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到底什麼是《大學》之道?道可道,非常道?不喜歡國學者,請繞道

 

到底什麼是《大學》之道?道可道,非常道?不喜歡國學者,請繞道

 
  


  一、《大學》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唐以前,點擊率不高。是韓愈等人將它介紹給世人的。到宋代,程顥、程頤兄弟倆非常重視它,稱之為:“孔氏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後來,南宋朱熹在二程基礎上,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 他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朱熹還將《大學》列位四書之首,在明清以後的幾百年裡,成為官方考試的指定教科書。
  曾經有諺語云:半部論語治天下,一篇大學天下平。《大學》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大學》能教給我們什麼呢?我們先看第一章:
  
  1、《大學》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2、註解(先處理幾個有爭議的地方)
  大學
  鄭玄說,博學;朱熹說,大人之學。這裡的大人不是長大的人,是很強大的人。必須會“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術”等技能的人。在此取朱熹之說法,因為《大學》這種學問真的很強大。
  親民
  王明陽說,親近、親愛。朱熹說,新民。為了對應後面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此取朱熹之說法,這樣利於構建我的理論體系。
  格物、致知
  一說為,摒棄物慾的矇蔽,招致自己的良知;一說為,推究事物的原理,認識萬物的本原。如果取物慾良知之意,八個步驟的次序顯然天衣無縫,但是,它不對應三個原則。如果取原理本原之意,就可以將八個步驟分配到三個原則裡面去。所以,在此取原理本原之說,這樣我後面的發揮非常得心應手,不會出現“兩個黃鸝鳴垂柳,一行白鷺上西天“的尷尬境地。

  
  3、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於發揚先天固有的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讓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要達到的目標才能確定志向,確定志向才能內心寧靜;內心寧靜才能泰然安穩,泰然安穩才能行事思慮周詳,行事思慮周詳才能達到最高的理想境界。世上萬物都有根柢和末梢,天下萬物都有結局和發端。能夠明白它們的先後次序,那麼,就能夠接近大學的最高境界了。
  古時候想要把彰明的天賦從個人推廣到天下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先要端正自己的內心;端正自己的內心,先要使自己意念真誠;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推究事物的原理。
  推究了事物的原理,就認識了萬物的本原,獲得了知識、增長了智慧。在智慧的引領下,反觀自身,我們才會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們自己,使內心意念真誠,意念真誠後才能內心端正,內心端正後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族,整治好自己的家族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國家治理好才能天下太平。

  從天子到平民,都是要把修養自身道德作為根本。
  一個自身的道德修養敗壞,卻要他整治家族、治理國家、使天下太平,那是不可能的。他所尊重的人輕視他,他所輕視的人尊重他,這樣要達到整治家族、治理國家、使天下太平,那是從來也沒有過的。
  
  3、點評
  這就是《大學》(朱熹整理版)第一章的內容,也就是朱熹所強調的“經”。確確實實,這短短的二百多字,濃縮了整篇《大學》的精華。其所闡述的知識點如下:
  一宗旨:道。
  三原則:親民、明明德、止於至善。
  八步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六動作:知、定、靜、安、慮、得。
  二次序:本(知止)、末(得道)。
  
  將上面的知識點按照其從屬關係梳理後,我們發現:
  首先,要搞清楚事物的次序。本和末。
  其次,要得道必須經過六個連貫的動作。
  其三,道包含有三項原則和八個步驟。


到底什麼是《大學》之道?道可道,非常道?不喜歡國學者,請繞道



  二、什麼是大學之道?


  我們平時經常用“知道”這個詞語。但是,遺憾的是熟知並非真知。所謂的知道,先須知止,後才得道。在本章,我們只分析關於“道”的概念,其他知識點在別的章節詳解。
  這個“道”是不容易道得清的。還記得我的一位朋友在給企業家們講解關於管理之“道”的時候,引用了很多古代的名言,什麼“道可道,非常道”;“一陰一陽謂之道”;“形之上者謂之道。”結果有一位學員――名字叫做何足道,跟他開玩笑:“老師,你簡直是胡說八道,我一句都沒聽懂。”其他學員也跟著起鬨:“何足道同學的道,我們聽得懂,老師你的道,我們也是一句都聽不懂。”
  有道的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為了更好地理解“道”,引用一下其他子書的觀點一起論證,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 道,高度概括,亙古不變
  


