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類似“天眼查”,付費就能查詢個人和企業信息數據來源,它的存在合法嗎?為什麼?

沃達希爾


這種事,如果不合法估計早就被告的倒閉了。


所有企業、自然人在註冊公司的時候工商系統都會有完整的備案,包括企業的註冊地、企業所從事的經營範圍、註冊資金、法人名稱、股權關係等。這些信息即便不在天眼查查詢,出現任何問題或需要,個人也可以持有有效證件到當地工商部門查詢,這些信息必須是完全可以公開的。


而天眼查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只是把工商部門的信息做了整合,可以更方便更完整的展現一家企業或一些關聯企業的信息,另外還可以查到某一自然人是多少公司的法人和股東、高管等信息。這其實是方便了很多需要了解和快速找到相關信息的人。


同時,“天眼查“以及類似產品的付費查詢感覺也非常有必要,畢竟如果完全零成本查詢,很多惡意的推廣及相關的騷擾將給一些企業帶來非常嚴重的困擾,雖然付費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但設置了一個基本門檻,會減少很多類似的現象發生。


未泯雙瞳


首先來說說這個所謂的“天眼查”是個什麼產品:“天眼查”屬於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是其公司一個項目名稱。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坐落於北京清華科技園,是國家“千人計劃”柳超博士領銜的大數據技術服務公司。且“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於2017年參與天眼查的A輪融資。

天眼查裡面,無非是一些公司信息等本來就是公開信息。這些本來就不是商業機密,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都可以查詢。我現在查企業信息,很多都是通過天眼查,因為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實在是太卡了。

去“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網站也是可以查的。目前市面上的類似天眼查、企查查、啟信寶的功能模塊大同小異,其中的數據來源也都是基於公開、可查的信息,例如全國企業信用公示系統、公開的稅務評級、海關評級、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裁判文書網、被執行人網站等等。

這種類似功能的網站不光有天眼查,還有企查查、啟信寶等等。這類網站提供的主要是信息的集成和鏈條上的整合,免去了我們一個個網站去查詢的煩惱,提高了效率,並不涉及到侵犯相關企業的隱私信息。

如果僅僅是公佈企業公開信息不違法。但是如果涉及到自然人個人信息,比如,股東的個人信息,企業人員的私人聯繫方式則涉嫌違法。

如果當初註冊公司時預留有手機號碼,則可能會有推銷電話一天十幾個,而且從不間斷,幾乎每天都有幾個廣告電話,如果要問他們哪來的電話,極有可能被告知在天眼查和企查查找到的,是不是有一種被別人扒的只剩內褲的感覺。

驚喜不?意外不?

根據民法總則第111條的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天眼查如果擅自公佈股東個人信息,明顯侵犯了自然人的個人信息保護權。

相關人員可以直接聯繫到天眼查公司要求個人信息保護權。


圖羞羞


題主,你好,關於天眼查、企查查等個人與企業信息查詢,其中數據獲取方式有多種。

(1)數據來源

第一是爬蟲採集:通過爬蟲技術,採集的範圍不僅限於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查詢,如採集司法信息,如下圖:

如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參考下圖:

通過多種方式匯聚信息後通過tab頁面進行分類展示,這就是天眼查類型企業的信息採集來源。

第二是交換數據。企查查與天眼查類似公司都有交換數據協議,內容包括:企業花名冊收入、企業信息收入、企業司法知識產權收錄等等。

(2)數據合法性

2018 年進入立法階段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和《數據安全法》也被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2019年呼之欲出。這兩項法律的出臺將對我國的個人隱私和關鍵數據 安全起到關鍵性作用,為數據收集、存儲、處理、傳輸、共享、刪除等全生命週期管理的角度制定完善的法律體系。

如:2019年5月份,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關於《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其中第二十七條明確提到:“ 網絡運營者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前,應當評估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並徵得個人信息主體同意。”

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你,歡迎溝通討論。


MR王峰


當然合法呀,數據來自工商系統公開的數據,誰都可以查,這些信息本來就是公開的,只不過天眼查這類軟件把公開的信息蒐集起來,建立個數據庫,按要素整理後,單獨做出來個專注於工商信息的搜索引擎,從技術上講跟百度是類似的,因此,信息來源並不違法。

