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記者走基層丨張家界:讓拋荒的耕地長出群眾的“希望葉”“美好葉”

記者走基層丨張家界:讓拋荒的耕地長出群眾的“希望葉”“美好葉”

勞作景象。

紅網時刻張家界2月28日訊(記者 張潘 通訊員 胡燕)“大姐,你扦插的莓茶枝條用生根水泡過嗎?莓茶扦插前把枝條浸泡生根水,這樣栽種的莓茶成活率更高。”張家界市永定區茅巖河鎮黨委書記胡玉亮對一位正在地裡扦插莓茶的茶農黃大姐熱心地提醒到。

茅巖河鎮是張家界莓茶原產地,莓茶是茅巖河地區的地理標誌產品,全鎮莓茶種植面積已達2.5萬畝,全產業鏈產值達8.1億元,直接從業人員達3200人,莓茶已經成為該鎮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茅巖河鎮去年還成功申報國家農業產業強鎮。

记者走基层丨张家界:让抛荒的耕地长出群众的“希望叶”“美好叶”

茅巖河鎮讓張家界莓茶栽滿全鎮的每個角落,種遍山山水水,讓拋荒的耕地長出群眾的“希望葉”“美好葉”。

“時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同時是春耕備耕全面啟動的重要時期。莓茶季節性強,如果現在不修枝、培土、施肥和不扦插,一年茶農的收益就會打折扣。搶抓農時,全力以赴抓好春耕生產,至關重要。

茅巖河鎮黨委、政府將疫情防控工作與春耕生產同部署,一方面積極宣傳莓茶種植的獎補政策,鼓勵農戶大面積種植莓茶,一方面咬緊疫情防控工作不放鬆,引導村民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分散幹活,減少田間地頭的交談,有序勞作,做到“兩不誤”“兩促進”。每到晴天,就會看見田間地頭農戶松泥散土、剪枝施肥,一片耕作的繁忙景象。茅巖河鎮讓張家界莓茶栽滿全鎮的每個角落,種遍山山水水,讓拋荒的耕地長出群眾的“希望葉”“美好葉”。

记者走基层丨张家界:让抛荒的耕地长出群众的“希望叶”“美好叶”

茶農正在大米界雪茶基地種植張家界莓茶。

大米界雪茶是茅巖河鎮全力打造的張家界莓茶高端品牌,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利用廢棄礦山,企業變廢為寶,在茅巖河鎮大米界村建成基地2000畝,在張家界市城區、武陵源區均有自己品牌形象店,產品銷往韓國、日本等地,去年出現了“一茶難求”。

在大米界雪茶基地,30多名六七十歲的茶農正在除草鬆土施肥,其中年紀最大的已有79歲,他們說道,“家裡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去了,我們身體好,趁著幹得動就多幹點,一天能有80到100元,一個月下來也有兩三千塊錢,能給子女幫襯幫襯。”覃利是大米界雪茶基地負責人,也是大米界村的支部書記,他說,目前大米界雪茶新種莓茶1000畝,帶動周邊38人就業務工,同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管理措施,每天都會對工人進行體溫監測,做好日常消毒等工作。

截至目前,茅巖河鎮已種植莓茶4200畝,帶動800餘人就近就業,預計全鎮全年莓茶種植面積將達到5000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