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暖男”主任的抗疫故事

紅網時刻2月28日訊(通訊員 孫移新)“暖男”是時下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對於它的定義,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標準。在新邵縣人民醫院CT室全體成員的心中,主任曾舫就是他們心中的“暖男”。

曾舫,新邵縣人民醫院CT室主任。為人溫文儒雅,工作任勞任怨,頗有領導才能,同時能給家人、朋友、同事溫暖的陽光,這就是大家對他的評價。

“暖男”主任的抗疫故事

曾舫正在認真閱片

庚子鼠年新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神州大地,也使CT室再一次走向了普通大眾的視野,肺部“磨玻璃狀”“白肺”等專業名詞頻頻出現在網絡媒體上。曾舫說,這是一場遭遇戰,也把CT室從醫技輔助科室推到了抗疫一線科室,同時讓大家認識到了CT室工作的重要和我們職責的神聖。

1月23日,醫院收治了一名發熱患者孫某。曾舫回憶說:“晚上7點,值班醫生彭其愷看到片子後第一時間告訴我,結合臨床資料,初步確定孫某為疑似病毒性肺炎。那一刻,我有點懵了,因為,新冠肺炎的診療指南我們已經培訓了好幾次,我相信他的專業水準。沒有想到,疫情來得這麼快。但它真的來了,而且離我們這麼近了!”隨後,他趕緊組織全科討論分析,並把討論結果及時報告給院領導和臨床醫生。也就是從那天起,曾舫和CT室全體成員主動取消春節休假,全力備戰疫情防控。

新冠病毒來勢洶洶,CT室的工作壓力陡然劇增。作為科主任的曾舫,要組織人員培訓、合理規劃佈局、及時討論分析……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因為肺部CT是篩查和診斷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這裡的工作人員每天和確診患者或者疑似患者零距離接觸,他們的防護安全是曾舫最關心的。他及時協調開通醫務人員專用通道,制定發熱患者檢查流程,想方設法調配防護用品,叮囑年輕工作人員做好個人防護,落實手衛生消毒工作等等。他就像一個大家長,每天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叮囑。

每天早上,曾舫都會早早地來到科室,先到科室轉一圈,檢查一下環境及物體表面的消毒處置是否落實到位,科室防護物品是否夠用,然後向夜班值班人員詳細瞭解科室動態,再進行集體晨交班。

“暖男”主任的抗疫故事

CT室晨交班

其他時間,曾舫都盯在第一線,每一個可疑病例他都親自審核,每一個確診病例他都組織科室討論分析。作為新邵縣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平均每天要接診120餘人次,肺部影像診斷工作從早到晚無停歇地進行著。

“為避免交叉感染,我們實行分時段檢查,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一個時段專門為發熱患者做檢查。”曾舫說,“這對CT室來說壓力和挑戰都不小。”每天面對近百張肺部CT,診斷醫生們必須準確而快速地書寫著報告,同時標記特殊病例,確保精準高效地為臨床提供影像信息,在狹小憋悶的空間裡,他們不分晝夜,常常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厚重的防護服,“朦朧”的護目鏡,臉上悶出的疹子,勒出的印痕……曾舫說:“醫院在各方面給我們很大的支持,大家全力以赴、義無反顧,在這場遭遇戰中,我們的收穫大於恐懼。”

面對傳染力如此之強的病毒,再加上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大家難免會出現焦慮、恐慌的心理。曾舫積極參加醫院心理疏導志願服務小組的培訓,及時瞭解科室所有人員的心理動態,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一次,護士唐菲上了十幾個小時的夜班,隨口說道:“好想吃披薩啊!”沒想到,第二天早上,曾舫就默默地提了一個披薩到科室。技師李娜說:“醫院把我們作為一線科室,給了我們強大的物資保障,再加上舫哥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照,讓我覺得,能參與抗擊疫情,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說到家人,曾舫說,自己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也不是一個稱職的爸爸。在醫院辦公室上班的妻子姜春燕,這些天也在為抗擊疫情忙碌著。“特殊時期,辦公室事情也多,她既要上班,還要兼顧家裡,真的不容易。尤其是那天晚上,我們兩個都在加班開會。晚上11點多了,孩子居然一個人走到我們開會的地方來了。那一瞬間,真的感覺有點心酸。”曾舫說。

截至2月27日,已連續工作一個多月的曾舫和他的“戰友們”共為4000餘例患者進行CT影像檢查。

近幾天,新邵縣5例已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返回醫院複查,看到他們的CT片子炎症範圍已逐漸縮小甚至消失,曾舫和同事們都感到無比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