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無論朝代的興或衰,最苦的永遠都是老百姓”這句話有道理嗎?

用戶105381250680


這句話有一定道理。

首先,從歷史來看,不管哪個朝代,當政者在制定政策或國家制度時,首先想的肯定是國家政權的穩定與鞏固,是當政者的利益。因此,必然會制定出更加有利於政權鞏固的政策。所以,在這些政策的面前,老百姓是很難成為得益者的。

其二,無論朝代如何變化,也無論發生什麼災難,尤其是戰爭,受傷害最大的,也必然是百姓。因為,他們很少有人保護他們的利益,或者是他們的利益會自然而然的被當政者所忽視。所以,受傷害最大的也會是百姓。

第三,百姓在社會資源的分配方面,不可能成為主角,不會受到特別照顧。所以,一定會成為社會資源分配的弱者。自然,也就沒有什麼了享受的好處了。

但是,這句話又不是太恰當。原因就在於,共產黨執政,為的就是老百姓,是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因此,又不能認為老百姓永遠是最苦者。只是,還需要進一步努力與改進。


譚浩俊


國家興盛了,為什麼不能取之以民而還之以民?向西方國家那樣,增加全體公民的福利。


手機用戶61203757308


太有道理了,農民永遠是最低層。物價一直上漲十倍之多,人民幣一直乏值。糧食價格下降。一斤玉米八角左右,等於物價沒上漲時7至8分錢。農民辛苦了一年還的賠錢。


user6001070033107


當然沒錯,無論興衰得益大者都是權貴,老百姓既得利益最少,所以最苦的永遠是老百姓


桂林大豬蹄子佳哥


看見大家的議論知道了我們國家真的強大起來了,老百姓安居樂業,要車有車,要房有房,醫療改革在深化,老有所依,確實是一個盛世景象!誰說老百姓苦?來報個到……


散淡成煙


古人早說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並沒有推動社會進步,歷史的車輪還在原地打轉。戰爭讓百姓生活欲發堅難


江1673010


到什麼時候最苦永遠都是百姓


用戶9618441469856


有!老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有休息時間,除非病了。春天把種子種地裡,不知秋天收不收成。一年到頭,就瞅著那點地兒,眼望著心盼著能多打點糧食,如果豐收了,高興的明年口糧不愁了,如果瞎了,那是什麼心裡?用語言無法去形容……這一年又白忙啦。


慧嫻123456789


至理名言,誠不我欺,興亡都是百姓苦


孫123456987


無論朝代的興衰,最苦是老百姓,這句話很有道理。唐朝詩人張養浩有首《山坡羊、潼關懷古》的詩:山戀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山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張養浩當時是一個朝廷官員,他看到了朝廷衰敗時老百姓遭受的苦難生活而回顧朝廷興時老百姓交糧納稅,辛辛苦苦為朝廷搞建設作出的貢獻,所以,他情不自盡的喊出了的心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