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提起宋子安,哈達街的老人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宋子安創辦了赤峰第一個戲班子,以每月500大洋之高薪聘請了當時譽滿京城的楊派武生裴雲亭,常駐赤峰演出。“安樂戲園”聲名鵲起。日本人佔領赤峰後,宋子安先生拒絕與日本人合作,另起爐灶,成立了“泰和戲園”,並在赤峰和周邊地區巡迴演出,受到平民老百姓的喜愛,享譽塞外。赤峰光復後,宋子安先生又接管了赤峰大劇院,並改名“慶豐戲園”。從民國初年到抗戰勝利,宋子安先生幾十年耕耘在赤峰梨園這片淨土,為弘揚傳統京劇藝術耗盡了畢生心血!赤峰戲曲能有今天,宋子安先生功不可沒。


宋子安,號水泰,光緒五年(1879年)出生於赤峰,祖箱山西省汾陽縣陽記村宋家街,後遷入赤峰。宋子安三歲喪母,父親又續絃。五歲他又喪父,便與嗷嗷待哺的弟弟宋永德跟隨繼母張氏相依為命。宋子安長到十餘歲,便為人牧羊,兼割草賣草度日。到青年時代就給人做長工。光緒三十年宋子安投毅軍當兵,駐防在河北、承德一帶,有幸接觸宮廷大戲河北梆子。因河北梆子系沿襲山(西)陝(西)梆子劇目,唱唸都夾雜著山西語音,引起他的懷念故土之情,因此使他對戲曲藝術產生濃厚興趣,他一面在軍中服勤務,刻苦自修河北綁子,日積月累,學到不少戲曲知識,從此與戲曲藝術結下不解之緣。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安樂戲院創辦人宋子安


民國十年毅軍駐防赤峰,宋子安被委任為赤峰民團團長,協助駐軍防禦盜賊,維持地方治安。宋子安任民團團長為了剷除鴉片對民眾的毒害,與有志者一同發起在赤峰頭道街臭水坑成立“修心公所”,後改為北京勸戒菸酒總會赤峰分會,眾人公推宋子安為首屆會長。為配合宣傳戒除鴉片,在該會禮堂入口上懸掛他贈送的“仁慈格天”匾額。禮堂左耳室懸掛他寫的一副對聯:“天下奇男子九州創業,人間大丈夫四海為家”。還將他重達五十公斤的宣德銅爐(附座)捐獻該會,燒香祈禱上蒼,使癮者豁然警醒,改過自新,也藉助藝術的感染力,編排新劇《罌粟花》(也叫《迷魂燈》),演出後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社會效果深遠。此劇為泰和戲班常演劇目。北京戒菸總會會長李毓如為此劇書有“省身三自反,好學兩無求”的檻聯,副會長謝天民因此特為宋子安書送“當仁不讓”匾額一方,以勉獎他對勸戒菸酒的貢獻。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赤峰縣城區九街三市歷史分期開拓界線示意圖

(紅圈處為清隆店)


赤峰頭道街有個清隆店,是賈家於清道光七年開設的,由宋子安的舅父賈貴臣執掌。後來舅父吸上鴉片,把清隆店以五百塊大洋抵押給銀行,無力贖回,後由宋子安託人求借,才得贖回。經商定,產權歸賈家,清隆店由宋子安執掌,按月償還借債並供給賈家生活費用,三年後算宋子安一個股,逐年分紅。從此,宋子安開起清隆店。


北大橋是當時赤峰唯一通往北部的交通要道。一進北大橋就是清隆老店。由於地勢好再加上宋子安交際廣,勤於經營,到偽滿時期,清隆店已發展成清隆客棧。宋子安沒有房產。開店以後,借地不拆屋,在清隆店大院內的東南角蓋起三間正房和三間廂房,壘上牆,成了獨門獨院,這算宋子安的唯一房產。清隆店經理職業,為宋子安的藝術事業鋪開了路基。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楊子彬宅


宋子安對戲曲不是一般愛好和追求,覺得只與同仁登臺票戲還不夠寄託,他一直想辦個戲班。1917年(民國六年)前後,赤峰縣商會會長楊子彬,從翁牛特右旗王爺色旺扎布手裡買下三份戲箱,經與愛好戲曲人士協商,宋子安租用楊子彬戲箱,成立起以楊子彬為財東,張仁、劉坦、玉永和、張德福等人參加的十大股戲班,定名為“安樂戲園”,這是赤峰城區最早的營業性劇團。宋子安被推舉為戲園老闆,負責戲園日常工作。


