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你戴的是哪一种

现在全中国人只要出门基本上都戴着口罩,对于这个我们每时每刻与之“亲吻”的东西,你知道的有多少?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你会不会傻傻的分不清?什么情况下用哪种口罩,你是否清楚?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司发布的《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里面,对不同人群选择何种类型口罩作出详细的指引,如下表所示: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你戴的是哪一种

在该指引里,把人群分为五类,即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风险度不同的人群,推荐使用的口罩类型是不一样的,比如属于高风险的医护人员,一般根据推荐用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或防护面具,而不能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而对于中等风险~低风险人员,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即可。

可见,不同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和级别是不一样的。不同风险度的人员选择合适匹配的口罩很重要,如果所选口罩不对,就起不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如果选用级别过高的口罩,比如低风险人员也一窝蜂戴医用防护口罩,就会过度占用资源,导致医护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防护。我们简单说一下常用这几种口罩:

1.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你戴的是哪一种

这种口罩执行的国家标准YY/T 0969,其中最核心的指标是细菌过滤效率,即规定流量下,口罩材料对含菌悬浮粒子滤除的百分数。在这个国家标准里,对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要求不小于95%。也就是说,在规定的测试流量下,这种类型口罩能把95%以上的细菌拒之门外。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你戴的是哪一种

对于较低风险人员,比如在校学生、前往医用就诊人员、室内环境工作的员工等,选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就行了。

2.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执行的是国标YY0469-2011,它的防护作用比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高一些,细菌过滤效率也要求不小于95%,在此基础上,它多了一个指标——“合成血液穿透”,要求2毫升血液以16.0kPa压力喷向口罩外侧后,口罩内侧不应出现血液渗透。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你戴的是哪一种

为什么叫医用外科口罩?因为在医学外科操作中,有出现血液飞溅的可能性,在此场景下,口罩必须要有防止飞溅血液渗透通过的能力。这种能力,医用外科口罩有,一次性医用口罩则不具备。

如图所示,中等风险人员,如普通门诊、病房工作医护人员以及警察保安快递等,推荐使用医用外科口罩。

3.颗粒物防护口罩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你戴的是哪一种

这类型口罩执行标准为GB 2626-2006,在这里,颗粒物指的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的颗粒状物质,如粉尘、烟、雾及微生物。这个概念就很广,包括雾霾PM2.5、咳嗽打喷嚏引起的飞沫、病菌等,这种口罩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因此,较高风险人员都推荐使用这种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规定,儿童口罩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 KN95,也就是说儿童口罩属于颗粒物防护口罩,家长给孩子买口罩时要特别注意,只有符合这个国家标准的才是合格的儿童口罩。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你戴的是哪一种

4.医用防护口罩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你戴的是哪一种

这种口罩属于专业防护口罩,一般用于高风险的医护人员,执行国标GB 19083-2010,防护效果不言而喻,具体的性能指标在此不再赘述。我们常说的N95口罩参照的是美国的标准,符合国标 GB 19083-2010的医用防护口罩,其实效果跟N95口罩是相当的。

建议大家买回口罩后,都看看说明书上的执行标准是什么,基本上所有口罩都属于上述四类口罩之一。然后再对照本文第一张图片,看一下所用口罩是否符合自己所处在风险度级别或场景。对于普通群众,当我们必须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比如超市商场、车站、医院等,用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口罩就行了,没有必要盲目追求性能更专业化的高级别口罩。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你戴的是哪一种

记住,只有选对并用对口罩,口罩才能发挥应有的防护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