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瀾滄縣採取“九舉措”全力保持經濟社會健康運行

瀾滄縣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方針,嚴格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要求,由全面防控向精準防控、重點防控轉變,瀾滄縣採取九舉措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項工作,全力保持經濟社會健康運行。

瀾滄縣採取“九舉措”全力保持經濟社會健康運行

一是全力決戰脫貧攻堅。強化問題導向,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持續深入開展問題排查,抓緊抓實掛牌督戰,確保問題整改全部“清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扶貧機制,補齊短板弱項。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全面落實兜底保障各項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實現脫貧摘帽。

二是確保工業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精心組織,落實責任,系統聯動解決復工復產中的生產要素保障、原料供應、物流運輸、產業鏈配套、資金短缺、用工等突出問題,將各項惠企、利企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堅持保重點、保後續、保市場,加大擴產轉產,千方百計做好防控物資保障工作。緊盯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一企一策推進復工復產。

三是加快農業高質量發展。

抓住當前種植的關鍵時期,全力做好春耕備播。建立重點農業企業包保制度,引導飼料、農獸藥、畜禽屠宰等農業企業,儘快實現復工復產。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輻射帶動廣大農戶發展。加強產銷有效對接,擴大農產銷售。

瀾滄縣採取“九舉措”全力保持經濟社會健康運行

四是保障交通運輸通暢。

加強指導,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交通運輸,穩妥有序恢復全縣客運。運輸企業制定客運班線恢復運營方案,做好站場消毒、車輛消毒和駕駛員、一線工作人員培訓及防疫物資儲備等恢復運輸準備工作。有序開通城市公共交通、縣鄉道路客運和農村客運班線並正常運營,適時恢復縣際道路客運,方便人民群眾出行。有序有效安排復工復產人員錯峰出行,合力調配組織運輸保障,強化檢疫排查,確保復工復產人員安全順利返程。

五是促進旅遊文化產業改革發展。

根據疫情發展,適時有序恢復開放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務場所,有序恢復開放旅行社、景區景點、星級飯店、景區民宿客棧等文化旅遊企業。把握疫後市場變化和群眾文化生活需求,支持舉辦各類文化和旅遊節慶活動,創新文化旅遊產品和服務,著力培育文化旅遊網絡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新產品、新業態,不斷豐富文旅市場供給,促進文旅經濟恢復性增長、高質量發展。

六是穩步推進學校全面復學。

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含幼兒園)開學時間延期至2月底以後,具體開學時間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有關安排另行通知。縣教育體育局認真指導各學校、幼兒園按照《普洱市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要求,科學制定開學預案,在建立完善健康監測、每日報告、殺菌消毒、應急處置等機制,落實學校和師生疫情防控措施。

七是加快恢復生活服務業。

準確把握全縣疫情防控階段性特徵,積極引導服務業復工復產,合理安排恢復餐飲、住宿、家政、理髮、維修等生活服務業,暢通人流、物流、供應鏈,全力以赴為生活服務業恢復營業提供便利,儘快恢復辦理生活服務業從業人員健康證,正確引導服務經營企業儘量避免人群聚集,做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八是積極籌劃一批重大項目。搶抓機遇,認真做好項目謀劃工作,針對此次疫情暴露的短板,積極謀劃一批醫療衛生、應急管理等領域補短板項目,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規劃盤子。

九是超前謀劃新經濟。

緊緊抓住疫情催生的遠程辦公、大健康、區塊鏈等新產業、新業態,積極順應產業結構調整、社會治理創新、消費需求變化等新趨勢,謀劃新經濟、擁抱新經濟、發展新經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