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著名音樂家劫夫都創作了哪些流傳至今的歌曲?怎樣評價他的才華?

雲緋


李劫夫,原名李雲龍,吉林省人。早在1937年就投身革命,建國後曾任瀋陽音樂學院院長,遼寧省文聯副主席。李劫夫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人們稱他和生茂是我國高產作曲家,一點不為過。他一生創作歌曲有2000多首,深得人民喜愛!他為毛主席詩詞和毛主席語錄譜寫的歌曲,也深受歌者歡迎!《農友歌》《美麗的哈瓦那》,《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歌唱二小放牛郎》,《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等曲調優美深入人心!一曲《我們走在大路上》,以激勵人民永遠前進,並帶有復唱式的歌詞,配以進行速度,豪邁而明亮的C大調,唱起來令人精神煥發鬥志昂揚!"我們的道路多麼寬廣,我們的前程無比輝煌,我們獻身壯麗事業,無限幸福無上榮光。向前進……1“〇他為毛主席詩詞譜的曲,韻味十足!《憶秦娥:婁山關》《蝶戀花答李淑一》《浪淘沙北戴河》《西江月井岡山》《採桑子重陽》《卜算子詠梅》《沁園春長沙》《送瘟神二首》等皆膾炙人口!特別是為《沁園春雪》譜的曲!以高亢明亮的六聲宮調式,抒發了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激情,令人心潮澎湃!!。凡就讀於瀋陽音樂學院的學子,無不讚賞李劫夫的才華!我們永遠懷念著名作曲家李劫夫同志!


張永科38


劫夫,紅色音樂作曲家,教育家。他是一位1937年就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抗日干部,先後擔任冀東軍區文工團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九縱隊文工團長、魯迅藝術學院音樂工作團副團長,瀋陽音樂學院院長、遼寧省文聯副主席等職。他對美術、戲劇、文學都有很高的造詣,尤其在歌曲創作方面,他創作的作品數量及質量都堪稱一流。他在中國樂壇可謂是天才,他的歌曲朗朗上口,振奮人心,甚至讓大眾永生難忘,影響和激勵著幾代人。劫夫曾經說過‘我覺得一個革命的文藝工作者,具有一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非常必要的,假如我的歌曲不去表現他們,不能對他們壯麗的事業起一點作用,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他一生創作2000餘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從抗戰期間到建國後各個時期,他創作了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藝術性極高的大量作品。他將人民置於心中,用他自己的話就是“永遠服務於工農兵”。他的作品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他是人民的知音。他的創作激情來源於人民。他的代表作《我們走在大路上》《革命者永遠是年輕》《歌唱二小放牛郎》《祝福毛主席萬壽無疆》《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等做為經典紅色記憶,他的歌曲至今廣為流傳,億萬人民人人會唱,影響巨大。
劫夫,懷著對偉大領袖的深厚感情,為毛主席多首詩詞譜寫歌曲《七絕·為女民兵題照》《蝶戀花答·李淑一》《沁園春·雪》《卜算子·詠梅》《憶秦娥·婁山關》《採桑子·重陽》《送瘟神》體現了劫夫對主席詩詞的深刻理解和完美詮釋。歌曲氣勢磅礴,震憾人心,那一時期,劫夫還創作了大量語錄歌,他的音樂創作達到了巔峰。
1976年12月17日,劫夫因心臟病突發離世,終年63歲。
1994年4月1日,在瀋陽回龍崗公墓,遼寧文藝界人士以及各界群眾自發組織劫夫骨灰安放儀式,人民日報還刊發了新華社記者的採訪文章《深深的懷念》,‘人民送英靈,英靈垂千古’表達了人民群眾對人民音樂家劫夫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2011年春天,為紀念中國近現代著名詞曲作家李劫夫而舉辦的‘放懷長天’劫夫作品音樂會,在北京世紀劇院舉行,劫夫的三位女兒聯袂登場,李青擔任鋼琴演奏,李丹丹擔任製作人和導演,李迢迢擔當領唱。總政著名歌唱家雷佳演唱了劫夫的作品《答友人》,把現場近千名觀眾帶回到了紅色的年代。
2011年10月29日,《劫夫作品音樂會》在美國舊金山隆重上演,曾有音樂家這樣評價他‘劫夫是本世紀中國最傑出的音樂家之一,他的眾多的優秀作品,連同他的名字,都已成為共和國以及千百萬人永遠難忘的紀念和永久矗立的豐碑。’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雲緋