  道,在許慎的《說文解字》裡面解釋為:“道,所行道也。”也就是說,道就是道路的意思。後來,很多人從這一通常意義出發,引申為用以闡述天地自然和社會人事的規律和法則。所以,道就這樣成為了中國古代思想家為了探討世界的本原、研究事物發展變化規律而提出的哲學範疇。
  
  先看幾個例子。
  (1)大道至簡;大愛無言。――《宓子 第七篇》
  (2)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 四十一章》
  這兩句話的意思差不多。確確實實,大道理都是很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可以說明白。
  美國股神巴菲特的“三個法則”投資策略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美國股神為了幫助舊金山的非營利組織格萊德基金會募款,用以資助窮困和無家可歸者,他從2000年開始就推出了競標午餐的方式。也就是說,誰出的價格高,誰就有機會跟巴菲特共度午餐,分享投資心得。
  有很多富豪包括中國的段永平先生,曾經跟巴菲特共度過一個難忘的午餐。
  富豪們的第一個問題,也就是迫不及待的、涉及自身利益的問題,都是關於巴菲特投資的“三個法則”。

  巴菲特早就洞察這些人的心裡了,他一邊慢慢品著咖啡,一邊娓娓道來。第一條法則:永遠不能做虧本的買賣。
  啊?這個大家都懂啊!在富豪眼睛變圓之時,巴菲特繼續說他的第二條法則:一定要做賺錢的買賣。
  這兩條都是廢話了,等待第三條吧!富豪心裡想。
  巴菲特終於說出第三條法則了:必須記住前面兩條法則。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二十五章》
  (4)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董仲舒 舉賢良對策》
  世界是在變化著的,我們必須找到一個不變的“道”,才能駕馭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才能以不變制萬變。
  最鬱悶的事情是,當機會來臨之際,一切的規則都改變了。下面一段民謠,就是一個有力的例證:
  我們是怎樣的一代人?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當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我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分配的;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做;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卻發現房子已經買不起了; 當我們沒有進入股市的時候,傻瓜都在賺錢;當我們興沖沖地闖進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成了傻瓜。

  那有沒有不變的法則呢?有。其中有一條經營之“道”就是這樣的――
  如果你是一個身無分文的創業者,你不妨到那些充滿了暴利和遊戲規則不健全的產業中去;撈取你的“第一桶金”;可是如果你又是一位胸懷大志的企業家,那麼,你就必須馬上把雙手洗乾淨,然後儘快而永遠地離開那裡。
  娃哈哈老闆宗慶後就有這樣的經歷。
  二十一世紀90年代可謂是保健品的天下。曾經有人用一個經典的順口溜來形容這個市場的本質。“天上打廣告 ,地上鋪渠道,彎腰撿鈔票,老闆哈哈笑。”這個市場也曾經培養了好幾個亂世英雄,比如:太陽神的懷漢新、三株的吳炳新、飛龍的姜偉、娃哈哈的宗慶後(宗慶後當年是靠兒童營養液起家的)等等。這些人除了宗慶後以外,都認為保健品象可口可樂一樣長命百歲,這是一個非常安穩的市場,老闆可以“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但是,非常遺憾!沒有多久,中華鱉精出事了。 1995年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曝光“中華鱉精”真相後,鱉精保健品兵敗如山倒,整個保健品行業都受到影響。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其他保健品也被中華鱉精憋死了。
  但是,宗慶後在兒童營養液尚出處旺銷期的1992年便推出了果奶。實現了戰略上的一次轉移。96年,宗慶後又試探性推出娃哈哈純淨水。

  娃哈哈成功轉型了,生存下來了。為什麼其他企業家在“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時候,宗慶後卻急流勇退,是因為宗慶後很懂得這個“大道”。


