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為啥都是女人說婆婆不好,很少有男人說丈母孃不好呢?

在生活中,有一個常見的現象:

兒媳婦經常吐槽婆婆不好,但是卻很少有男人說丈夫娘不好的,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兒媳進門是媳婦,得好好管教;女婿回家是客人,得好好招待

中國目前大多婚姻模式,依舊是女方嫁入男方家,與男方家人一起生活。而不是兩人從原生家庭出來,重新組建新的小家。兒媳婦和婆婆生長期處在一個屋簷下,兩代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育兒觀念等等都不同,兩人生來沒有血緣親情,處久了矛盾自然就多了。婆婆認為,你來我家就得按照我家的規矩來,所以對兒媳是這看不慣那看不慣,忍不住好好管管。

兒媳則認為,我在家也是小公主,憑什麼到你們家,給你們家洗衣、做飯、搞家務,生娃帶娃照顧您二老,還得受你們指指點點。

就算有些婆媳不生活在一起,婆婆也是難免插手二人家庭的。

而女婿呢,也就逢年過年去丈母孃家“坐坐客”,而且每次一去,丈母孃都當貴客一般,好生招待著。一大早起來搞大掃除、準備一大桌子美味飯菜,走的時候還不忘準備一大袋好吃的讓女婿提回家,最多也就說兩句兩人要好好相處。一個長期在婆家受氣,一個時不時在丈母孃家嘗甜頭,擱誰誰不吐槽兩句啊。

為啥都是女人說婆婆不好,很少有男人說丈母孃不好呢?


第二:丈母孃對女婿期望低,婆婆對兒媳婦期望高。

不知道女生在家時,有沒有被這樣教育過:“你這麼大個人了,還這麼懶,也不會洗衣做飯,以後嫁到別人家要遭嫌棄”在很多老一輩人的傳統觀念裡,女方嫁人是去伺候/服務對方家庭的。就像佟麗婭父親曾在《快樂大本營》上,對自己的女兒悉心教導:嫁到陳家,要多幹活,多伺候陳思誠,抽空看看我們。你看,女婿只要“對女兒好,抽空回家看看”就算及格了,要是給丈夫娘家買件衣服、送點禮物那妥妥的加分。

而婆婆對兒媳的期望很高,有些甚至很苛刻,即便兒媳婦洗衣、做飯、賺錢、持家、生娃、帶娃....也就是勉強六十分及格。

所以,這就是一份不同評判標準的試卷:

丈母孃心中的“加分題”是婆婆心中的“送分題”,女婿所做一切丈母孃覺得是額外所得。兒媳婦所做一切,婆婆覺得是理所應當。

為啥都是女人說婆婆不好,很少有男人說丈母孃不好呢?


第三:婆婆與媳婦是競爭關係,丈母孃與女婿是委託關係。

婆婆、兒媳婦多多少少存在某種“競爭關係”,也許爭丈夫、也許爭家庭權利,也許爭孩子。很多女人婚後,都會有一種種婆婆和自己爭孩子、爭老公的感覺。要是男人偏向婆婆,當媳婦的肯定不滿,我辛辛苦苦嫁到你家,你們一家人合起來欺負我這個外人。要是男人偏向老婆,當媽的肯定又心有不滿,我養這麼大的兒子,現在不聽我的反倒聽你的?這個家到底誰說了算。

而丈母孃對於女婿,更像是一種委託關係,委託女婿好好對待自己的女兒,而且父母都認為,人心是肉長的,“我”對女婿好一點,他就會對我女兒好一點……

為啥都是女人說婆婆不好,很少有男人說丈母孃不好呢?

有很多男人會對自己的妻子說:我媽把我拉扯大不容易,以後對我媽好點。可是很少對自己媽說:媽,對我老婆好點。我老婆離開父母一個人來到咱們家不容易。

所以,看完上面這些的男人,請珍惜和愛護你身邊的妻子!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