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天人合一是何境界?

淚鋶滿靣


天人合一我是扎心君,嗶嗶幾點。

1《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

2:莊子“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3莊子,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4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二為陰陽兩儀,三為天地人三才,人是萬物之靈。

5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6黃帝內經裡講,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 天有日月,人有兩目。 地有九州,人有九竅。 天有風雨,人有喜怒。 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天有陰陽,人有夫妻。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

7易經,太極生兩儀,兩儀就是乾坤二卦,一天一地,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厚德載物。

8心學陸九淵,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9董仲舒,天人感應。

10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1一年有365天,人有365穴道,24節氣,人脊椎有24節,12個月,人有12條筋絡。

12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13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14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

15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16舉頭三尺有神靈

17天時地利人和

18五十而知天命

19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

20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21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2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23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天靈蓋。

24天命所歸,天命在我,吾其為周文王矣。

25天機不可洩露

26孟子,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7孫子兵法,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28天人合一裡也有氣功,長生不老的內容。丹田之氣。莊子說,聖人呼吸以蹱,眾人呼吸以喉。

29,人是從無機物(天),到有機物,從單細胞到多細胞。一步步進化而來。來源於天,也是天的一部分。萬物之靈。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先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無能的扎心君


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兩種自然規律合在一起應用的境界。天即天道,是宇宙的自然運行變化規律,它是能決定人生命運的,是有吉凶之分的,且摸不到,看不見,是一種無形的風水,就象電視,手機信號一樣,只能通過一些宇宙密碼和對人影響的結果,來體現天道的存在,掌握了這個自然規律,就可順天道擇吉而行,看住宅環境,就能知道居住者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調整住宅風水,就能改變命運,這個自然規律在我看風水的實戰中,早已得到充分驗證,非常精準。人即人道,也是因果定律,是人的個人行為對自己的影響,也是有吉凶之分的。俗話說: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個時候未到,就是說的人道的吉凶必須要和天道的吉凶在同一時空點時,才能實現,天道是起決定作用的!



悟易達人


人定勝天🎆🎄

腳踩地,頭頂天,人在天地間,必須天人合一,順其自然。

天有春暖夏熱,秋涼冬寒。人得順天承命,春種夏管,秋收冬藏,討取生活來源。

我偉大的人民,聰明勇敢,總不想受天地束縛,要人定勝天。

我勤勞勇敢的人民,創造發明,多少事情達到了改地換天。

太陽白天放光輝,夜裡是黑暗,科學家發明燈泡,夜裡勝白天。

天有不時風雨,世人遭災遇難,科學家研究計算,天氣預報有了準確發展,按裝了大炮,把冰雹阻攔,作到了有備無患。

人民創造了春天。大棚出現,蔬菜不受季節所限,吃得全是新鮮。

模仿冬天,冰庫修建,果實放裡面,再也不會爛。

天地有很多謎團,讓人識不透,解不開,遭魔難,地震的災呀,太慘,大慘。

我英勇的人民,不畏艱難,一直在科研,科研。不久就會大破地震難關。

因為天地還有謎團,激勵我偉大的人民,向前,向前,向前。


靳樹懷


在說到中國傳統文化時,往往會提到一個概念:“天人合一”。這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思想,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那麼到底什麼是天人合一呢?

居士我認為,“天人合一”思想可以分析為兩個部分:人副天數與天人相感。

一、人副天數

所謂人副天數,指的是:人是天地間最靈秀的生物,與天、地並稱三才,所以人無論精神還是肉體,都是天的副本,天有怎樣的規律,人也有怎樣的規律。

比如,(古人認為)天圓地方,人的頭圓腳方;天有日月,人有雙目;天有星辰,人有頭髮;一年有三百六十天,人有三百六十個骨節;一年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臟……

不僅人的身體符合天的規律,人的行事準則也要符合天的規律,否則就逆了天時。比如,秋天一片蕭索,很多小蟲子在秋天死去,樹葉在秋天枯萎脫落,果實、莊稼在秋天成熟收穫。所以古人認為秋天屬於五行中的金,對應著刑殺,因此處決犯人也要在秋天,這就是電視劇裡常說的“秋後問斬”。而春天萬物萌發,是屬於生命的季節,萬萬不能處決人犯。

二、天人相感

不僅人的肉體與精神符合天的規律,而且人的所作所為,特別是皇帝的所作所為,也會引起天的反應,這叫做天人相感,或者說天人感應。

古人認為,皇帝是最重要的那個人,是天子,上承天命,下育百姓。所以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天的感應。比如,天子幹得好,上天就會降下種種祥瑞,比如嘉禾、白鹿、靈芝等等,對皇帝進行嘉許;如果天子胡作非為,倒行逆施,上天就會降下種種災異,比如地震、大火、大水等等,對皇帝進行譴告。

