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玉米秸稈生料袋栽平菇技術探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玉米秸稈生料袋栽平菇技術探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當前我國栽培平菇的方法利用到的材料種類比較紛繁,主要討論了怎樣使用玉米秸稈作為生產原料栽培平菇。該技術的運用相較其他技術而言,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不僅能夠有效利用玉米秸稈,使廢物再利用實現可循環,為農民群眾處理玉米秸稈提供了技術支撐,而且在當前大氣汙染防控的嚴峻形勢下,能夠對農民群眾焚燒玉米秸稈這一汙染空氣的不安全做法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和引導。種植平菇既有環境效益,為改進生態環境作出一定貢獻,同時也可以為種植者帶來較高的經濟回報,產生可喜的經濟效益,一舉兩得,故此應該大力發展此技術並不斷予以改進提高。從平菇種植的一般情況展開探討,以期對平菇的栽種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詳情如下:

玉米秸稈生料袋栽平菇技術探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一、種植平菇技術概述

當前對於平菇的栽培絕大部分是人工種植方法,利用到的種植材料比較多樣,一般有玉米、水稻、小麥的秸稈、棉花籽的外殼等,本文主要探討玉米秸稈生料這一原料的運用。平菇這種食用菌較為普及,廣受人民大眾歡迎,市場需求很大。當前,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平菇雖然小眾,卻蘊含大商機,利用平菇進行創業也不失為一條創業致富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菌類是人們餐桌上經常可見的一種食物,口感豐富且本身富含的營養物質較多,並且具有清腸道、降血壓等對人體有益處的養生功能,故受大眾喜愛。不僅如此,種植平菇利用到玉米秸稈實際上對生態的維護起很大作用,因為往常農作物收割後的廢棄秸稈會採取就地焚燒以清除廢料,以免廢料佔用農作土地,這種方法既不安全又會對空氣汙染比較嚴重,但平菇種植回收利用秸稈實現了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再循環,並且在此基礎上保護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故方法值得一用。種植平菇不僅要材料,更需要成熟的技術支撐,故深入地研究種植技術,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玉米秸稈生料袋栽平菇技術探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二、栽培步驟

(1)對所用原料展開預處理;(2)製作菌種;(3)進行建堆發酵;(4)處理培養料;(5)接種、養菌;(6)出菇前後的管理。

玉米秸稈生料袋栽平菇技術探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三、利用玉米秸稈生料袋栽種植平菇具體技術

3.1 預先應對所用的原材料進行加工處理

首先,要用到材料的便是玉米秸稈的生料。收取玉米秸稈後,應該及時進行必要的加工與處理,此種做法是為了防止秸稈變質發黴,好的材料可為平菇的培養提供更好的環境,從而能夠培養出質量優良的平菇。加工秸稈的步驟為:第一步,若是天氣晴朗,則將調配合理的石灰水溶液均勻地灑在秸稈表面後進行晾曬工作,幹度適中後收取;若是陰雨天氣便在秸稈表面均勻撒上石灰粉末。第二步則是將秸稈切段,斷塊的體積與蠶豆相似便可。第三步則為入袋,儲存進培養袋的秸稈應當避免潮溼的環境,儲存備用時應當選取空氣溼度較低的環境進行儲存,以保證培養袋子中玉米秸稈的質量。

玉米秸稈生料袋栽平菇技術探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3.2 菌絲的接種工作以及養菌工作