園址先設在赤峰後山(蜘蛛山)一家庭院裡,後因庭院狹小不敷應用,經與老爺廟和尚孫瑞商定,租用廟西空地,搭起蓆棚作為演出場所,被赤峰人稱為“戲園子”。那時主要劇種是梆子腔,演員來源是吸收王府戲班一部分演員和社會上的流動藝人。這些演員,大都是科班出身,藝道好,各有絕活,如刀馬靈芝草、花旦佛動心、青衣張連才、鬚生郭寶臣、武生劉慶安、紅淨閻善亭等都很受觀眾歡迎,共有演職員六十餘人。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神亭嶺》裴雲婷孫策(左)


戲園開業之初營業很好,觀眾甚多。經過一年多的演出,劇目有限,演員流動性大,演出營業每況愈下。1919年專派華清池經理王永和(戲園股東)到北京以月薪五百銀洋,用“馱轎”邀來京劇武主裴雲亭。裴雲亭來赤峰,使“安樂戲園”起死回生。裴雲亭在赤峰合同期滿,沒能留下,回到北京。裴雲亭走後,因赤峰人口有限,人民群眾生活困難,時間一久,“安樂戲園”又逐漸蕭條。


1920年前後,楊子彬開了三四年戲園,見此已無大利可圖,無意經營,竟終止戲箱租約,欲出售戲箱,徹底脫身梨園。演出沒有行頭道具,幾經交涉不成,只好停演。演職員看出“楊老爺”的用心,力促宋子安買下戲箱,大家跟著他幹下去。宋子安的旅店雖然經濟收入尚好,但剛剛還過債務,無力購買。楊子彬看到有錢的不想買,沒錢的買不起,想到了宋子安愛好戲曲,又開旅店,就把心勁用在他的身上,於是楊子彬找到宋子安,要他買下戲箱。宋子安說:“楊老爺,我哪買得起戲箱啊!”楊善於心計,設了一個圈套說:“我叫你買得起就買得起。”宋子安詫異地問:“怎麼買得起?”楊說:“賒給你”。宋子安信以為實,就答應了,說好三千大洋,當即寫了契約,宋子安買過戲箱,楊子彬又背棄諾言,屢屢逼債。宋子安靠戲箱開戲園,只好託人從天主教堂趙主教和舅母張素貢處借來些銀元送到楊公館。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馱轎


手巧不如傢什妙,有了戲箱,戲園又可以辦下去了。宋子安與王永和、楊建國等人,集資千元,建起“安樂戲院”,通稱宋子安戲班。演出場所未變,演員基本上是原班人馬,主要演員有旦角劉彩珠(水上飄)、賈玉仙、趙玉霞、李丹林,鬚生麻子紅、小你紅、十二紅,武生趙雲亭,花臉張壽春,武花臉張西天、金萬倉,武丑跟頭三等。這些主演各有幹秋,都是塞外知名演員。演出興盛一時,但時間久,有的演員走了,沒新角就掉座。1925年2月,又派人到北京天橋,用“馱轎”第二次將裴雲亭接來,為赤峰觀眾獻出了許多好戲。由於宋子安能團結藝人,善於經營,又有裴雲亭這位臺往子支撐,使“安樂戲園”一直堅持下來。


日寇侵佔赤峰後,宋子安又辦了三年戲園。到1936年,日本少佐西村行智為奴化中國人,佔領演出場地,從宋子安手中奪走戲園子,成立赤峰大戲院。宋子安很有民族氣節,是非分明,不與日寇共事,在藝人的支持下,另組自己的“泰和戲園”(泰和戲園是宋子安承襲宋家泰和堂得名),與赤峰大戲院對抗。不少演員都不願受日本人的氣,放棄較安定的演出環境,紛紛參加宋子安的“泰和戲園”。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雯蒻彧劇照


宋子安另組泰和戲園,引起西村的不滿,視其為仇日反日行為,西村在他的上司面前常說宋子安的壞話,並放出風來說,宋子安與南軍有聯繫。西村知道宋子安在赤峰有聲望,也不敢輕易惹他。說宋子安與南軍有聯繫,用意是對宋子安進行恫嚇,使“泰和戲園”停下來。宋子安不理會西村的恫嚇,照樣把“泰和戲園”堅持辦下去,但他也不和日本人正面衝突,惹不起,躲得起。


“泰和戲園”在赤峰市內沒有演出場所。春節剛過,宋子安就披星戴月領著戲班到農村去唱戲,有時還帶上家裡人到附近農村去看戲。一年春秋下去兩次。秋季演出時間最長,每個臺口一般都唱六天,也有加演三天的。一年總要下去五、六個月。那時下鄉演出,交通不便,風餐露宿,生活非常艱苦,夜裡沒處住,就搭帳篷睡在地下。有時演出營業不好,沒收入,演職員只好到農民家裡要飯吃。所以有人管宋子安叫大討飯的。只要宋子安沿村走一趟,演員們這一天就能有飯吃。“泰和戲園”除在赤峰一帶農村演,也常到外縣演出,往北到過烏丹、林西、林東,西至圍場、隆化,南至寧城、建平,東至敖漢、朝陽、錦州的半截塔等地,每到一地演出,都受到觀眾歡迎,演員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烏丹彩雲樓