在皇權至上的時代,讀書人和儒生們希望能用這種方式對皇帝進行制約,讓他的行為不至於太過出格。當然很多皇帝都是相信這一套的,所以當天下出現大的災難時,皇帝往往會下罪己詔,把自己批評一番。當然,批評歸批評,改不改就要看皇帝自己的心意了。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


夢露居士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裡面儒家、道家都很注重的一個根本的理念,我通過近年看一些易經,道德經,中醫等方面的書,有以下感悟,不成熟之處,望老師們多賜教。


第一,天人合一指☞天人同構。我們看天上有日月,人有左眼右眼相對;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人的身體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天有十二個月,人有十二條經絡,人的大督脈上有二十四主穴,天有二十四節氣;人面部有七竅,一週有七日;人與有四肢,一年有四季等等,可以無限地對應下去了,總而言之已驗證出天人同構。

第二,天人合一指☞天人合德。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我們為什麼會生病呢?因為人與天地不合德。我們如果生活作息規律跟天地運行規律不一致,晝夜顛倒,不順應大宇宙時間運行規律,不順應五行,對身體的摧殘是很大的,少年兒童時期是春天,青年時期是夏天,中年時期是秋天,老年時期是冬天,我們順應時令,天人合德才會實現身心靈的整體健康。正如《易經》裡講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第三,天人合一指☞天人感應。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其實都是很有智慧的,但是我們很少去跟自己的身體對話,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面都有一本書,就是我們自己的自傳,我們這一生甚至於生生世世的那些經歷、這一生種種的遭遇、種種的心情、種種的情緒波動都在我們身體裡面有記憶、有記載。所以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面都有一本自己的自傳,記載了我們一生的經歷,記載了我們的感情的糾結、家庭環境的變化、心理的創傷等等。比如,高血壓的人一定會覺得頸椎這個地方很僵硬;糖尿病的人,他一定後背很硬,臀部會很乾枯、很萎縮,肝功能不好的人手指甲多是豎條,心脹❤不好的人,耳垂上多褶皺等,這是個表裡的關係,都是有原因的。小孩子臨到三歲的時候,記憶會藏在尾椎這個地方,所以如果臨到三歲的時候他很恐懼,沒有安全感或者受到重大的衝擊,這個地方會不飽滿,會很乾枯或者很僵硬等等。如果我們內心感覺太痛苦的時候,身體會幫我們屏蔽掉所有的感覺,屏蔽以後當然體內的能量流動就產生阻塞了,就形成疾病了,這是給我們發出的信號,應向內求,然後再向外求,我們的自愈能力是非常強的。我們感覺身體哪裡不舒服,用“大愛健身法“,與我們身體所有皮膚,血管和血液,骨骼骨髓和肌肉,細胞和分子,五官和器官及經絡認真對話,效果很神奇。


第四,每個人都有七重身心:肉體、情緒體、理智體、意志體,還會有直覺體、光明體、空性體。這七重身心需要三種能量來滋養,肉體需要物質的能量來滋養,情緒體、理智體和意志體需要精神的能量來滋養,直覺體、光明體、空性體需要靈性的能量來滋養,能量不流動的時候就會產生疾病。所以啊,我們只有心裡沒有結,經絡運行順暢,氣血豐盈,按適當時令吃喝拉啥睡,那健康長壽是容易實現滴!

隨遇而安


其實,不管你有心還是無心,時刻都在天人合一中。人的用心和行動,對周圍的事物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些影響都遵循著天人規律和道的規律。

有人說,我想改變自身和環境,或者善惡哪個符合天人規律呢?其實,都是天人規律的一種。只是結果不同而已。


普賢之路


我認為天合人一,就是我們地球上人類和上天是連接的,因為上帝給咱們人類,造的天地萬物,是讓人類在地球更好的生活,享受上帝給咱們人類.造的太陽.月亮.水.空氣.各種糧食.水果.蔬菜等等,還有四季.春夏秋冬.運轉,咱們人類在地球上,應該感謝上帝對人類的付出與賜福,讓人類享受上帝賜予所有的一切物質,不花一分錢,咱們人類在地球的每一天,都是在享受著上帝源源不斷的,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供應著人類,咱們人類也在不斷享受著,上帝賜予咱們各種物質,所以咱們人類要保護好,上帝賜予咱們地球上各種資源,上帝也在每時每刻的,眷顧著人類,關心著人類,讓人類更好在球上.快樂.幸福.健康的生活,也是讓他造的人類和諧生活。




