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廣東經濟這麼發達,為什麼電視臺方面卻不如湖南臺,沒有那麼多精彩節目可看?

中山汽車資訊


作為廣東人,告訴你什麼臺都一個樣

[靈光一閃]廣東有三大方言,看電視一般老人小孩,小的不說,老人看本市方言臺,都民生天氣為主,大爺大媽要麼喝茶跳舞了,要麼麻將館去了!年青人還看毛線電視,忙完工作有時間都出去喝酒唱K了,開電視也只是為了電視開著就行!!!

[捂臉]廣東臺不如湖南臺?電視都成擺設了,還臺什麼臺!!!


A醉嘆年華A


這個問題還是讓我,這個廣東第一才女,今日頭條正能量作者兼女主播《品讀人生喜相逢》來回答吧!

第一,廣東經濟發達,這個稅務局知道有納稅就行了,不需要電視臺和觀眾知道,因為廣東人低調不喜歡炫耀。

第二,廣東不講究場面,但是講究實力,只喜歡幹實事,不喜歡造作,因為廣東人永遠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發亮的,沒必要用宣傳的方式去展現自己。

第三,廣東人只在意自己的眼光,從不在乎別人的目光,所以廣東人文明厚道大度,從不喜歡跟別人盲目攀比。

第四,廣東人很少追星,因為廣東人的家庭觀念很濃,只要家庭幸福,其他一切都變得不重要,所以不會把心思放在電視劇本里。

第五,與明星的光環相比下,廣東人更喜歡自娛自樂,一家人大手牽小手營造溫馨畫面,贏得更多羨慕的眼光。

第六,廣東電視臺和廣東人一樣,講究簡單,直接,低調,只報道家常事,而不吹虛藝人亂七八糟的事。


品讀人生喜相逢


語言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是廣東電視臺的技術太落後了,大多數內地明星都不願意過來。

看廣東電視臺,你一看就知道是什麼人種,該黃的黃,該白的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真實美醜。

看外省的電視臺,所有人的面都是面無血色,真不知道是什麼鬼。

古天樂上湖南電視臺,你會以為他漂白了。[捂臉]


口天吳大叔


作為一個地道的廣東人,我對廣東電視臺的節目還真沒多少有興趣,如今幾乎是除了“天氣預報”之外,我真的不怎麼看廣東的電視臺播放的節目。

我喜歡看新聞類、破案類、稀奇類、或者紀錄片類(歷史、自然等等)的,那些社會事曝光類我也喜歡看。所以很久以前我也看看廣東電視臺的《社會縱橫》等節目,但後來這些節目越做越沒水平了,於是我就不再看了。

廣東電視臺也有拍攝過一些本土話氣息比較濃厚的電視劇,只不過那是在很久以前了。比如《公關小姐》、《沙煲兄弟》等等,都是一些講述廣東改革開放的故事。在娛樂和影視資源比較匱乏的改革開放之初的年代裡,這樣的電視劇確實算的上是經典的了。《外來媳婦本地郎》這部電視短劇播放了差不多二十年了,前半段我有追著看,可後來就覺得不怎麼好看了,直到現在只是偶爾的看一看的……

這些年來,廣東電視臺似乎沒有製作出多少能在全國範圍內熱播的電視劇。可以說廣東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幾乎都是買的,而且喜歡與國內的電視臺播放的不同。簡單的來說,國內熱播的電視劇,廣東電視臺經常不湊這股熱鬧。當然了,有些電視劇廣東電視臺率先購買播放權,在廣東臺播放的時候沒見有多火,卻在之後國內一些電視臺播放的時候火了。很多在廣東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題材沒新意。

我最不喜歡的是廣東電視臺的粵語配音。把原本是國語的電視劇配成粵語音,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配音的語調、說話方式、國語與粵語之間的翻譯等等問題非常怪異。原版的電視劇裡日本人說的是日語或者原版電視劇裡日本人說我們的普通話是帶有口腔的。或許這就是原版電視劇的問題了,但廣東電視臺翻譯成粵語的時候也帶著怪里怪氣的粵語發音。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好了,只能說太難看也太難聽了。

廣東的電視臺一打開,想看一看電視劇嘛,對不起,都是抗日神劇。尤其是某個以“影視”為主題的電視臺,自從我開始留意至今,至少兩年多,天天都是抗日神劇。播完一部接一部,一天少則三集,節假日不休。廣東的電視臺有好多個,千篇一律播放抗日神劇,這個臺播放後換個臺又播放,或者配粵語音重播,當然了,有時候會換個臺配粵語音播放。我不知道是不是抗日神劇“生產過剩”呢?還是因為抗日神劇播放權容易搞或者買的相對便宜呢?這些年在廣東的電視臺裡播放的抗日神劇中,那麼批量的殺日本鬼子,被殺的鬼子兵數量都可以繞地球十圈了吧?