但是因為天眼查這類平臺不可能像百度那樣依靠競價排名收回成本甚至獲利,所以就採取了會員制的方法,一般情況下一個用戶每天可以免費查一定數量的信息,超過數量限制的是要收費的。畢竟存儲數據的服務器、帶寬租賃,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薪水都是成本,一個企業要良性發展,必然得有健康的盈利模式。

當然每天要查很多工商信息的人,為信息付費無可厚非,當然也可以選擇去工商信息公開平臺查詢,只不過工商信息公開平臺查詢的時候需要輸驗證碼,效率低很多。況且要在工商信息系統查詢工商信息,一般要先知道企業的詳細名稱,並且批量查詢的功能很弱(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企業的隱私)。一定意義上天眼查這類平臺可以算作需要經常查詢大量信息的人員的效率工具,這類人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依靠這些信息獲利的。

綜上,類似於天眼查之類的平臺信息來源是合法的,收費也是合情合理的,他們的存在也是完全合法的。

另外如果你關注天眼查的話,可能會注意到天眼查網站和app上會標註這麼一句話“財政部所設-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旗下”,我想敢公開標註這些信息,應該是經過相關部門允許的,畢竟政府部門一定意義上是政府公信力的代名詞。因此,使用天眼查時可以放心。


觀海聽濤365


“天眼查”形式上是合法的,根據官方的定義“天眼查是一款服務於個人的企業工商數據查詢系統。該系統擁有全量的中國企業信息庫,公開的法律訴訟信息庫、全量的註冊商標庫等多種數據庫”。從介紹來看天眼查的數據源都是公開信息庫,其實質無非就是平臺把各類公開信息做了整合,提升了使用者的體驗,降低了個人獲得相關信息的難度。你所付的費用可以理解為人家幫你跑腿取回數據你給的跑腿費,事實上你大可以自己一個個官方網站去逐條查詢工商信息、涉訴信息、商標信息等等,所以你花的這個錢很大程度上來說是買了個便利並沒有違反法律獲得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信息很多都是公開的,但是付費能查到個人信息其合法性就要存疑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繫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如果通過付費查到未經被查詢人本人授權的個人信息那麼肯定是不合法的。當然現實中這已經是一個產業鏈了,甚至有人通過一個電話號碼可以查出你的位置信息、個人身份資料、金融資產、家庭情況、電話賬單、通話記錄、開房記錄等等詳細資料,因為有利可圖,所以往往會有不法分子鋌而走險提供相應服務,我們應當學會鑑別,不能用非法的手段獲取信息,否則一不小心就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小楊金融科技


他們肯定是合法的,不然也不敢公佈,任你查詢,天眼查上的信息,只有你瞭解幾個工商網站,你自己也查得到,之所以天眼查信息那麼齊全,他們有專業的“抓包”程序和軟件,公佈在所有互聯網公開信息一下可以全部抓取,就象小額貸款審核一樣,只要你授權通訊錄,幾秒中就全部抓取,在互聯網之下,個人信息只要你使用網絡,就會被洩漏,只要法律允許,千里之外你在幹什麼,流覽什麼網站,上網愛好,你就是透明的,不過這是違法的。公司信



阻擊者99999


1、“天眼查”的數據來源肯定是合法的,如上圖所示數據來源: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版權局。其運營主體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所開發、運營的大數據軟件天眼查是一款企業相關數據等公開信息查詢系統。根據用戶指令,天眼查的搜索引擎系統會以非人工檢索方式自動生成用戶檢索的已經依法公開的企業信息,以便用戶能夠找到和使用該已被公開信息。

天眼查自身不主動編輯或修改被所公示網站上的信息的內容或其表現形式,僅對相關網站依法公示的信息如實展示。因此,天眼查無法保證該數據與信息的完整的真實與時效性。說白了就是,“我不生產信息和數據,我只是數據和信息的搬運工”。

