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父母不懂事,孩子怎麼辦?

深夜書桌李小墨


原生家庭的問題現在討論得很多,因為當父母不需要考試,門檻太低了,導致很多不配為人父母的人,受傳統傳宗接代思想的影響,也紛紛生孩子。每次看到孩子被父母虐待的新聞,真的會被氣死。

這樣家庭出生的孩子,唯一的選擇就是讀書,努力讀書,努力掙錢,然後遠離父母,平時儘量不見面,對他們提出的要求,不過分的可以滿足。要是太過分了,乾脆別聽,就向哭窮,裝可憐,說自己混得不好。

總之就是,千萬不要想著向不懂事的父母證明自己有多厲害,那樣你會變成他們的“父母”。


杏花淡紅


您好,看到您提問的問題。感觸良多,現就您提出的問題談談我的經歷和看法,僅供參考!

1,我和你一樣,我父親也是愛喝酒。每次喝必然喝多,喝多了以後,就是懟家人!損完這個損那個。誰稍稍爭辯,那就是一陣子暴風雨般的爭吵和叫喊!很多次,我媽讓父親氣的受不了,我外出工作,剛回來還行,在家能呆半個月,矛盾就出來了。很多次我都在反思自己,雖說自己叛逆期挺愛和父親槓的,但是現在參加工作那麼多年,早就過了叛逆期了!因為畢竟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父親血壓也高,酒精對身體傷害大。而且還對家庭影響壞!我開始慢慢留意,也看了很多與我有相似經歷的朋友或者新聞上的事,學習別人是如何處理的!

2,很快我找到緣由!由於父親年紀一點點偏大,經濟條件不如以前,看到之前的朋友對他慢慢冷落,心裡難免有點失落!再加上孩子都在外工作,家庭的完整性,家庭成員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在的,所以他心裡有時候想說說話也發洩不出來,畢竟母親帶孩子一堆事,也沒空聽他說,本身而言父親又是個在意別人看法的人!

3,我開始慢慢的留意,也自己慢慢學著和父親溝通,我發現其實再執拗的父親母親,在孩子的溫情勸導下,都會慢慢轉變!和父親溝通我才發現原來自己平時真的太忽略父母了,我自己慢慢轉變,與父母之間溝通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忽略,現在父親已經基本上不會再喝的太多,一個月基本上喝一兩次,每次最多二兩三兩酒,畢竟年歲大了,總的有點自己的小愛好吧!

您說的您的情況,叔叔本身有痛風,所以酒一定不要再喝!但是父母年紀大了,有時候老人就像孩子,我覺得只要您多陪伴,多溝通,您父親一定會聽您和家人的勸告!畢竟家庭是人一生中最溫暖最無私的地方!

希望我的經歷對您有所幫助,謝謝你的提問!





張陽的生活日記


首先我覺得觀念上,你內心深處要修正一點,不是因為他是父母,他是長輩,你不好說,是誰都會有錯誤,只是說可能我們更不擅長和自己長輩去去更好處理問題!可能你心裡在意處理方式上怎麼更好顧慮到他們心態的問題!

我爸爸喝酒,後來一直不怎麼改,我知道他觀念我直接說一點效果沒有

1.首先我有意無意的去搜一些和他情況差不多因為喝酒誤事,到最後怎麼怎麼被家人傷害!

2.我身邊真有一個同學爸爸喝酒喝死過去,我同學有多難受,他們家裡過得有多苦,所以棒棒你自己控制一下!

3.帶他去醫院堅持身體,順便去看看那些年齡差不多的感受,躺在醫院動都動不了的,讓我媽媽一起看看,我媽說以後你喝成這個樣子我肯定不管你

4讓我媽媽開始監督他!