廣東電視臺沒有一種主打的類目所以它只能在一個片區生存,而且廣東的電視臺名為廣東卻過多的注重珠江三角形的那些事,他們似乎忘記了廣東除了粵語生活圈還有客家話生活圈、潮汕話生活圈以及我們的學老話生活圈。這麼說吧,我們的學老話算是少數物種吧,但客家話和潮汕話人有很多,地方也很大哦,潮汕地區都有三個市(潮州、汕頭和揭陽)人口也不少,客家話地區更多啦,怎麼也不多關照關照?所以廣東的電視臺,我敢說在粵語圈以外的地區,沒有那麼受重視,這算得上是廣東電視臺的一個弊端吧。

最後,總結一下,廣東電視臺做不成湖南臺那麼有全國性市場是源於它本身的,沒有主打的類目,做不熱。錢倒是不缺的,廣東有錢,只是節目做的挺散的。


升級版大叔


8、90年代的廣東電視臺是領跑全國的,引進好多外國和港奧電視劇。珠江臺的省港歌手大賽和後來的省港滬大賽,娛樂節目遙遙領先。印象最深刻的是巴西的《女奴》,還有更早的《姿三四郎》,港劇《大地恩情》、《霍元甲》等,新加坡的《霧鎖南洋》等等!


丹阿南


不明白怎麼會說廣東電視比湖南電視差,依據是什麼?湖南臺的觀眾都是一些不想用腦子想問題的人多,真正有內涵有文化層度的有幾個人看;看看湖南臺的節目,除了低俗和稀里嘩啦看完之後就不知道是什麼樣有意思,有過什麼深層次的評論節目嗎?看看廣東臺很多對國際社會和民生方面的報道,那是湖南臺能比的嗎?


lanhuiping


不管什麼原因,起碼能守住底線,不像湖南臺那樣誤導孩子!不優秀也不做壞孩子!作為一個從小看廣東衛視的廣西人,希望廣東衛視能多挖掘一些本土節目,把廣東優秀文化傳承下去。想聽廣東話,想聽粵劇,想吃粵菜,想看廣東包租婆!廣東人有許多優秀傳統,在改革開放中也有許多大人物,小人物湧現,挖掘出來,大把觀眾,順路推廣粵語!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建國


主要是語言的問題,廣東的電視欄目都以粵語為主,所以造成了侷限性,外地人一打開電視機,一看講的是粵語馬上轉檯,所以廣東電視臺的收視率主要以珠三角地區為主。如果廣東電視臺都是以粵語為主的話永遠都搞不過別的臺,這跟經濟發達不發達關係不大。


手機用戶61179533029


說湖南臺的電視節目比廣東電視臺的節目精彩的人,都不是兩廣人。廣東人看電視除了香港兩個電視臺之外,收看的都是廣東電視臺,外省的電視臺幾乎沒人收看。相反,外省的人很少收看廣東電視臺,因為聽不懂廣東話。


討厭一切的虛偽


廣東經濟這麼發達,為什麼電視臺方面卻不如湖南臺,沒有那麼多精彩節目可看?精彩節目與領導團隊的積極向上精神有關,與領導的追求完美有關,與好的領導班子有關。

我覺得要搞好一個節目,前提是有人才隊伍,比如湖南臺的娛樂節目收視率很高,這個問題,與人才隊伍的優中選優有關係。

做好了節目,廣告費不會少你的,大公司小公司A公司B公司都要你去做宣傳,你的收入也增加了。

收入增加了,有錢了,就可以買最好的電影電視劇,這樣收視率又提高了。

想想,廣東的媒體不少,但是沒有湖南臺的精品綜藝節目,廣東媒體的領導班子與湖南臺有差距,因此,廣東媒體要超湖南臺還是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