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我在“疫”線——我的戰“疫”日記

我叫丁磊磊,是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的一名護理人員,也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甘肅省第六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名隊員。

我在“疫”線——我的戰“疫”日記

2020年2月24日,星期一,農曆二月初二,那是我隨隊奔赴武漢疫區的第四天,我終身難忘的一天。經過前三天的休整和培訓,是夜,我將進入武漢中心醫院值第一個夜班。當晚七時,天空正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一起乘車前往指定醫院。途中,我始終沒有初到異地的新鮮與喜悅來欣賞九省通衢的繁華都市、俊美建築和顯著地標;內心更多的是激動、期待、不安、擔憂…

我在“疫”線——我的戰“疫”日記

透過車窗,能看到路上寥寥無幾的行人和車輛,一座本應繁華喧囂的大城市,此時此刻卻顯得“另類”的安靜,彷彿只能聽見初春的鳥鳴,我們不知它們嘰嘰喳喳地說著什麼,它們也不知我們的世界發生了什麼。

抵達醫院,一行人步伐一致地進入大樓,省去了寒暄客套的話語,所有人都立即著手準備自己的工作。大家第一時間按照嚴格的操作流程,緊張有序地穿戴全部的防護裝備,全副武裝起來誰也不認識誰,大家只能用記號筆在各自的防護服上寫上名字和來自哪家醫院,這樣便於共事的小夥伴相互辨認和工作的有序開展。也有人寫上了鼓勵武漢的話語,為自己留一份紀念,也在給大家加油打氣,我們曾在武漢為戰勝疫情共同努力過。

我在“疫”線——我的戰“疫”日記

來到病區,在崗的醫護人員都投入在完全忘我的工作中,你幫我、我幫你,協調配合默契,全然忘了大家都是來自不同地方,不同醫院,但所有人都在為了一個目標——救治武漢的患者——而積極忙碌著。

初次介入陌生的醫療環境、面對不熟悉的患者和不同流程的工作,我在內心隱約感到焦灼不安,生怕因為自己工作中的些許瑕疵而影響了病患的救治。所幸,在武漢當地醫護人員的交接指導下,很快我便掌握了工作流程。

那個夜晚,有第一次穿上防護服,感到密不透風的缺氧;有戴三層手套對精細護理操作掌控的無力;有被防護鏡和帽子沿、口罩的壓力摩擦導致鼻樑、耳朵多處皮膚的破損;有被汗液順著額頭流進眼裡的刺痛。但,當我透過模糊的防護鏡看見患者的一個微笑,聽到患者的一聲謝謝,內心即刻充滿了幸福。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感覺又是重生,心中百感交集,六七個小時的堅持是守望相助的責任和義不容辭的使命擔當。

我在“疫”線——我的戰“疫”日記

一夜的工作下來,每個醫護人員都是一身疲憊,但對於那些因疫情被隔離治療無助的重症患者和他們的家屬來說,我們就是他們的生命線,是被努力求生的患者信賴的“家人”和“戰友”。他們和我們一樣,最希望早日脫離疫情的魔爪,恢復到平日裡閤家團圓、共享天倫的樸素歡樂。我們作為援鄂的醫療隊員,因為自己職業帶來的責任與使命,必須身著一身潔白的“戰袍”,踐行白衣天使的執著使命初心。

我在“疫”線——我的戰“疫”日記

這些日子,雖然我們暫且離開了自己的小家,但在武漢,我們和同事、患者在一起又有了“大家”。我們各自都扮演著不同角色,是同事、親人、朋友、戰友,但卻經歷著相同的故事,互相關心、幫助、鼓勵、學習。

是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讓我與同事們相聚,是此次與疫情的戰鬥讓我們相伴,是面對種種困難讓我們相知和相信。借用此刻當地標誌性的話語:遇見武漢、遇見你們!

我在“疫”線——我的戰“疫”日記

自我奔赴武漢以來,每次打開微信時總有上百條的消息,都是來自無時不刻牽掛我的親人、領導、朋友和同事,在這裡我深表謝意與抱歉,由於工作原因,我不能一一回復你們,請你們不必擔心,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及家人,我一切安好,我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阻擊戰。待春暖花開,我們摘下口罩,凱旋而歸之時,與你們相擁。勿念! (甘肅省第六批援鄂醫療隊 丁磊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