情感管家犇犇


父母不懂事,孩子怎麼辦?答:很荒塘的謬論。歌聲唱的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個寶。而世上還流行著一句很偉大的語言,父愛重如山。而父母親就是孩子的依託,孩兒的靠山。而世上最大的愛,莫過於父母的愛,只有呵護,只有扶養,只有希望,只有寄託。而無索取,只希望孩兒長大懂事而展翅高飛。那怕你遠隔千山萬水,只要有你的信息,都會高興。而你只要做出點成績,父母都會激動,都會為你驕傲。因為父母親的心已隨孩子而奔向遠方。因為孩子就是父母親的全部。而怎麼會落下父母不懂事之說呢?是父母親不懂事?還是孩子不懂事?父母親可以長的醜,也可以沒有文化,還可以見人不會說話。但那都是生你養你,關愛呵護你長大的父母親啊。父母親懂事不懂事,外人可以說,外人甚至還可以罵,但是父母親再醜,再無地位,再無文化,誰都可以指責,但是做為父母親的兒女不能指責,更不能瞧不起父母,更不能指責漫罵。世上人說的好,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我們難到連這最起碼的做人道理都不懂了嗎?而父母可以醜,也可以無文化,還可以無地位,但是做為父母親的兒女,不能說父母不懂事。而你做為父母的兒女,如真的懂事,又有文化,那你就要去實現父母親的希望,猶如那冉陽許許升起,而光門耀祖,照耀門庭,綿衣還鄉。而那時誰還敢,或者說你的父母醜,你的父母不懂事,你的父母無文化。而父母親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讓你去讀書,去學習,難道就是讓你學會了指責父母不懂事嗎?孩子醒醒吧,趕快成熟長大,在你真正的長大成熟的時候,你再也不會有指責父母不懂事,我該怎麼辦的想法。回答完畢。




木蘭香馨


父母對兒女有養育之恩,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忘記。父母不懂事自有他(她)成長的背景和驗歷,做為兒女不要與其爭吵,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有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怎麼辦?

1,多觀察分析父母行為

  在解決問題之前,先要能辨別出問題。客觀地看待父母並不意味著背叛和苛責,或是意味著不孝,我們只是更準確地認識到父母就和普通人一樣,有好的部分也有壞的部分。全面地看待父母也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對他們是否有不合理的期望。

2,理智地判斷和回應

 與父母多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不要強求對方的回應,注重談話成果,而不是去注重情緒的發洩,談話前要充分準備。

3, 走出過去的“角色自我”

 不僅要超脫地觀察父母,也要觀察自己,理解我們的哪些行為和想法是受到父母影響才產生的。在和父母談話的過程中,留意自己的情緒,避免變得情緒化。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孩子一味對老人說“不”,不與父母溝通的機會,只能讓父母越來越不懂事。

5,多學習為人父母的知識和道理

只有認識到正常父母應該具備的知識和文化素質才能與父母多溝通引導並以一貫之,直至走向和諧共贏。



李德付先生


很不解孩子提出這樣問題!還上頭條!天下可憐父母心!怎麼還父母不懂事!現在年輕人啃老的!變相讓老人做保姆的!變相搜瓜老人錢財的!甚者不養!不孝!更有甚者!打罵老人!你們所做為給你的孩子無聲的教育!可怕!年輕人壓力大!可也不能把一切洩於你們的父母!缺德!


用戶5115324045977


百善孝為先[贊]為人子女是前世修來的福報,父母才是妳最大的佛!養好福田回報無窮享之不盡。奉天承運侍奉好他們,做子女的才更好![贊]

返老還童這是老人的天性,一輩子操勞艱辛都是為了子女,父母的恩與情是永生永世也還不清的天道。

通常代溝的覌念,父母與子女的看法都不同,當我們認為老人的固執與做法,與妳相反時都有其原因的,任何人任何事都無法十全十美的,更何況我們皆是凡夫俗子,要站在合理的位置反思找出解決的辦法!

記得我父親有時會喝酒,甚至喝到醉不堪入目,吵吵鬧鬧甚至罵人,但是我做為他的兒子,我只能理性般地陪在他左右,侍候著他慢慢醒來。和他聊了一晚上,知道他老人家的心事,還是心繫著我們子女[流淚]!要知道這就是傳承,對於他們老人來說做子女的能陪他們,是相當難求對父母而言是減法,我能陪他們聊天陪他侍奉他是加法,是賺到了。

中國人的美德莫過於孝心與愛心,侍奉老人教育子女。對於父母孩子要耐心地去溝通,善意的去多理解去安慰,相信孝可感動天!什麼事情都可以解決,一切都會圓滿![贊][贊][贊][祈禱][祈禱][祈禱]



胡迪克斯瓦爾


只能苦口婆心地勸。你還得注意語氣和措辭,他們非常玻璃心,稍不注意就得罪了。勸不聽怎麼辦?只能自己生悶氣。還好我有妹妹,我們倆可以一起生氣,比一個人生氣好受一點。


深夜書桌李小墨


沒有你他們以生活幾十年了,只有父母教育子女的。沒有子女教育父母的


環167521477


沒什麼好辦法,那就只有認命了。做父母沒有門檻和資格考試。會繁殖就行,但他們的心理可能停留在他們的原生家庭的狀態並沒有成長過。不過,有時候想想我們是孩子的時候父母也沒有問怎麼辦。引用正面管教裡面的一句話,和善而堅定。對象孩子一樣的父母也應該一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