的時機,適合的環境與孩子有良好的互動,循序漸進,孩子的認知會突飛猛進。

一定要從多角度認知自然,認知自然社會。自然裡有無盡的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等,就看教育者的理解,就看教育者的智慧了。

快的話從孩子1-2歲開始認真物體,世界,自然,社會。到3歲左右的時候,完全可以清楚的知道時間的概念,當然,也非常理解鐘錶達意思,理解時,分,秒以及鐘錶數字背後表達的時間的意義。理解日月,理解四季,知道時間的邏輯。

如果只是心血來潮,耐心一小會,既不懂孩子,也不懂教育,只是自己認為不就是這幾個數字嗎?從數字字面遊戲來教孩子,教了半天,孩子可能還不懂,或者隔一天又忘記了,埋怨孩子不長記性,這樣會讓孩子和自己都在自討苦吃。所以說,耐心是從讀懂孩子開始的,不懂孩子是不會有耐心的。記住:知道孩子幹什麼,不叫懂孩子

如果是這樣,哪怕你的孩子已經很大了,甚至10左右,仍然可能是那種不可理喻的笨孩子。其實在孩子的潛意識裡,早已知道時間的概念,生活中也把握的很好,但是孩子並沒有已經認知到時間背後的物理意義。家人也從沒有為此引導孩子認知過。

智商其實就是理解世界,認知自然,懂得科學的過程,很多家長自己也稀裡糊塗。

怎麼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呢?

植物知道四季,動物知道黑夜,但是它們不可能認知其背後的時間意義。時間是一種智商表達。

讀懂自然,讀懂孩子,讀懂科學,讀懂教育。


小喇叭教育探索


有這樣一個例子:

媽媽:“寶寶,我們準備吃飯啦。”

寶寶:“媽媽,我再玩5分鐘。”

時間過去了10分鐘,寶寶還在玩。

媽媽:“吃飯了,再不吃菜就涼了。”

寶寶:“5分鐘還沒到呢,我還要玩。”


很多媽媽可能都遇到過以上類似的事情,看起來寶寶已有了時間的概念,但卻不清楚具體的時間是多久,也就沒有時間的觀念,也就不免得會著急。


其實,我們知道,當一個人沒有時間觀念時,他的生活是處於無序的混亂狀態。在寶寶還沒有時間觀念時,他只是被動地聽從父母的安排。做事沒有時間、學習沒有計劃,不利於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

有時間觀念的人,生活是有規律、有計劃的,寶寶也是一樣,認識了鐘錶,對時間的點和長短有了概念,從而在生活中加強時間觀念,做事有序,有計劃。

教孩子認識鐘錶,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

生活中點滴教

日常生活中,利用與寶寶相關的事宜,進行一種“無意識”的講解。比如:7點吃早餐,媽媽應指著鐘錶對孩子說:“你看,現在7點了,是吃早餐的時間。”到了晚上睡前,也用同樣方式跟寶寶說:“現在九點了,我們該上床睡覺了。”進行每天的反覆與提示,讓孩子在循序漸進中,學會看鐘表,認識鐘錶上提示的具體時間。

遊戲式學習

讓孩子認識鐘錶,父母可通過有目的地陪孩子,動手做手工紙面鍾,並在做的過程中,告訴寶寶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紙面鐘有數字1,2,3,4,等等,時針每走一格就是1個小時,分針每走一格是五分鐘,分針走一圈相當於時針的一格等等,一邊講解,一邊動手撥動時針和分針。同時反過來。家長說出數字,讓孩子動手去撥動時針和分針。不僅讓孩子學習到鐘錶知識,也獲取學習的樂取。還可以一邊玩一邊唱兒歌:嘀噠,嘀噠,嘀嘀噠,現在幾點了,現在一點了…..。

講解鐘錶知識

為加深寶寶對鐘錶知識的鞏固,必要時,可把鐘錶拆下來,通過直觀鐘錶的走動,讓孩子瞭解到:鐘錶可以調快慢,但不管快還是慢,都可會導致時間的不準,同時認識到鐘錶走動的原理。也可以讓孩子自主動手去定一個時間,如6點半起床,7點吃早餐,7點半上學等等。讓孩子自己去掌握時間。家長在旁邊監督提醒。久而久之,寶寶就瞭解了時間,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

多認識鐘錶

可帶孩子到鐘錶店,認識各式鐘錶,如日曆表,電子數碼錶,搖擺掛鐘,帶鈴鬧鐘等。通過認識不同的鐘表,來了解鐘錶的計時、報時方式。

鐘錶認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結合生活,能讓孩子更好了認識鐘錶,加強時間觀念。


育兒路上的媽媽


1、先教孩子數5的倍數。5、10、15……一直數到60。
2、學會了數數,父母可以把牆上的鐘表拿下來當道具,不過我們更推薦的是用卡紙+圖釘DIY的鐘表玩具。先來告訴孩子,哪個是時針,哪個是分針,鼓勵孩子自己發現兩者“長相”的不同。從整點開始講起,分針指向12的位置就是幾點整,這個是幾,就要看此時時針所對準的數字。


3、教會認整點了,以後就可以對孩子說:“時針指到12的時候我們就開飯”,甚至告訴他:“週六早晨6點鐘起床太早了。”熟悉時針後再來教他稍有些難度的分針,告訴他這次不是看針所對準的數字,而要從最頂端的數字12開始,順時針5個5個的數過來,如果分針落在了兩個數之間,還要數清到底落在第幾個小格子上。
4、要做一個鐘錶的錶盤模型,要有刻度,有時針和分針。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分針,什麼是時針。
5、告訴孩子錶盤上的每一個小格和每一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區分時、分、秒的概念和差異以及他們之間的等量代換關係。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a6a2189bd9046f78b4d0aeeb2491886\

老馮記錄生活


如何教孩子認識鐘錶!快來學習吧!一學就會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284640e551b4895a7dfbe79479cc3c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