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頂級流量”一詞是娛樂圈裡人氣最火、最具影響力的代名詞,在這些明星裡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李易峰了。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2018年,李易峰主演的電影《動物世界》廣受好評。片中李易峰“小丑”形象的出色演繹讓許多人摘下了對李易峰“演技呆滯,面癱無神”的有色眼鏡。


隨後,李易峰在2019年裡並沒有趁熱打鐵拿出新的作品見面,這讓粉絲觀眾陷入了苦苦等待。


今年2月,李易峰終於帶著全新的電視劇《我在北京等你》重新走進大眾視野。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對於李易峰的迴歸,大家有多期待?恐怕這組數字說明了一切。


《我在北京等你》官宣開播,兩條微博累計轉發量60+萬,回覆量將近20萬,點贊60+萬...


評論區裡對李易峰的“迴歸”簡直炸開了鍋,反套用馮鞏的那句經典臺詞:你讓我們想死了。


據介紹,《我在北京等你》是一部圍繞著當代年輕人感情生活工作的熱血勵志劇,故事線包含兩條,一個是異國他鄉的國外,一個是本國本土的北京。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目前該劇在豆瓣上還未放出評分,但從觀眾目前的反饋來看,《我在北京等你》的口碑存在較大的“危機感”。


在當下這個全民復工復產的特殊節點,《我在北京等你》的劇名有著更為深刻的含義,可以說這是屬於它的“天然流量”。


作為愛情故事,自然少不了男女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愛情瓜葛。在一口氣看完七集後,我覺得這已經不是瓜葛這麼簡單了。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有一說一,本劇的女性角色在人設上真的讓人一言難盡。


江疏影在劇中飾演女一號盛夏,一個從小就懷揣設計師夢想的才女。為了更好的追求夢想,她隻身一人前往異國他鄉,獨自面對未知挑戰的勇氣和毅力讓人欽佩。


工作狀態的她是個拼命三郎,生活狀態的她讓人看了來氣。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感謝編劇,盛夏被打造成“一見鍾情”的人設。


作為涉世不深的小女生,一個人獨闖異國,當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了所有女生夢寐以求的白馬王子,恰巧對方也對自己一見傾心,一來二去兩個人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情侶。


然而編劇並沒有打算故事這樣平穩的進行下去,一見鍾情的兩個人之間隱藏著不為外人知的“矛盾”。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盛夏與申凱曾經立下誓言,如果兩人相處三年感情依然穩定就決定結婚。眼看三年將至,申凱如期準備好戒指,打算當面向盛夏求婚,但是對方卻故意鬧了個“笑話”。


記得劇中盛夏曾說過類似“談戀愛和結婚是不同的”的話,她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戀愛層面,和所有情侶一樣,盛夏讓對方絲毫感覺不到感情上有任何的不確定因素。


但是一旦關係從戀愛上升到談婚論嫁,她的這種“恐婚、無安全感”情緒便跳出來搗亂,儼然一副談談戀愛可以,結婚就算了吧的狀態。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對於這種戀愛原則,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理解的,不過接下來這場“一見鍾情”在我看來怎麼也洗不白了。


盛夏與徐天的見面充滿了戲劇性,在這種不可思議的基礎上爆發了更大的不可思議。


病房這場戲見證了男女主關係的轉變,同時也預示著男二悲慘遭遇的開始。彷彿小鹿亂撞的盛夏被躺在病床上的李易峰“強吻”,怎麼看都像極了那句話:一個巴掌拍不響。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此刻我不知道盛夏有沒有想到那個談了三年的霸道總裁男主,她這種做法無疑是對還是男朋友身份的申凱的最大傷害。


不愛了可以名正言順的攤牌,何必要這樣“享受”腳踏兩隻船帶來的雙份溫柔呢?


想必看到這裡肯定有些人會說,這是盛夏頭一次遇到這種事,所以整個人被“嚇到配合”,那麼接下來的劇情真是硬生生的打臉。


經歷了這件事後,盛夏對男朋友申凱的態度似乎發生了微妙的轉變,感謝她的猶豫、不確定,讓他們兩個人仍然保持著情侶關係,就這樣盛夏正式開始遊走於兩個男人之間。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盛夏用生命詮釋了什麼是"不主動不拒絕",一方面繼續接受男友的愛心關懷,一方面和徐天打情罵俏。


所以你覺得應該用什麼詞語形容盛夏的人設?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蔣夢婕這次飾演了盛夏的閨蜜賈小朵,相比於盛夏的猶豫不決,我更喜歡賈小朵的目的明確。


同樣是一個人身處異國他鄉,賈小朵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看到盛夏找到了萬里挑一的高富帥男朋友後,她的內心是羨慕不已的。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身為朋友,賈小朵多次化身情感專家幫盛夏出謀劃策,全力幫助閨蜜維護好這來之不易的感情,從這點上來說賈小朵是個負責任的閨蜜。


