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評價宋鴻兵和他的《貨幣戰爭》?是醒世良言還是金融陰謀論大集合?

瓜太郎


第一,《貨幣戰爭》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其評價出現了兩個極端,這說明這本書是引起很多人的興趣的,不管肯定也會,否定也罷,至少潛在地承認了這本書所引起的影響。筆者看來,《貨幣戰爭》的最大的意義在於喚醒人們對於當代一種非常重要的新的“戰爭”形式的關注,貨幣之戰有時比軍隊的戰爭影響更大更深遠。

<strong>

第二,作者表示: “其實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不可能預知到這本書會有這麼多人看。”宋鴻兵在談到他創作《貨幣戰爭》的背景時這樣表示。“某種意義上,寫這本書的時候是一種自我抒發,一開始並不是按照寫書的標準模式進行構思的。”在起初的階段上,宋鴻兵是通過博客系列發表書稿的,所以,顯得比較隨意。而後來影響大了,爭議多了,才編成《貨幣戰爭》,所以這不能期望這本書是一本嚴肅的學術作者。很難具體地把此書劃入某一個經濟學的具體分支學科,如金融學、貨幣學等,它是將金融、貨幣和相關經濟事件,甚至部分假設、推論結合歷史來寫,對於普及金融、貨幣知識,對於提醒人們關注貨幣金融方面的衝突和暗戰,意義重大,但不能要求該書提供準確無誤的貨幣知識或貨幣事件的真實歷史。確實有真實的,但也虛設的成分。

第三,所謂的 “兩個極端的評價”表現了爭論雙方比較側重從自己的立場去評價,有爭議就會引起各方對書中觀點的注意,而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往往選擇有利於自己的立場,而《貨幣戰爭》與一般教科書或貨幣金融方面的書籍所不同的寫法,比較容易讓爭論各方抓住有利於己方的論據,其中,有些提法爭論比較大,比如,宋鴻兵舉例說,《貨幣戰爭》1所提出的“私有的中央銀行和貨幣發行權”這個概念,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大家都關注這一個問題,表明這個問題受到了重視,爭論中,一類是純屬學術性的,比如反對金本位,屬於是理論探討,宋鴻兵表示這是完全可以的接受的,哪怕語言口氣再激烈,都不是太大的問題。此外,有一些反對者拿其他問題說事,目的是說你人格有問題,“想通過攻擊人格降低你書的可信度”,宋鴻兵認為是不能接受的,因為這種人格攻擊,不是那麼簡單了,“我認為這些人是屬於某些利益集團的人。”他甚至表示,“西方金融勢力對中國已經有了很漫長的滲透過程。這些人在某種意義上,可能跟這個圈子是有關係。”

第四,對於爭論,確實應該站在學術角度去論述,不能從人格上攻擊,而且,不管怎樣,《貨幣戰爭》一書對於人們深入地瞭解和關注貨幣、金融領域的競爭是有重要意義的,現代國際關係上,軍事鬥爭已經不是唯一的甚至是重要的手段了,更激烈的競爭或許就表現在金融、貨幣,甚至科技等領域,關注全球的“貨幣戰爭”對中國是有利的,我們不能誇大競爭的性質,但更不能忽略新的“戰爭”在金融、貨幣和科技等領域的表現,筆者肯定《貨幣戰爭》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是一本好書!


文城觀點


宋之前就有人寫了本貨幣戰爭,宋也是按別人思路又寫了一遍,框架類似,但宋貌似總抓不住核心去深挖,結果為了湊字數生搬硬套了一些分析和理論,有些言過其實,有些功力不足,但用於擴大思考交流還行!真正的東西還需要自己去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