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新加坡针对新冠病毒的实验性抗体测试 确认感染者 属全球首例


新加坡针对新冠病毒的实验性抗体测试 确认感染者 属全球首例

▲截至28日下午4时,新加坡已有96例确诊。(示意图/路透)

施怡妏/综合报导

新加坡成功使用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实验性抗体测试,确认了一名感染者,这项研究属于全球首例。这名患者与另外一人,共同形成了两组聚集性感染病例之间缺失的重要一环,分别源自新加坡不同的教堂。新的抗体测试成功,也帮助新加坡找到23例新冠病毒的源头。

综合外媒报导,根据《科学》杂志内容,世界各地研究人员都在开发抗体测试(也被称为血清学测试),来确认病患是否感染新冠肺炎,就算该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将病毒消灭。目前这项研究由新加坡国立杜克大学医学院(Duke-NUS Medical School)的团队率先开发。

新加坡卫生部25日宣布,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得以确认两名患者早已感染了新冠肺炎。血清学检测可识别血液样本中的抗体,抗体是免疫系统应对感染而产生的。

这项测试是由杜克大学新兴疾病专家王林发教授领导的团队开发的,在已康复的病人血液样本中,研究小组发现针对这种突刺蛋白的抗体,在实验室测试中被证明能够阻止病毒杀死细胞,同时他们也创造合成的病毒蛋白,可以检测血液样本中的抗体,而不需要使用活病毒。

目前对新冠病毒的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寻找病毒的遗传物质,例如唾液、鼻腔、口腔或肛门拭子,但是这种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只有当病毒存在时,检测结果才会呈阳性」,不能识别经历过感染、康复并清除体内病毒的人。

澳洲格里菲斯大学传染病专家奈杰尔·麦克米伦(Nigel McMillan)表示,血清学检测不仅能追踪病毒的感染路径,还能够以更广泛的人群为基础,追踪谁感染了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