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國家今年擴大研究生招生比例說明了什麼?

腿多長路多遠


今天早晨正好在家看到了教育部的新聞發佈會,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介紹說今年將擴招研究生18.9萬,綜合全國現在有44萬左右的研究生導師,1.2萬個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點,承載力尚可。

但是我不禁想到一系列問題,擴招研究生了,後面怎麼辦呢?

研究生短期受益,長期不一定

在我自己考研的時候,經常想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研究生不擴招呢?擴招的話,我們很多考生就不需要擔心自己的成績,是不是能夠過國家線,又過學校線,又過學院線,還不一定能上了。存在的分數即代表合理,大家都有學上多好。

但是沒有,我查閱了很多的資料,對比往年的招生人數,雖然有小幅增長,但是整體變動不是很大。處於一個平穩的狀態。

後來我錄取了,我在學校的學習中真切感受到了為什麼不擴招的原因。研究生擴招了,學習期間看不出什麼,不過是大家的同學多了,導師帶的人多了,對自己沒什麼影響。

但是到了畢業季,大家就會發現神仙打架的場景,到處的畢業生都是碩士研究生,碩士已經遍地都是,怎麼選擇,讓誰去就業?不就業還要繼續深造嗎?都讀博,那誰去工作呢?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隨著考研人數的增多,現在很多的工作崗位都已經是碩士起步了,再繼續擴招,恐怕就業學歷會也來越高。

導師壓力越來越大

今天再知乎上看到一個老師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說,每個碩士在希望老師招自己的時候,都是哭天撼地,求老師,說自己考上了一定會好好學習,做出科研成果。

結果在錄取了之後,會覺得反正老師有那麼多學生,不缺我一個,然後開始自我放鬆,不認真,渾渾噩噩度過了研究生階段,什麼成果都沒出。

我看完不禁笑了,那個老師說到,是的,這就是當下的情況。學生不上進,導師的壓力也很大,得讓學生畢業吧?自己的任務多了,也不敢找他們。

而且上課,溝通的成本也在增加。以前上課給10個人講就行,很多安排好佈置,結果現在人多了,一個班30多人,小組合作一講,一節課就結束了。自己講也要面對的回答更多,無形之中增加了時間得溝通成本。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就這個政策來看是十分必要的,我們要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下基層一部分,考試上崗一部分,創業刺激一部分,可能更多的人就選擇了考研,提升學歷,延遲就業。

所以,不能從簡單的意義上來看這個問題,長遠來看,居安思危,保持學習,未來是屬於有準備的人的。


懷左同學


由於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全國性經濟的影響,各類企業不同程度的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開工復工難,加之疫情造成大量的今年畢業生受到影響,這樣勢必造成今年的畢業生就業困難,這樣擴大研究生的招生比列,可以讓本來可以走向社會的學生再在學校呆幾年,可以減輕學生就業壓力,維護社會的穩定。


腿多長路多遠


今年擴招說明疫情目前而言可防可控,擴招可以讓更多應屆畢業生多一個選擇,讓在職人員更好的提升自身學歷和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