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睡前堅持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能培養高情商

我家寶寶練習寫字時,寫著寫著,眼睛飄向了窗外,看著天上的白雲發呆。

我很生氣的批評他不專心,我兒子就一臉無辜地說:“我的眼睛生病了!”

我問:“眼睛什麼病?為什麼我不知道?”

兒子說:“斜視病,突然得的!”

我:……(無語)(生氣)

睡前堅持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能培養高情商


現在因疫情影響,很多孩子不得不在家上課學習,除了好好做功課以外,我還打算讓我兒子練練字,畢竟字如其人,但是練習了幾天,我發現他開始“望天”了,寫著寫著就不專心了,不知道小腦瓜在打什麼算盤。

經常有爸媽留言說,他們家的孩子很容易分心,專注力不好。比如前一秒還在專心玩積木玩具,一轉眼就玩起了腳踏車;比如專心畫畫,冷不防就吃起了零食;又比如專心練琴時,一不留神就坐到了地上玩過家家玩具……

睡前堅持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能培養高情商

為什麼小朋友的專注力如此差?除了跟大腦發育未夠完善的原因有關外,很多家庭日常養育孩子的細節也有問題,比如孩子過多地看電視。並且,從科學的角度,幼齡孩子想提高專注力也是有辦法的,其中最簡單的是每晚睡前花半小時親子閱讀,這也是常常被無數父母忽視的“小事”。

為什麼小孩子的專注力會這麼差?

其實孩子專注力差,有一部分原因是大腦發育不完全,但是更大的原因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比如父母驕縱孩子,學一會兒玩一會兒。

睡前堅持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能培養高情商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關於大腦發育的分析研究,這項研究表明,人的大腦中一般有兩種“波”,一種和催眠有關,另一種就和專注力有關,就拿孩子看電視舉個例子,他們看電視的時間越長,大腦中和催眠有關的“波”就越強,和專注力有關的“波”就越弱,也就是說,大腦活力被大大削減,注意力和思考能力明顯下降。

有數據表明,60%以上的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為1小時以上,部分孩子甚至達到了每天3小時,毫無疑問這是有害的。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人的大腦有兩種波,一種叫阿法波(alpha waves),跟催眠有關;一種叫貝塔波(beta waves),與理性思考和專注有關

睡前堅持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能培養高情商

▲睡前儘量別看電視,而是做這件事

那怎麼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耶魯大學的兒童專家給出了建議:

孩子們在學習和閱讀習慣還沒養成之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電視為妙。

睡前堅持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能培養高情商

圖圖媽媽還想告訴各位父母,睡前經常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一天比一天聰明,各位父母要牢記!

提升孩子專注力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是每天在孩子睡前花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進行親子閱讀,這就是常常被父母們忽視的“小事”。

親子閱讀為什麼能提升專注力?

跟看電視相比,孩子睡前親子共讀,卻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和自制力

早在幾年之前,日本的一個兒童專家就和同事有過一項研究,結果發現,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孩子大腦前額的葉部位會得到刺激。

睡前堅持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能培養高情商

所以說,如果進行長期的親子閱讀,孩子會很好的提高專注能力,而且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會比同齡孩子強,在這種知識的不斷支撐下,他們也會一天比一天更聰明。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普遍情況則是父母在給孩子講述故事的時候,僅僅是將書本中的情節重複閱讀一遍,並沒有讓孩子深度理解,更沒有引發他們獨立的思考,不僅沒有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還會導致孩子厭煩、犯困的情緒。

教育心理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Keith E.Stanovich)提出來的,他在研究中發現,那些越早養成閱讀興趣的孩子,不僅未來的閱讀量成倍量增長,他們知識的積累也超越同齡人,達到了“小時候閱讀多,長大閱讀更多”的知識積累效應,將有益於孩子未來的成長和成就。

睡前堅持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能培養高情商

如何提高親子閱讀的質量?

圖圖媽媽要提醒各位父母,提高閱讀質量的方式並不是他們讀了多少本書,而是通過閱讀,能夠鍛鍊自己的思維,這裡給各位父母2點提高閱讀質量的建議。

(1)豐富的互動

我們在平時看故事的時候,也都喜歡生動的表現形式,孩子也一樣,所以在閱讀的時候,需要和孩子進行肢體上的互動,更要巧妙的運用不同的語氣。

在閱讀的時候要適當的停頓,和孩子進行互動,比如對故事中的情節進行小小的提問,提高孩子的參與度和觀察能力。

睡前堅持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能培養高情商

(2)讓孩子總結故事,說讀後感

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是有教育意義的,所以各位父母給孩子讀完故事之後不要著急結束,要讓孩子總結故事,並且說出讀後感。

家長們還可以引導孩子,對故事進行總結,比如問問孩子這個故事具體講述了什麼,在最初的時候,孩子可能只會根據記憶力將故事複述一遍,家長們不要著急催促,可以和他們一起回顧。

睡前堅持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能培養高情商

教育心理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Keith E.Stanovich)提出來的,他在研究中發現,那些越早養成閱讀興趣的孩子,不僅未來的閱讀量成倍量增長,他們知識的積累也超越同齡人,達到了“小時候閱讀多,長大閱讀更多”的知識積累效應,將有益於孩子未來的成長和成就

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總結能力,還會引發他們的思考,從中學到一些生活中的小哲理。

孩子多大可以進行親子閱讀?

3歲前孩子的海馬體形成的是短期記憶,3歲後才會形成長期記憶,而且有研究證明<strong>3-6歲是孩子智力發展的高峰期,這時進行親子閱讀效率最高。圖圖也是在<strong>3歲時堅持每天晚上讀繪本<strong>《幼兒情商啟蒙繪本》是重複閱讀率最高的

睡前堅持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能培養高情商

這套因為圖片的畫風有不一樣的精美,故事也更貼近孩子生活,也受到了孩子的喜愛。有時她跟其它小朋友遇到了什麼問題、矛盾,晚上我跟他溝通時,就會通過這套繪本讀給孩子聽,幫孩子找到解決方法,對養成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家裡有3-6歲的小朋友,也可以試試這套繪本。

睡前堅持對孩子做這件“小事”,不僅專注力強,還能培養高情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