防火防盜防閨蜜,相處久了自然什麼都有可能。


最好的閨蜜有時候也是最大的“敵人”,同樣是為了夢想拼搏的兩個人,看著盛夏找到了這麼完美的男朋友,而自己卻始終在愛情的走廊裡徘徊,難免產生落差感。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可以看出劇中的賈小朵對閨蜜的男朋友是存在一定“感覺”的,只不過這個男友對盛夏堅定不移的感情令她“難以下手”,只能將將這份感覺埋藏在心裡。(這麼優秀的男人哪個女孩子能不動心呢)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除此之外,賈小朵十分喜歡粉色系的衣服,無形中“暴露”了她少女心的體質——在愛情之路上對真命天子的無限憧憬。


以為接觸過三次就是緣分就是愛情,以為與陌生帥哥的約會就能夠成就一段美滿的愛情,用“單純”的心思追求愛情,賈小朵恐怕要嚐到跌倒的滋味。


(關於賈小朵與外國帥哥,我更傾向於她在泡仔,這信息量就大了...)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何杜娟飾演的賽琳娜在劇中開了一個小酒吧,憑藉著自己的姿色招攬了不少生意,也積累了不少異性愛慕者。


根據編劇的設定賽琳娜是一種“身在淤泥中而不染”的性情中人,她對同是中國人的徐天抱有好感,對外宣稱他是自己的男朋友,但這裡面觀眾可能感受到更多的是愛情以外的味道。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聊完了“一言難盡”的女性角色,終於可以聊一聊《我在北京等你》的男神天團了。


毫無疑問李易峰是本劇收視率最大的貢獻者,他飾演的徐天是個生活在底層社會的普通律師,最大的特點是有愛心,情商高,會撩人。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徐天與盛夏的邂逅源於一次不折不扣的意外,因為這場意外徐天失去記憶,誤把對方認成“女朋友”,由此開啟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為了幫助徐天找回記憶,盛夏帶領徐天故地重遊,沒想到這種方法卻機緣巧合地增加了兩人的情感。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徐天真的太會撩人了,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是撩人的戲碼,這也難怪擁有“一見鍾情”體制的盛夏對他難以抗拒。


基於前面對編劇的瞭解,感覺徐天這個角色不會只是“失憶”搶人女朋友這麼簡單,果不其然後面的劇情越來越巧。


作為一名律師,法庭辯護是徐天難得的機會,這能為他爭得知名度,進而在職業道路上走得更遠。誰也沒想到,一切計劃竟被一張小小的內存卡改變了。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別問內存卡怎麼會掉,撿起來就對了。看完了內存卡里的信息,徐天找回了這兩天他與盛夏的回憶,於是在奇妙的化學作用下他放棄了為自己辯護,成全了這段簡短的回憶。


可見編劇是多麼喜歡一見鍾情的設定,盛夏如此,徐天亦是如此。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胡宇威飾演的申凱也是個“不按套路”出牌的角色。


高富帥的申凱擁有萬千少女心中白馬王子的形象——溫柔體貼,感情專一。


沒辦法,申凱也是一見鍾情的“犧牲品”,第一次見面就已經認定盛夏為未來的老婆,且在這段感情裡始終如一,屬實難得。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我從不去質疑申凱對盛夏的真感情,這是所有人看在眼裡的。


為了盛夏,他願意付錢給一個從未謀面的“騙子”;為了盛夏,他不惜親手毀掉對方的事業,為的只是她能夠留在自己身邊;為了盛夏,他甘願去戒酒交流會戒酒...


反觀盛夏,除了忙事業和放鴿子外,還時不時搞事情刺激一下申凱,這樣的女朋友真的沒誰了。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放個手遊錄像咋還用上手柄了呢?


作為徐天的室友,李晨浩飾演的漢克是一名普通警察,正直熱情,顏值高。


漢克的感情線比較明顯,他喜歡酒吧老闆娘賽琳娜,這點對方應該也是知道的。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無奈編劇為漢克插入了一段特殊的邂逅,無心插柳柳成蔭,漢克與賈小朵的三次接觸直接導致對方誤以為是真命天子出現了。


所有的幻想被一頓AA制打回了現實,本以為兩人就此結束這段插曲,編劇緊接著安排了另一次邂逅。


這次的料有點猛,賈小朵與陌生帥哥約在音樂廳談情說愛,不巧漢克也出現在同一音樂廳,座位號還是神奇的連號。最終結果是什麼呢?漢克全程站在最後面,賈小朵與帥哥的約會也沒有了氛圍。


所以編劇這裡想要表達什麼,反正我不知道。


《我在北京等你》人設一言難盡,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劇嗎?


至於劇情裡國內的這條北京線,介紹了盛夏與好朋友譚錚錚的家庭背景,可以看出編劇還是有一定想法的,大概是想表達擁有相同夢想的兩人在不同的環境下各自為夢想努力拼搏。


遺憾的是在最終呈現的效果上不盡人意,不僅沒有達到互補昇華的作用,反倒影響了整個劇情的連貫性,大大降低追劇體驗。


如果沒有李易峰,你還會追這部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