敬愛的毛主席,我們心中的紅太陽。

經歷過文革歲月的中國父老鄉親,幾乎人人都會唱紅歌,跳忠舞。在那苦難而又迷濛的年代,家家戶戶吃的都是清湯寡水,穿的白衣灰布,但唯一開心的就是那一首首激昂的紅歌,伴隨著那個年代人的快樂時光,李劫夫幾乎成了那個年代的代名詞。從《祝福毛主席萬壽無疆》到《我們走在大路上》;從《歌唱二小放牛郎》到《大海航行靠舵手》等等,他一生創作了二幹多首歌曲,許多至今仍在傳唱,他的功績讓當年的百姓不再孤獨,至少有激情的音樂在陪伴,或許一些歌曲的內容很苦澀,甚至帶有政治傾向,但老百姓認可的是動聽的旋律和樸素的歌詞,從《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傳唱上,前無古人超越。我們無法評論他是文革年代的犧牲品,但不可否讓他的精湛作曲才華,他如同作家浩然那樣,同樣是那個特殊年代作品最多的一位藝術家,值得我們尊敬和懷念,這就是他的偉大。





蘇哥靚


劫夫曾任東北音樂專科學校校長,瀋陽音樂學院院長,李劫夫有廣泛的文藝才能,對美術、文學、戲劇都有較高的造詣,其突出的藝術成就表現在歌曲創作方面。他以民間分節歌形式寫作的許多敘事歌曲,如《歌唱二小放牛郎》、《王禾小唱》和《忘不了》等,生動地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的鬥爭。

我們熟知的歌曲《我們走在大路上》熱情洋溢、豪邁樂觀,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他為毛澤東詩詞譜寫的歌曲,如《蝶戀花·答李淑一》、《沁園春·雪》、《七律二首·送瘟神》和《浪淘沙·北戴河》等,成功地體現了時代性與民族性的結合,或氣勢雄偉,或委婉細膩,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1964年由春風文藝出版社編輯出版了《劫夫歌曲選》,其中收入了他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歌曲作品205首。


老g3231676013


劫夫原名李雲龍,文革年代他最紅。

稱為紅色音樂家,此稱全國僅有他。

我們走在大路上,歌聲飛揚情激盪。

文革紅歌最難忘,幾乎人人都會唱。

歌唱二小放牛郎,英雄美名天下揚。

革命人永遠年輕,熱情洋溢鼓人心。

有強烈時代氣息,歌豪邁有感召力。

主席語錄天天讀,沒有一個人不熟。

詩詞更是天下聞,大部譜曲他完成。

創作了兩千首歌,曲調動聽廣傳播。


趙油詩


劫夫,即力劫夫,原名李雲龍,曾用名李捷夫。1913年11月17出生于吉林省家安縣。1976年12月17日病逝於瀋陽。

他為《毛澤東語錄》寫下了大量的“語錄歌”。他不單是“毛主席語錄歌”的創始人,他還為毛澤東公開發表的素有詩詞都譜了曲,讓毛澤東的詩詞,成了可歌可唱的流行作品,並被廣為傳唱。

流傳至今的歌曲有:

《歌唱二小放牛郎》\n

{!-- PGC_VIDEO:{"hash_id": 1238316802196880972,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387586072959779330, "media_id": 4479757913, "neardup_id": 8164038521753344970, "vname": "\\u5496\\u5561\\u4e66\\u5c4b_02.mp4\

樂器空間


音樂家李劫夫老師是延安培養出來的黨的文藝戰士,是引領時代革命旋律的音樂家,是謳歌革命洪流的作曲家,是歌頌民族英雄、譜寫英雄頌歌的革命文藝工作者,是培養共和國繼往開來音樂接班人的音樂教育家!他從延安走來,迎著抗日的炮火,為著祖國的解放,他一路高歌,走完自己壯美的人生!向劫夫老師致敬!


碧洞散人


劫夫是難得的音樂天才。如果不是受四人幫牽連,儘管已平反。我們走在大路上這首歌至今唱起來,也是激動人心!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蘇聯修正主義對我國施壓,美帝又封鎖我們,帝修反對我國封殺,那時候我們經常唱這首歌,鼓舞人心!有別樣的感受。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其生命力依然強勁!李劫夫,人民的音樂家!


賀孝先


李劫夫,筆名劫夫,畢業於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曾任瀋陽音樂學院院長。劫夫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一生曾創作二幹餘首歌曲,經典的有《我們走在大路上》、《歌唱二小放牛郎》、《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等等及大量的毛主席詩詞歌曲。劫夫與其它作曲家不同點在於他是一位詞、曲俱佳的音樂家,他的經典歌曲基本上都是自己作詞作曲的,可以講劫夫是一位全面的音樂家。


老石展


曾經有本《劫夫歌曲選》,可惜丟了。他的一些戰友喜歡王洛賓,但也掛念李劫夫,他看到這本歌曲選很激動……。轉眼都去了。人無完人金無赤,歷史就是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