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這篇文章為何流傳千古,作者用了哪些寫作方法?

北煙朧月


祭文中千年絕調——《祭十二郎文》

生離死別,從來都是人類難以釋懷的永恆話題,失去至親,悲痛至極,情之所至,往往呼天搶地,捶胸頓足,甚而痛不欲生。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傾訴此情此景,情深意切、哀婉動人的文章。

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韓愈在長安任監察御史時,驚聞侄子韓老成病亡的噩耗,悲不自勝、痛悼萬分,在這種巨大的感情壓力之下,噴湧出了這篇千古至文,以表深切的悼念之情。

正所謂"詩家不幸文章幸",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乃至平常百姓,每每品此祭文,都忍不住潸然淚下。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它之所以流傳千古而不衰,永遠給讀者帶來心靈的巨大震撼,其根源在於一個"情"字,當然也與這位散文家高超的寫作技巧分不開。<strong>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這是一篇情文並茂的祭文,不但是韓愈祭文中的千古佳作,更是我國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不朽名篇。作者用飽經滄桑的筆調,挾帶了身世家世之悲來悼念十二郎,令人在一開始就感受到其悲痛之情的綿遠深重。文中寫韓愈與侄兒韓老成幼時孤苦相依的情景、聚少離多的感慨、生死無常的哀痛,皆屬真情至性之語,從肺腑中自然流出,造語懇摯,不假雕飾,而又有無限悽愴的情韻。全文采用鋪陳直敘的手法,融抒情於敘事之中,寥寥數句便將叔侄二人的身世及自己內心悽楚的人生感慨描繪地淋漓盡致,從幼年相依說起,到成長後幾度離合,不能相顧,以至於未老先衰,生離死別,追憶、悔恨、遺憾交織在一起,足以引起讀者共鳴,正所謂"字字是血,字字是淚"。

另闢蹊徑 一往情深

韓愈在文體上大膽創新,一改古代祭文形式,破駢為散,不拘常格,別有天地,採用自由多變的散體,如同與死者對話,邊訴邊泣。在內容指向上,摒棄過去以歷敘生平和歌功頌德為主的行文慣例,一任情感的激盪,通篇追敘他與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誼,宣洩十二郎之死帶給他的莫大哀痛,平易曉暢的語言背後是跌宕起伏的情感力量。這種改變,適應了作者情感表達的需要,進而形成了"以情勝"的藝術特色。《古文觀止》評論該文"未嘗有意為文,而文無不工",高度讚揚了這篇祭文寫法的巧妙,特別是韓愈大量使用虛詞並且恰到好處,如"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形成語氣貫通的排比句,收到了語約意深、情致豐厚的藝術效果。

文起八代之衰

唐代古文的發展,興起於武則天統治時期,陳子昂為其先驅;發展於安史之亂前後,李華、元結等作出了努力;繁榮於貞元、元和年間,以韓愈為代表的知識分子舉起了復古的大旗;衰微於晚唐,杜牧、羅隱等為其餘響。

韓愈在散文上提倡"古文",是指與當時流行於文壇的駢文相對而言的散體文,強調文以載道,提出"惟陳言之務去"和"詞必己出"的主張,主張"文從字順",重視文章的情感力量,即"氣盛言宜"之說。以韓愈為首的一大批知識分子發起的這場古文運動意義深遠,使散文在文學價值上壓倒了駢文,是我國散文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開創了中國古典散文發展的新時代。《祭十二郎文》充分實踐了韓愈在古文運動中的文學主張。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評價韓愈的文章為"文起八代之衰",確為至評。

南宋謝枋得《文章軌範》引安子順語:"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這大概是對《祭十二郎文》最真實的評價了。文章中流露出的真切之情,讓人不禁想到《紅樓夢》中賈寶玉寫給晴雯的祭詞中的一句"紅綃帳裡,公子情深;黃土隴中,女兒命薄",令人嗟嘆不已,此中情感當與韓愈相較。文貴在情,貴在真,貴在樸,《祭十二郎文》很好地體現了這三個字,自然會給人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一往文學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彼蒼者天,曷其有極!自今已往,吾其無意於人世矣! ——韓愈 《祭十二郎文》

“感人心者莫乎於情”,一部好的作品必須是發乎於情。讀韓愈的這篇祭文,不悲傷者甚少。人死不能復生,作者通過這種祭文形式追悼死者,文中體現真摯的情感,樸實的言語讓人感動,乃祭文中另類,抒情類佳作。

一、全文總結

這篇祭文主要講述了,韓氏家族自韓愈父母死後每況日下,人丁稀少。之後韓愈哥哥韓會和嫂子鄭氏獨撐門面,待到韓會死後,嫂子鄭氏扶養韓愈和侄子十二郎相依為命。時年韓愈十七歲從宜城去京都發展 ,十年間二人見面甚少。不料待到韓愈官運好轉,打算回鄉與十二郎相聚時,突聞噩耗十二郎已死,悲從中來,淚涕連連,寫下此祭文,悼念侄子。

二、寫作背景

此篇文章作者:韓愈,河南安陽人,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傑出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代表作有《馬說》、《師說》等作品。

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是,韓愈自小家族人丁稀少,與嫂子侄子一起相依為命,感情很好。待到韓愈長大後去京都發展,與侄子十二郎見面次數變少,當時韓愈仕途不順,二十五歲才榮登進士,後來韓愈做官又觸犯權貴,多次被貶謫。等到新皇繼位,韓愈官運好轉,叔侄二人能夠相聚之時,突然傳來十二郎過逝的噩耗,使韓愈悲痛欲絕,勾起他辛酸的回憶,於是寫下這篇祭文。