到底什麼是《大學》之道?道可道,非常道?不喜歡國學者,請繞道


  
  2. 道,重在領悟,不易言傳。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 第一章》
  這句話的意思是:道可以說出來,就不是永恆的道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永恆的道是靠悟出來的。
  有人說:人生的意義就是“修道”,人生的目標就是“得道”,人生的使命就是“弘道”。可是,並不是每個人修道,都會馬上得道。這一過程還有一個環節―― “悟道”。得道的快慢決定於你的悟性。不然,老子不會說,道可道,非常道了。
  在得道的過程中,有兩種方式:漸修、頓悟。
  漸修就是量變引起質變,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修行的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得道了。有一個《第七個包子》的故事可以證明這一點:
  有一個人肚子餓了,他買包子去。由於包子非常小,他不得不吃了好幾個。第一個不行,第二個、第三個還是不行,當他吃到第七個,肚子終於填飽了。他突然後悔起來:原來是第七個包子可以讓我變飽的,我當初為什麼不只吃第七個呢,前面六個全是浪費了。當然,這個人的想法是錯誤的,在這七個包子裡面不是哪個包子把他餵飽了,而是七個一起才將他餵飽了。有時候,學道也是這樣的,功到自然成。
  而頓悟卻跟這種方法相反。它強調的是直指人心,見性得道。有一個《第一支蠟燭》的故事可以說明這一點:

  有一個房間,裡面非常黑。進來一個人,點燃了第一支蠟燭,整個房間亮了。如果這個人繼續點燃第二支、第三支,乃至一百支、一千支,房間裡面無非是更亮一下,能真正起到作用的是第一支蠟燭。有時候,學道也是這樣的,頓悟比修行更重要。下面,再看另一個例子:
  老闆是潮州人,不認識幾個字。老闆的生意很大,身家過億。為了讓自己的企業基業常青,老闆決定把自己的寶貝兒子送到哈佛大學讀MBA。
  兒子畢業後,很順利地進入了企業管理層,並且在一家分公司擔任第一把手。
  一年後,兒子被弄得焦頭爛額,身疲力盡。大學裡所學的績效考核、目標管理、標杆超越都用上了,業績不但不上升,反而下降了。
  某天下午,兒子專程搭飛機回總部,跟父親發起牢騷。訴說這一年來,他如何廢寢忘餐、如何軟硬兼施,部下就是不樂意聽他指揮。
  老闆認真聽完後,從辦公桌的抽屜裡拿出一根三十釐米長的繩子放在桌上,叫他的兒子用手拿著繩子的一端向前推,看能不能讓繩子往前移動。
  結果,不論怎樣推,繩子就是不肯往前移,只是歪歪斜斜地在原處扭動。
  父親接著要兒子調一個方向,然後往前拉,看情況如何。

  結果,繩子筆直地往前走了。
  老闆問:“你現在悟到了什麼嗎?”
  兒子說:“老爸,我明白了,人是有惰性的,就象這根繩子一樣。做領導的不能在後面推,必須在前面拉。”
  面對上面這個案例,可能有人會納悶:老闆的兒子在哈佛大學難道還沒學過《管理學》這門課程?答案是:兒子學過,也學到了,只不過是沒悟到而已。可見,學習的過程中“悟道”是多麼的重要。
  但是,人的悟性深淺跟個人的社會閱歷有關,不同的年齡段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領悟。就象一個女的去解讀她的男朋友一樣。如果是十幾歲的女孩,你會以帥不帥去解讀對方;如果是二十幾歲的女生,她會以有沒有錢去解讀對方;如果是三十幾歲的女人,她會以人品好不好去解讀對方。
  
  3、道,萬物本原,普遍規律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 四十二章》
  (2)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萬物各異理,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韓非子 解老》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道是萬物的本原,世間的事物儘管千差萬別,但是,道理都是一樣的。
  為了證明道總是相通的,我們先看一個小故事。
  張老闆參加了國學應用班,上課的地點在泰山書院,老師是一位很有修行的居士。某天,張老闆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自己的老師。來到居士的會客廳後,張老闆與居士一邊品茶,一邊閒聊。突然,他問了一句:“老師,什麼原因會讓某物團團轉?”
  “皆因繩未斷。”居士隨口答道。
  張老闆聽後,頓時目瞪口呆。
  居士見狀,問:“什麼讓你如此驚訝?”
  “不,老師,我驚訝的是,你怎麼知道的呢?”張老闆說,“我今天在來的路上,看到山坡下的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幹上,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去吃草,誰知它轉過來轉過去都不得脫身。我以為老師你沒看見,肯定答不出來,哪知老師一出口就答對了。”
  居士微笑著說:“你問的是事物,我答的是道理。你問的是牛被繩縛而不得脫身,我答的是人心被俗務糾纏而不得解脫,一道通百事呀。就象有些企業家一樣,過於追求金錢帶來的快感,忘記了追求精神帶來的快樂,結果變成了兩院院士(進了法院、進了醫院)。張老闆啊,別忘記了,想追求快樂的生活,不能被太多的名韁利鎖所牽引啊。”