對生料或者是半生料進行培養種植工作時,需注意原料場地與接種所在場地不宜相近,接種場地在經過仔細的清潔、消毒殺菌步驟後可進行開放類型的接種。一般情況下是接3層的菌種,菌種總量佔秸稈料的比例以15%~20%最佳。接種過程中第2層的菌種相對第1層、第3層的量應該少一些,為菌絲的生長提供一定的空間,播撒菌種時應儘量播撒至袋壁處,此舉可預防溫度過高,菌種被灼燒。袋子的末端和始端播撒菌種的量應該多一些。裝袋以及接種工作完成後在袋子的兩端加上預先準備好的密封環,做好封閉工作,防止空氣、水分、雜物進入袋中,破壞袋中環境。此外,所選取的菌種其品質的優劣至關重要。培養平菇菌種多是在特定的培養瓶中進行,培養好的菌群需要從培養容器中取出,此時也有可能使得菌種受到外界細菌的汙染,故取出菌種時的環境也應當進行無菌處理。菌絲接種時,避免使用手操作,應利用滅菌後的鑷子(宜採用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夾取菌絲放置袋內。另外,人為因素也應在考慮範圍之內,在轉移菌絲時應帶上口罩,減少談話,以防唾沫、技術人員呼出的氣中所攜帶的的細菌汙染了菌絲。

玉米秸稈生料袋栽平菇技術探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3.3 對菌絲的保護工作

保護菌絲這一步驟也極為重要。菌種接種之後應將其放在通風效果較好的室內,為發菌提供好的環境。此外,通風所需的時長依據季節變化而有所變化,春季以及冬季放置的時長應更長,通過對菌絲的觀察,科學調整通風時長,夏季秋季相較而言則短一些,總之,保護菌絲需要一定的觀察力與耐力。

玉米秸稈生料袋栽平菇技術探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3.4 如何對所用培養袋進行消毒工作

在菌類的培養種植工作中,如有操作不當,很有可能產生黴變,怎樣避免黴變問題的發生也值得研究。除注意原料的選擇與加工之外,還需注意到盛裝秸稈的材料袋的消毒處理。應該注意到,在將切碎後的秸稈碎塊裝入培養袋中之前,用專業的消毒方法對袋子進行消毒,如此可防止因培養袋中細菌過多,培養原料發生黴變,而直接導致平菇的生長環境受到汙染,造成損失。消毒方式一般是高溫消毒,培養袋裁切成合適大小,擺放好培養袋後,通過蒸培養袋的方法消除袋內的細菌,放置蒸籠內,用沸水高溫蒸8~10h為最佳。

玉米秸稈生料袋栽平菇技術探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3.5 出菇的保護以及管理工作

待到菌絲較為茂盛時,可將其放置於菌室內培養。此步驟的各個細節必須做到位,因為這屬於培養作物的最末步驟,其地位舉足輕重,故此,平菇種植培養者應當認真執行規定的工作。當觀察到培養袋內菌絲髮滿並且超過1/3的菌袋內有黃色液體出現後,將袋子轉移到平菇大棚內擺放好。

應注意,根據天氣情況,白晝應該閉棚,夜晚敞開棚;中午時,應該使用涼水對菌牆進行澆淋,每天中午用涼水淋透菌牆,以溫差、乾溼度的雙重刺激來誘導菌絲的扭結。觀察到大部分菌絲出蕾之後,可揭掉封口的紙並及時進行通風、換氣。菌室的溼度十分有講究,對於平菇或菌類而言,水分和溼度是決定其生長情況的關鍵因素。在初始階段,平菇所處的溼度環境應是85%,待到其生長中期,即平菇生長數量較多時,根據平菇的水分需要,溼度可以提升至90%。

玉米秸稈生料袋栽平菇技術探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四、總結

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隨之出現的便是對生活質量的評判標準的變化,進入到這個階段,人們對於食物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變化,所選食材營養價值如何、美味與健康與否逐漸地成為大眾選擇食材考慮到的主要因素,故平菇的培養和生產也應該順應時勢,提高平菇食用價值。當前提供給食品市場的平菇一般是人工進行種植,故需要較多的勞動力,畢竟人工進行種植在產量及工作效率上較低,種植平菇的自動化技術運用得比較少,故在此方面仍需加強相關技術的開發與探索。

玉米秸稈生料袋栽平菇技術探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大家可以多參考參考,或者說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筆者會根據情況來給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筆者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謝謝!

玉米秸稈生料袋栽平菇技術探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