三、 寫作技巧

一篇好的作品離不開值得借鑑的寫作技巧,或聲情並茂,或通篇無華麗語句但字字含淚,引人淚目。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詳解下這篇文的寫作技巧和構思。

一、文體特殊,不拘形式

本文文體是一篇祭祀文,也稱“悼詞”。這種文體常用來悼念亡人,抒發悲痛感情,然本文文體結構又與當時的祭文形式不同。

傳統祭文有固定的形式,內容多是開頭介紹死者逝去的時間、地點、享年等,然後才開始介紹的生平事蹟,評價功德,最後才向親屬表示慰問。

韓愈寫的這篇祭文在傳統文體上進行了改變,拋去原有的形式化,改為從抒情方面下手,通過敘述家庭等生活瑣事,悼念侄子,寫的情真意切,很有特色,故此文千古流傳。形式上則破駢為散,自由多變,重在抒情。

二、重在抒情,感情真摯

本文字數不多,通篇記敘抒情,或追憶,或悔恨,或遺憾,或感動,感情豐富,引起讀者共鳴。

1、思念君兮君已亡

2、痛苦哀悼引過往

3、骨肉親情難自棄

4、追悔莫及傷別離

5、 嘆人生無常,哀滄海桑田

6、宦途堪笑不勝悲,昨日榮華今日衰。

以上六種感情,是作者在本篇文章中所抒發的感情。通過敘述過往種種,勾起回憶,思韓家兩代獨留一人,形單影隻。痛十二郎生病未得相看,骨肉親情實難忘記。願一生相依,奈何早生白髮,昔人已逝,悔恨自己關心過少,未能及時陪伴。嘆人生無常,世事變幻,滄海滄田,又有什麼能不變!一入官場身不由己,幾經磨難,宦海沉浮,終是落得形單影隻,孤苦一人。謀得高官厚祿,榮華富貴要來何用。

三、語言形式特殊,如泣如訴

作者在本文的語言運用上採用與死者對話的方式,邊訴邊泣,嗚呼哀哉,採用這些語氣詞語營造文章悔恨、悲痛、自責的氛圍。

本文雖為祭文,但似乎通篇在敘事,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間作無窮無盡的長談。作者採用“吾”和“汝”的人稱關係,拉進距離,體現叔侄二人感情友好。如寫聞訃的情景,從“其信然邪”到“未可以為信也”語句重疊,表現其驚疑無定的心理狀態。最後文章結尾採用“汝病吾不知時, 汝歿吾不知日”這句話,使用排比句,情緒激宕,一氣呵成,具有震撼人心的巧妙運用。

文章中多處作者寫作以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視角,通過一些語句讓讀者體會他當時的心情,有時自言自語,有時又語無倫次。文章中字裡行間也沒有使用對仗、排比、比喻等、誇張等修辭手法,更沒有什麼太多華麗的轉折,巧妙的情節設置,只有樸素的語言,用它講述普通人的故事,說普通人的悲傷。

在用詞上作者通篇拋卻了唐朝盛行的華麗用詞,採用精煉簡潔的語句抒發情感,字詞樸實無華,字裡行間情誼滿滿。


北煙朧月


十二郎是韓愈的侄子-一一韓老成。夲是二哥之子,過繼給愈長兄韓會為子。韓老成排行十二,故稱十二郎。

🍁 韓愈三歲喪父,依靠兄嫂為.生,自幼和老成生活在一起,叔侄倆感情極深。祭文抒發了作者對老成的無限哀思。

🍃 祭文中,作者對死者傾訴他沉痛心情,回憶他們少年時代患難的經歷,敘述他聽到噩耗後似信非信、極其難受的心理活動。告訴他,對死者後事的安排,等等,就象對活人說話一般。

🍀 透過那沒有淚水的文字,我們似乎聽到了作者時而放聲長號,時而嗚咽抽泣的聲音,真是骨肉之痛,溢於言表。

🌴 這篇祭文不但感情色彩濃厚,行文自然親切,在寫法上也有突破。漢魏以來,祭文以四言韻文,或者是駢文形式。

🎈 夲文卻是破駢為散,句式長短錯落,感情奔湧,在創作手法上,俱合文理。

🌹 不怪乎《古文觀止》的編者把夲文譽為一一″祭文中千年絕調"!

🍀🍀🍁🍁🍃🍃🌻🌻🌴🌴

🌻🌻🍃🍃😥😥🍀🍀🍃🍃🍃


全峰山


1 對於這樣的神品來講,不應該講寫作的方法。講方法講方法就是褻瀆這文章的內容

2 能夠用短短的篇幅,來傳遞作者內心深處的悲痛,懷念之情,絕不是所謂的方法能夠達到的目的。

3 那麼要完成這樣一片文章,需要有什麼條件呢?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的積累。其次,內心要有一種真實的感情,這種感情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到的。之所以能夠感染其他人,是因為這種感情對我們整個人類來講,有很多的共性,容易產生共鳴。

想起曾經讀過的這篇文章。出來時我把它和另一件事情聯繫起來。就是被號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通過一副書法作品,讓我們感受到也真心內心的悲痛之情。這樣的效果當然也是作者長期以來的書法積累,已經內心有一種真實情感,故同體現出來的。絕不是所謂的僅僅通過簡單的某些技巧和方法能達到效果。



躬行深遠


故有古人云;讀祭十二郎文不落淚者不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