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聽起來“荒誕不經”,但冥想是自我意識的解藥

阻礙許多領導者獲得成功——因而阻礙他們企業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他們的自我意識。領導力專家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在其關於企業經久不衰的原因研究中發現,在2/3的對比案例中,正是“一種巨大的自我意識的存在才導致了企業的倒閉或長期平庸”。幸運的是,正念可以起到幫助作用。事實上,在我向數百名高管講授冥想的工作中,我已經看到,對領導者最有價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不為人所知——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夠超越他們的自我。

我們自我意識的防禦傾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當自我意識受到威脅時,我們過久地堅持過去的決定,我們對來自團隊或客戶的反饋作出防禦性的回應或者“辯解開脫”,而且我們在需要理性的時候變得情緒化。世界上最大對沖基金的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在他的著作 《原則:生活與工作》(Principles: Life and Work)中提到了“自我意識障礙”,他對其的定義是“令你難以接受自己錯誤和弱點的潛意識防禦機制”。他還認為冥想是他唯一最重要的成功之源。

那是因為正念冥想是自我意識的解藥。它可以創造哈佛神經科學研究人員所描述的“自我超越”體驗,冥想者在這種體驗中開始注意到,不存在獨立於他人的穩定自我,相反,他們是整體中的一部分。這聽起來可能有點“荒誕不經”,可是這些體驗對領導者有重大好處:它們使領導者看待事物更加客觀,並構建更深層的關係。

聽起來“荒誕不經”,但冥想是自我意識的解藥

看待事物更加客觀

我們的自我意識希望我們正確,它把失敗視為一種威脅。隨著冥想練習的進行,就在我們對自我的依戀慢慢減少之時,我們認為事事都是針對自己的傾向也逐漸消失。

以領英(LinkedIn)前客戶運營副總裁、現領導該公司正念計劃的斯科特·舒特(Scott Shute)為例。他向我解釋道,一整天他“在發現自己急於做決定或對批評持防範之心時,就會應用正念練習。我會深呼吸並沉思幾分鐘,以前令人喪氣的東西變得近乎妙趣橫生。我能夠注意細節,而且可能看到以前未曾見過的東西”。

身為一家大型零售商總裁的傑夫(Jeff)在我主辦的一次領導力研討會冥想環節期間,也經歷了類似的事情。他在冥想環節開始前收到了新任CEO發來的電子郵件。他向我表示:“我思緒萬千,失意沮喪,感到冤枉。冥想之後,我重讀了一遍那封電子郵件。我心平氣和,而且必須微笑。我此前完全把自己當成了那封郵件的中心,認為他的批評是針對我的。後來,我才看到了真相——不過是需要完成的幾件具體事情而已。”哪怕是短短的一次冥想就減少了自我意識對他的控制,讓他在未感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讀電子郵件並採取適當行動。

構建更深層的關係

這些體驗也會從根本上改變領導者的人際關係,使他們能夠以更深的同理心和人脈來領導。領英全球經銷主管邁克·羅莫夫(Mike Romoff)向我解釋,練習冥想幾個月之後,他“逐漸意識到所有人都是相互關聯的,以獨立個體的身份對他人產生敵對情緒的整個想法不再有任何意義”。

當他發現自己的部門陷入與另一部門的激烈競爭時,他決定幫助自己的對手,而不是加劇緊張關係:“項目向前推進,部門之間的矛盾消散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展。這對我自己的職業生涯大有裨益,我還得到了合作者和問題解決者的名聲。”

冥想還能夠幫助我們與我們認為“難處”的同事打交道,讓我們可以對我們大腦臆造的、阻礙我們採取有效行動的恐懼式敘述提出質疑。就以一家大型媒體企業的高管瑪麗薩(Marisa)為例,她練習冥想已有好幾個年頭。多年來,她在與一位難以相處的同事打交道時,從不公開談及他的行為。練習冥想一段時間之後,她意識到那個“憂心忡忡的自我消失了”,她不再害怕與他對峙。她表示,就在她僅僅陳述一下事實的時候,她感覺“好像整個宇宙都在通過我說話”。她能夠清楚地看到並傳達事實,不像以前那樣心存擔憂或情感依戀。令她大為意外的是,那名同事願意聽她所言,並同意終止自己的行為。

練習冥想,以體驗自我超越

正念冥想並非體驗自我超越的唯一方式——我們在慢跑、烹飪、演奏樂器,或者從事某項讓我們全身心投入的其他活動時,我們的自我迷戀也會漸漸消失——但它是更直接的方式。以下是你為自己創造那種體驗的方法。

養成一套專注於靜心的練習手法。正念冥想最簡單的形式之一就是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舒適地坐在椅子或墊子上,把定時器的時間設定在5到25分鐘之間,然後單純地開始留意你呼吸時的吸氣與呼氣。你可以數數呼吸的次數,從吸氣開始數1,然後呼氣的時候數2,一直向上數到10,之後再回到1。無論你使用哪種方法,你都可能會注意到流經我們大腦的想法幾乎綿綿不絕(一天大約有70000個想法)。讓大腦脫離這些想法並體驗一種開敞的感覺。

經常練習——每天。雖然自我超越的體驗可以在短時訓練之後出現,但是保持穩定的狀態需要經常練習。就像偶爾去健身房可能感覺很好,但卻不能幫助你鍛鍊肌肉,不規律的冥想練習不足以持續體驗自我超越。我與之合作的多數高管每天練習冥想至少20分鐘。對於多數人而言,早晨早起,以冥想開啟一天是保證他們“進入狀態”的最簡單辦法。

尋找可以延長安靜的時間。多數高管注意到,他們冥想的時間越長,他們大腦就越能安靜下來,各種想法最終消散一空。由於正是我們的想法創造了自我意識,當它們消散之際,我們的自我意識也有機會逐漸消失。在一個我們不斷(通過電子郵件、新聞、社交媒體等)接觸到新刺激的世界裡,你需要認真考慮尋找安靜時間的事。你可以在經驗豐富的冥想老師帶領下進行一次長時間的“靜修”,或者在一天中劃出不接收新信息的時間。

把自我超越的見解應用到一整天的問題上。在工作日全天時間裡,利用你從這些練習中所得的收穫來放鬆自我意識的控制。你可以在進入會議或打開電子郵件之前有意識地做幾次深呼吸,讓大腦平靜下來。你也可以即時練習。比如,你坐在會場或回覆電子郵件的時候,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只需留意你的大腦是否開始對事情產生不悅。做幾次吸氣和呼氣可以幫助減輕自我意識對你的控制。

差不多十年前,我有幸能夠從麥肯錫(McKinsey)諮詢師的繁忙生活中休假,進行一次為期三個月的靜修。在一次與冥想老師的每週談話中,她表示:“記住,你不存在。”這話當時對我來說沒有意義,我花了好一陣時間才意識到,自我超越是無法用心領悟的,它需要練習。

馬賽厄斯·比爾克(Matthias Birk) | 文

馬賽厄斯·比爾克練習冥想已二十餘年,在哥倫比亞商學院、紐約大學以及高盛、麥肯錫等企業為數百名高管講授冥想和領導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