1942年春節,“寫頭”事先寫好臺口,在烏丹與朱掌櫃合夥,蓋起五間土木結構能容納七百人的簡易劇場。為慶祝烏丹劇場的開業大吉,特准備加演“開臺”戲。可是在開演的前一天,劇場將要完工時,由於檁木溼,房頂泥抹得太厚,致使劇場突然倒塌,把正在施工的常壽山等人壓在裡頭,這下可嚇壞了宋班主,組織演職員一齊動手,好不容易把壓在裡頭的幾名演職員搶救出來,幸好沒砸死人。開臺戲的戲票已經賣出去了,如不按時演戲,沒有收入,六十多名演職員用什麼開支?這把宋子安可急壞了。大家見班主著急的樣子,都很同情他。有個叫二虎的小夥子自告奮勇,領一把人用木頭杆子和席子,一夜之間又搭起一個簡易劇場,保證了第二天按時演出。“泰和戲園”有了自己的劇場,大家都非常高興,按預定加演應節戲以示慶祝。


解放前戲界有點迷信,規定大年初一不演戲,如果演戲一年都不順當,為了一年的吉利,在初一這一天演戲,紅淨、老生都得演靈官。這一天的戲,比平時早三十分鐘開演。第一個進場的觀眾不要戲票,名曰財神票。第一場,鑼鼓響後,跳靈官。四位飾演靈官的演員,手持靈官鞭,鞭上各系一掛鞭,跳唐朝判舞上場。跳畢,齊立臺口,將鞭燃放完下場。第二場跳財神。兩個文招財童子戴加官臉上場,手持“開市大吉,萬事亨通”兩個紅條幅,跳到臺口,臺下觀眾鼓掌,表示祝賀,招財童子將紅條幅放到舞臺正面桌子上下場。兩個武招財童子,手拿元寶,跳四門,走到班主跟前,將元寶交給班主,祝福班主戲業興隆。武招財童子回後臺,文招財童子頭戴加官臉,手拿牙笏上場,牙笏上寫著“指日高升,招財進寶”,向觀眾表示祝福,臺下觀眾又是一陣掌聲,接受演員的祝福,回後臺,開打,上靈官趕鬼、驅邪、宰小雞、撒雞血。最後上兩個掃臺童子,將臺上鞭炮紙掃淨,這個禮節戲,表演二十分鐘。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赤峰廟會期間的繁華景象


梨園弟子為舊戲班“打凍”編了八句順口溜:一九、二九,熱羊死朽,三九、四九,打罵不走。五九、六九,抬頭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八十一,唱戲的發脾氣。老闆倒水,財主點菸,財主、老闆照顧不到,貧漢子就要把臉翻。


中國梨園界老早就留下一年一度“打凍”的老規矩。宋子安採取貓冬的辦法是,主要演員掙錢多的,每年冬都住在城裡,吃住條件要好一些。如果當年演出營業好,收入多,一般演員也可以到城裡來貓冬,生活也要好一些。如果當年演出營業不好,就把大部分演員安排到農村去“打凍”。在偽滿康德四年以後,有四五年時間,宋子安就把一般演職員安排到赤峰北離橋頭八華里的上橋頭“打凍”。上橋頭有一家地主叫韓國興,是宋子安的表弟,韓家比較富有,大院內有十七間房子,騰出兩間條山炕給演員住,有十幾名演職員吃住在韓家,每天吃的是小米飯白菜湯,能吃飽飯。其他二十幾名演職員,住在營子裡的老鄉家,演員吃的糧食由班主供應。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財神廟大戲樓


有一部分演員有吸大煙的嗜好,一到冬季不掙錢,他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一到年根底,有的演員就背上口袋到農民家裡去斂豆包。南和秋的兒子會吹吶,一進臘月,他就拿上嗩吶,挨門吹,他比誰都要得多。由於嗜好所迫,有些演員實際上是要飯吃。