  
  再看另一個故事:
  如家連鎖酒店成立於2002年6月,在以後的幾年時間裡,營業額一路攀升,酒店的數量也從2002年的5家迅速發展到2004年的55家。
  這個時候,董事會開始籌劃未來了,他們準備打造一個全國連鎖的集團公司,他們非常需要一位能把公司做到十億、百億營業額水平的CEO。
  從哪裡才能找到這樣的人才呢?最初,如家董事會在酒店行業中物色,可惜的是,酒店行業中沒有他們所期望的那種人才,因為連鎖酒店是一個新型的行業。
  這個時候,有人建議:既然關注點在連鎖上,我們是否應在連鎖行業中尋找?並且連鎖行業中發展最快的是零售業,我們能不能在零售業中尋找理想的人才?
  後來,獵頭公司找到了孫堅。孫堅自89年赴澳洲學習市場營銷之後,一直在事零售業工作。2000年加盟英國翠豐集團下屬百安居(中國)公司任中國區市場副總裁。
  如果獵頭公司將孫堅挖過來,那麼,如家董事會不得不考慮兩個問題:職業經理人的激情往往不如創始人,非專業出身的孫堅還須從零開始學習酒店管理。
  儘管顧慮重重,如家董事會的沈南鵬和梁建章還是面試了孫堅。那場面談長大三個多小時,三個男人開始談六西格馬、侃流程改造、系統搭建,越聊越來勁,最後,孫堅說:“坦率地講,我不懂酒店,如果我與如家會有哪些相關聯的話,那就是我的管理經驗,我身處服務業、連鎖行業。從產品角度上講,隔行如隔山,但從管理上說,隔行不隔道。”

  沈南鵬聽後,說:“嗯?有道理,說明我們有緣分。孫先生,你後天開始上班吧。”
  就這樣,孫堅一個賣油漆的,憑一句話“從管理上說,隔行不隔道”,開始轉入酒店行業了。
  


到底什麼是《大學》之道?道可道,非常道?不喜歡國學者,請繞道


  4、道,最高境界,形之上者


  形之上者,謂之道;形之下者,謂之器(術)。――《周易 繫辭上》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師說》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術可以昇華為道,道反過來也可以駕御術,學習任何一門技能必須達到“道”這個層面,否則,還是楊白勞(白白勞動)。常話說“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就是這個道理。
  《莊子 養生主》裡面有個“庖丁解牛”的故事很說明這一點。
  有一個名叫庖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殺牛的動作象跳舞一樣優美,殺牛的聲音象唱歌一樣好聽。
  梁惠王看後非常驚訝,忙問:“嗯?你的技術怎麼會高明到這種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說:“因為我追求的是‘道’,也就是研究牛的解剖知識。當初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對牛的結構還不瞭解,用壞了很多把刀,也把自己累壞了。三年之後,我已經弄懂了牛的內部結構,現在宰牛的時候,我根本不用看,全憑意念,順著牛軀體的肌腱走向,沿著骨間隙用刀,一下子就把一頭牛分解了。如果不認認真真學習解剖知識,那是很麻煩的。技術高明的廚工每年要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割肌腱;技術一般的廚工每月要換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子去砍骨頭;而我現在手中的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數千頭,但刀口還象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 ”

  梁惠王聽後說:“哦!我明白了,道比術重要。”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道’有四個特點。那麼,大學之‘道’是否符合這四點了呢?
  答案是完全符合。
  第一,從“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可以說明大學之“道”是高度概括,非常簡練的。
  第二,從“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句話,可以說明大學之“道”是重在領悟,不易言傳。
  第三,從“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句話,可以說明大學之“道”是萬物本原,普遍規律。
  第四,再從“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句話,可以說明大學之“道”是最高境界,術之昇華。
  
  《大學》這篇文章告訴我們:管教家族、管理企業、治理國家都是一樣的,僅是程度的差異,沒有本質的不同。關鍵在於一個字――“道”(具體的方法後面各章節會繼續詳解),如果弄懂了這個“道”,就非常簡單了。老子也曾經說過“治大國如烹小鮮”《老子 六十章》,這兩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都是東方的理念,那西方的管理學又是如何闡述這一點呢?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