嚴化萍


謝謝這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豐富我們思想的機會。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什麼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為哲學思想。"天"代表"道"、"真理"、"法則","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迴歸大道,歸根覆命。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天人合一"哲學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據說,天人合一思想早在春秋戰國的孔子已有提出,漢朝董仲舒引申為天人感應之說,程朱理學引申為天理之說。也有人認為最早是道家思想家莊子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當代人文的天人合一解釋是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能夠領會所有生命的語言,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與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能夠取得對方生命的信任並和諧共存,與大自然和諧共存,人與物質、物質與物質極度巧妙完美的結合。

從道家觀點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範,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從儒家觀點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矇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慾望的矇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那麼,什麼樣的境界才能叫天人和一,現在的人為了生活,為了學習,為了爭更多的錢,為了仕途,努力拼搏,思想和體力都停不下來,這些都是人的現狀。

那麼,什麼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呢?

從上述來看,天道是無私的是平靜祥和的。要做到天人合一是很難的,因為天道在,合一難。因為現在一般人不易適應天道。看當今社會,沒有錢的人想有錢,有錢的人想更多的錢,思想上一時一刻都停不下來。為了個人的利益,人前人後在搏弈鬥爭中,在相互詆譭中,為個人的利益在爭鬥著。這和天道要求差的太遠,越來越遠。只有真正修煉修行的人,才能達到內心逐漸達到沒有私心雜念,當人達到心中一念不生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境界就可以叫做天人合一了。

感謝關注,一起學習思考,一起健康成長。






方方夢語


《天人合一是諸天大佬共同智慧的結晶》

以我個人的親身修道經歷總結如下,洪荒遠古時混鯤祖師的我,自認為自己的道法在宇宙界優秀頂尖,當時我是妖族的首領,於是就帶領宇宙界的妖族功打了天庭,當時擔任天庭的玉皇大帝是我大哥盤古,道教的道法再高也沒有慧眼,自然不知玉皇大帝是我大哥,大哥率天兵天將把我打敗後,我又投胎瑤池,因爭看無字天書將天打漏,二罪歸一,將我真靈壓在天牢,元神貶為凡間渡劫,所以我的兩個徒弟準提接引二佛棄道去西方統覽佛教,臥薪嚐膽,我雖在凡間,準提接引以及觀士音菩薩和文殊菩薩將我的元神心印傳法助基結丹完成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境界,待我重反天庭時,壓在天牢時的真靈和我的凡體完成天人合一。




馮萬振


在道教“天人合一”是指人與自然的融合,當人能感悟自然界的元素,能體悟天地間的自然法則,這種境界就可稱為“天人合一”也稱“與道合真”。

想要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必先要了解人體與自然的關係,。下面說一下道教中對人體與自然的觀念。

自然界:

五方:東,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長夏,秋,冬。五氣:風,暑,溼,燥,寒。

五化:生,長,化,收,藏。五色:赤,青, 黃, 黑,白。五音:角,徵,宮,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鹹。這些分別對應著五行:,金,水,木,火,土。

人體:

五臟:肝,心,脾,肺,腎。五腑:腸,小腸,胃,大腸,膀胱。五官:目,舌,口,鼻,耳。五體:筋,脈,肌肉,毛皮,骨。五液:淚,汗,涎,涕,唾。五志:怒,喜,思,悲,恐。分別對應五行:金,水,木,火,土。

人體與自然是可以通過五行聯繫起來的,在道教觀念里人只要用五臟,五腑,五官,五體,五液,五志,來感應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氣,五化,五色,五味。若有感應便可融合,也就能達到天人合一。

除此之外,在《鍾呂傳道集》以純陽真人呂洞賓問,正陽真人鍾離權答的形式展開,講述了人與自然的原理:

鍾曰:“人之心腎相去八寸四分,乃天地定位之比。氣液太極相生,乃陰陽交 合之比也。一日十二時,乃一年十二月之比也。”

也就是說把人體比作天地,天地相去八萬四千裡,人體心與腎相距八寸四分。天地之間有一股氣在循環往復,這股氣由太陽所生,冬至之時往上升,夏至之時往下降。因此而有一年四季的溫差變化。現在的自然界中,人能感應到的元素很少,但是可以通過修道慢慢的去感知自然,融入自然。融入自然也可以理解為“天人合一”。

綜上所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將自己融入自然。

金吾文化三成道長,很高興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