中國有句語:“能領幹軍,不領一戲。”是說戲班難領。確實,在舊社會,除戲霸把持劇院以外,一般領班唱戲的,可比其它行業的頭行人更難當。宋子安從民國初年開始領戲,歷經幾十年操夠了心,克服了各種困難,把戲班演出活動堅持到解放前,這是很不容易的。領藝人演出與領工人幹活、軍人打仗有很大不同。在舊社會演員既是體力勞動者,也是腦力勞動者,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其自己的特點:他們吃苦耐勞,業務上勤學苦練,認真演戲,為觀眾所喜愛。可是藝術工作本身,也給演員帶來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藝術觀點,不同的生活習慣。有本事的名演員,往往有脾氣。一般演員和主演相比,脾氣要小一些,工作上能任勞任怨。但也有調皮的,有的越是“柴頭”、調皮越能調出花樣來。在舊社會,演員和班主是僱傭關係,給啥錢幹啥活。邀來的角都有合同。領班人在工作上稍有漏洞,就會出現麻煩。如果有人在開演前拿一把裝病,會立即出現緊張。票賣出去了,甚至觀眾都進場了,不能開演怎麼辦?停演對觀眾交代不了,再說六十多口人一天的花銷,都得領班人承擔,所以有人說,肚量不大的人,領不了戲班。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財神廟會上唱戲酬神


宋子安在舊社會領班唱戲幾十年,飽嘗了領班難的滋味。領班難,除了內部人員難領外,還有外界加給的難處。有一次把海報貼在日本人的廣告上,日本人把當事人找去,痛打一頓。打在工作人員的身上,痛紅在宋子安的臉上,作為一個領班的連工作人員都無法保護,使他由衷地漸愧。


在縣城演出要點燈照明,日偽當局看著不順眼,以防空為名,把當事人抓起來,宋子安還得想方設法往出保人。偽滿的軍、警、憲、特、官更、地痞來看戲,有哪點安排不周,便處處找麻煩,輕者傳訊、搜查,重者抓人打罵、封箱,不讓你演出。遇見再大的困難,宋子安也得周全,當亡國奴的滋味他是深深嘗受了。俗話說,“不圖三分利,誰肯起五更。”有人說,宋子安開戲園子是為了掙錢,這話也是對的。可事實並不象他預想的那樣。一位票界知情者說:“宋子安多年領戲,沒落著錢,只落個樂和。”這是真實情況。說開戲園的不掙錢,那是不可能的,可是他掙來的線,除了花費,還得買戲箱。所以他的二女兒宋玉芝曾感慨地說:“掛車領戲,有名無利!”這大概是宋子安前半生領戲的真實寫照。宋子安的兒子宋毓蒲(在臺灣定居)曾說:“我的父親是個平凡的人,可是父親對戲劇藝術,似情有獨鍾。常在我們兄妹面前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就是公道和正直,囑為處世立身的準繩。也常介紹歷史上的名人志士奮鬥事蹟,更鼓勵我們去看戲,從中吸取教訓,在我的幼小心靈裡發生了很大作用。”宋子安為人和藹,對子女以身作則,除了喝紅茶、聞鼻菸,別無其它嗜好。他常以統帥近百人的泰和戲班,踏遍熱河全境為自豪。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哈達街中心


宋子安在赤峰夠不上富戶,錢不多,氣也不粗,但卻有一副熱心。他為人豪爽,交際面廣,辦事公道,以和為貴,在旅店業是個代表人物,又開戲園子,挺有名氣,官私兩下都能支應,是赤峰城裡挺活躍的頭面人物,有些地主鄉紳也要敬他三分。正因為宋子安是這樣一位有威望的人物,所以哪家有啥事都樂意去找他。只要有人找他,總是有求必應,盡力而為。他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要他出面,問題總有解決的辦法。市內有什麼大事小情的也落不下他。赤峰市內人口不多,商業倒挺發達,許多商戶,都是從河北、山西來的,宋子安的老家也是山西,這部分商戶有啥事更樂意找他幫忙。由於他能為人排憂解難,為了感激他,東水地叢芳所寫的“見義勇為”和薑桂題贈的“熱心公益”兩塊匾額掛在家裡,他總以此為榮,盡力為鄉親們做點事。人們為了尊敬他,稱他宋會長。有人誤認為他當過商會會長。其實會長頭銜的由來是,民國十九年各地籌備農會,宋子安是農民出身,在當地有聲望被推為農會會長。日軍侵佔赤峰,宋子安不願侍敵,被日本憲兵以“通敵罪”關押數月,被打得遍體鱗傷。釋放後,毅然辭去農會職務,全力以赴地經辦戲班和清隆店。


赤峰街最早的戲園領班~宋子安

赤峰劇場


1945年“8·15”祖國光復後,人民政府對他信任,以旅店代表的身份讓他擔任赤峰市商會執委,他給人民政府做了不少好事。國民黨佔領赤峰後,宋子安這個商界頭面人物,處在他的地位,也得應付。國民黨撒走,赤峰第二次解放,宋子安自然成了不十分光彩的人物。他不得不懷著遺憾的心情離開赤峰到北京住在三女兒家。因為他沒有民怨,自然也沒有人糾纏他。在京、承兩個女兒家安度晚年,直到1959年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三歲。


迄今,老一輩赤峰人,依然懷念他對赤峰戲曲事業所做的貢獻和“凝固鄉里,熱心公益”的俠骨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