2、我國有許多法律法規對保護個人隱私作了間接的、原則性的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明確了對公民的人格尊嚴、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 密的保護,這是我國法律對隱私權進行保護的最根本的依據。 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第 三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第六十條還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 保密等義務。”

(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五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五十三條規定了商業銀行對客戶信息的保密義務。 第五條就規定:“商業銀行與客戶的業務往來,應當遵循平等、 自願、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第二十九條規定:“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遵循存款自願、取款自由、 存款有息、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對個人儲蓄存款,商業銀行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查詢、凍結、扣劃,但法律另 有規定的除外。”第三十條規定:“對單位存款,商業銀行有 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查詢,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凍結、扣劃,但法律另有規定的外。”第五十三條規定:“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不得洩露其在任職期間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

(4)此外,中國人民銀行還頒佈了《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金融機構用戶管理辦法》、《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異議處理規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個人信息的採集、保存及使用等方面進行了規範,規定了授權查詢、限定用途、保障安全、查詢記錄、 違規處罰等措施,嚴格保護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安全。

3、對“天眼查”評價,我們從其官網的品牌介紹上,可以看出眾多吸引眼球的標籤,聲稱“讓每個人公平地看清這個世界”,堅持只採用公開數據,天眼查系列產品不僅可以可視化呈現複雜的商業關係,還可以深度挖掘和分析相關數據,預警風險等。 作為“商業安全工具”,天眼查收錄了1.8億+家社會實體信息(含企業、事業單位、基金會、學校、律所等),90多種維度信息全量實時更新,實現了從洞察風險到預警風險的全方位把控,針對個人、企業、政府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在數據爆炸的時代,使用查詢軟件減少了整理加工的時間,能更快更有效的獲取所需數據。

4、很明顯,“天眼查”這類查詢軟件都想貼靠國家授權的身份,或者對外稱有相關政府部門參與角色,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及可靠性。關於違規廣告宣傳的處罰。

5、通過查詢友方網站和中國裁判文書網,關於天眼查數據來源的訴訟確實很少,僅僅有未及時更新數據導致的個別名譽權糾紛。


會計梵納斯


天眼查上面居然還可以看到股東照片和手機號碼,貌似從脈脈脈那裡非法獲取的!然後出售牟利!違法!


唯自由和青春不可辜負


我們先來看看天眼查的簡介:“天眼查是行業內第一家獲得央行企業徵信備案的機構,被譽為“普惠型淺度盡調工具,以公開數據為切入點、以關係為核心的產品,在幫助傳統企業或個人降低成本、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方面提供了產品化的解決方案”。



合法


從這個簡介裡我們可以得到那些消息呢?首先天眼查是合法的,因為獲得了央行企業徵信備案的機構,也就是說在規定允許的範圍內,天眼查的各項功能都能使用,而不是所謂的洩漏企業信息。畢竟央行都認同了,還有什麼其他的顧慮嗎?


公開的數據


其次,天眼查是以公開的數據為切入點,什麼是公開的數據,也就是不能稱之為隱私的內容才能稱之為公開的數據。換句話來講,天眼查上面的企業或者個人信息,不僅在天眼查能夠查到,在其他平臺也能查到。



為用戶服務


最後,天眼查致力於幫助傳統企業和個人解決問題,提供信息。也就是說天眼查是通過整和公開數據的方式來為用戶服務。信息的搬運只是他的基礎,而在這個基礎內獲得的認可不存在所謂的違法。



總的來說,天眼查上面的信息並不是隱私信息。之所以會對這類平臺有誤解,是因為相關的內容很容易被人認為很機密。但事實上只是因為見的比較少,所以才會有這種感覺而已。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的查詢信息的平臺都合法,還是需要小心謹慎的。


全域消費關注


天眼查、企查查、小藍本等APP都不推薦。原因:1、信息不準確。大多來源於網絡無法證實真假,有誤導作用!2、如果您確實想查,請登錄國家信用網站及各地工商信用系統,免費!權威!

這種App的盈利模式就是忽悠小白,把免費的信息以收費形式賣給你。同時,再獲取您的個人隱私,並推送相關廣告,出售會員信息(明白為啥廣告騷擾多了吧?)。

行業內利益相關者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