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凶”可能是牙齒

牙齒是我們人類非常重要的器官,不過很多家長並不重視小寶寶的牙齒健康問題。這裡面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數家長認為,

孩子的乳牙到時候還會換掉,等恆牙長出來再保護也不遲。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兜媽就帶大家來探究一下寶寶的牙齒健康問題。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兇”可能是牙齒

一、寶寶牙齒的生長時間表

我們先來看一下寶寶牙齒的生長時間。

一般寶寶會在4-6個月的時候萌發一顆乳牙。

從第一顆牙到所有乳牙長齊大概要花兩年到三年的時間,大多數寶寶2歲半-3歲,所有的乳牙就會全部長齊。

乳牙會伴隨孩子6-10年的時間,上小學左右,寶寶的乳牙就會逐漸脫落,然後長出恆牙。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兇”可能是牙齒

不重視牙齒健康,會出現哪些問題?

首先最普遍問題的就是齲齒了。齲齒也稱蛀牙,是指堅硬的牙齒表面出現了永久性損傷,有時還伴隨著發黑等現象。

這主要是因為牙齒口腔細菌、寄生蟲、病毒等導致的。

其次就是牙齦問題,牙齦會紅腫出血,也就是牙齦炎。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兇”可能是牙齒

二、為什麼要重視寶寶的牙齒健康

1、牙齒不好影響營養吸收

很多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因為用牙習慣不好就患上了齲齒,導致牙齒變黑,有的時候牙齒會被腐蝕,導致牙齒缺失,變得不完整。

因為牙齒缺失,在吃飯的時候,孩子就容易對食物咀嚼不充分,從而導致營養不好吸收,長遠來看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發育。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兇”可能是牙齒

2、牙齒不好影響美觀

齲齒有一個特點,一個牙齒壞掉,還會影響到別的牙齒,讓健康的牙齒變成齲齒。我看過一位孩子,她的上排牙都是齲齒,張大嘴巴確實不太美觀。

還有的寶寶因為只有一側牙是健康的,平時就用健康的一側牙咀嚼食物,久而久之,導致兩側頜骨發育會不對稱,對面部容貌也是有影響的。

時間長了,這些容貌上的影響,會導致有的寶寶產生自卑情緒,這可能會成為伴隨孩子一生的心理陰影。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兇”可能是牙齒

3、牙齒不好影響語言發育

寶寶的牙齒髮育期和語言發育期是重合的,有些寶寶患上齲齒後,因為牙齒漏風,會導致說話不清楚,時間一長就影響了他的語言發育。

所以,你的孩子如果講話不清楚,也要觀察觀察他的牙齒哦。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兇”可能是牙齒

4、牙齒不好影響恆牙發育

很多家長以為乳牙和恆牙是相互不影響的,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乳牙一旦患上齲齒,齲洞越來越大,直接會影響牙床的健康,我們知道恆牙和乳牙是共用一個牙床的。有的齲齒的牙根受到感染後,還會導致恆牙胚的壞死。

另外恆牙和乳牙在某段時候是重疊生長和脫落的,有的齲齒乳牙,還會影響恆牙,把恆牙也“傳染”成齲齒了。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兇”可能是牙齒

三、如何保護寶寶的牙齒健康

那父母該如何保護孩子牙齒健康呢?5個方面供媽媽們參考。

1、刷牙習慣要趁早

眾所周知,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刷牙都是保護牙齒的最佳手段。

兒童口腔科醫生說,45%的孩子患上牙病,都是由於不好好刷牙導致的。

那寶寶應該何時養成刷牙的習慣呢?

答案就是當寶寶萌發第一顆乳牙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刷牙了。

因為越早給寶寶刷牙,寶寶對刷牙這個動作的接受度就越高,不會出現長大了拒絕刷牙的情況。

家長們要給小寶寶準備軟毛的牙刷,搭配嬰幼兒專用牙膏,輕輕地刷牙,並按摩牙床。

每天要刷兩次, 早上一次,晚上一次。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兇”可能是牙齒

2、定時看牙醫

寶寶其實是需要定時看牙醫的,就和我們大人要定時體檢一樣。

兒童口腔科醫生建議家長,每半年就要帶孩子去看一次牙醫,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則需要立即帶孩子看牙醫。

1)牙齒變黑

牙齒變黑說明孩子可能患上齲齒。如果孩子的牙齒有發黑的現象,家長可以拿著一根牙籤,然後探探孩子的齲洞,如果牙籤被卡住,那說明孩子的牙齒已經有了齲洞,要及時就醫。

2)牙齒有缺失

有時候孩子玩耍時會磕著碰著,如果嘴角出血,一定要及時查看孩子的牙齒,有沒有脫落或者缺失,如果有也一定要及時求助醫生。

3)牙齦出血

兜媽小時候牙齦就老是出血,去看了醫生才知道,兜媽患上了牙周炎。所以,孩子刷牙時,牙齦出血一定要重視,要及時帶孩子看醫生。

牙周炎會引起牙痛,及時求助醫生,讓孩子少受苦。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兇”可能是牙齒

3、飯後漱口少不了

除了刷牙,每頓飯飯後都要漱口。

因為吃飯的時候食物殘渣會滯留在牙縫裡,特別是小寶寶牙縫會比成年人大,更容易殘留一些食物殘渣。

吃完飯記得,讓孩子喝喝水漱漱口,養成好習慣。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兇”可能是牙齒

4、睡前別吃這些食物

我們都知道睡覺前、刷牙後不能吃零食,不能吃甜食。

其實還有一個方面各位家長應該引起重視:

小寶寶喝奶瓶容易引起奶瓶齲,所以兒童口腔醫生建議孩子一歲以後就不要用奶瓶喝奶了,可以用吸管杯,或者鍛鍊孩子用敞口杯。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兇”可能是牙齒

5、別總吃“吃軟飯”

很多家長因為心疼孩子,會總給孩子吃一些糊狀、泥狀的食物,這種食物不用咀嚼,長久以往導致寶寶的牙床受不到刺激,發育緩慢

有的孩子在換牙的時候會出現雙排牙的情況,就是乳牙還沒有掉,恆牙就長出來了,兩顆牙一前一後長著,形成雙排的現象。

寶寶口齒不清,長得不好看,兒科醫生:“真兇”可能是牙齒

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是因為寶寶平時吃的食物太精細,其實可以適當給寶寶吃堅硬一些的食物。

當然,如果出現雙排牙也不要著急,及時求助醫生就可以了。

好了,今天講了很多關於牙齒的知識,希望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寶寶的牙齒健康問題。

牙齒要跟隨孩子一輩子,有時還會影響寶寶的容貌、心理和語言發育,我們千萬不可馬虎大意哦!


我是兜媽,是一位母嬰作者,也是一個小寶寶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想獲取更多母嬰知識,就勞煩各位小手關注一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